病床上的义工“小丫”仍乐观向上
N本报记者 李熙慧 章微/文 王浩志/图
本报讯 这是一个“爱与被爱”的故事。一位善良的义工在爱孩子们的同时,也感受了被爱的温暖。
小丫(化名)是福州一名28岁的义工,这位大眼美女利用自己空闲时间,走遍了福建山区,查访、资助了众多贫困山区学子。11月1日,她被确诊为淋巴瘤,于本周一(5日)正式化疗。福州公益组织“古道公益”微博上为小丫发起了救助,说小丫多年来数十次参加公益活动,目前治疗费缺口达4万元。微博发出后,捐款和祝福如雪花般撒向小丫。
小丫感动落泪。正如网友所说:这是她应受到的尊重。
“想做义工,就去做了”
昨日,记者费了一番周折,在省肿瘤医院看望了治疗中的小丫。躺在病床上挂瓶的她,一双大眼十分有神,笑起来甜甜的。她和记者聊得最多的还是她当义工的日子。
小丫是名工科研究生,2009年,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毕业那年,她就告诉妈妈:“要不我去西藏支教算了。”妈妈很是不舍,劝小丫:福建山区也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在小丫上小学时,她的父亲就因白血病去世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小丫考虑到妈妈的感受,便回到老家福州工作。
“想做义工,就去做了。”小丫笑说,她加入义工团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故事。去年,她的工作稳定了,她便从百度上搜索了福州本土的义工组织,加入了“简单助学”和“古道公益”。
确诊前一个月还回访受助孩子
小丫说,当一名义工,她和团队的“战友”们要先收集核实贫困孩子的家庭情况,下次回访要带去书本、文具等,把募集的爱心款发放给孩子们,还要不定期看望孩子们,给孩子们回信,帮助他们实现愿望等。如今,社会上爱心人士很多,比起爱心款,其实更缺的是义工。
多次与小丫一同前往山区做义工的“尼尼”说,小丫从去年初加入义工团队,虽然做义工的时间不是很长,却是最有激情的一个,几乎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奔波在路上。她是发自内心喜爱义工工作的。小丫的妈妈是语文老师,小丫的普通话很好,孩子们特别喜欢听她讲故事。只要她去看望孩子们,都会帮助辅导孩子们的阅读。她待人接物和蔼亲切,孩子们都喜欢这名知心姐姐。
“早在8月,小丫就因为身体不适请假在家。而9月22日,也就是小丫被确诊的一个多月前,小丫还坚持和大家一起去莆田游洋镇回访孩子。”义工“尼尼”说。
“大家给我的太多了”
小丫说,一年多之前,她就摸到脖子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当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就侥幸地认为可能没有问题。半年前,她身体变得很虚弱,还经常咳嗽,工作起来力不从心,今年8月只好请假在家。
9月下旬,“古道公益”的义工们说要去莆田游洋镇回访,因为之前第一次调查是她去的,所以她还是坚持要去看孩子们。回来后,确实感觉身体比较疲劳,直到最近,她咳出了血丝,才去医院详细检查,才发现是“坏东西”。
通过“古道公益”的微博,截至记者发稿,已募集了近万元捐款,在每笔捐款后附上:“祝m早日康复。”“古道公益”的微博上写道:爱会让她看到,在这时刻,团队就是她的家园,社会会汇聚爱的力量;我们让募捐到的钱,为她撑起生命的蓝天。
这两天,小丫都在微博上默默地看着大家对她的祝福和捐款,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我做的太少,大家给我的太多了。”
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杨瑜告诉记者,小丫患的是霍奇金淋巴瘤,相对于其他恶性肿瘤,这是一种治愈率较高的肿瘤。小丫需接受约8个化疗疗程,还可能需要接受放疗。小丫的乐观给医护人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记者手记
助人者人恒助之
“你怕不怕癌症?”
这名28岁的小姑娘说:“有了大家的爱,这是一场注定胜利的战争,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这样的开场白注定了这次的采访不同于以往。
小丫本身是低调的,一开始并不愿意我们报道她的事、她的病。她老说:“我做的太少,大家给的太多。”她所在的义工组织“古道公益”也不愿意社会各界过多地打扰小丫,希望义工朋友对她致以默默的祝福,让她静静地感受一份资助一份关爱一份感动。
但记者告诉小丫:“爱需要传播,这个社会,需要爱与被爱。”小丫想了想说,她还是愿意把这份暖意告诉大家,告诉大家她是幸福的。她还希望她能有机会再去看看孩子们。
助人者,人恒助之;爱人者,必有人爱。爱需要传播,需要感染,愿更多人看见小丫身上“爱与被爱”的故事,接力传爱。 <
(原标题:义工小丫 爱人者必有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