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11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12日从甘肃敦煌党河流域管理局获悉,近二十余年间,敦煌绿洲平均地下水位下降了10.77米,河流湖泊等水域面积缩小了23%,约20%天然草场消失,湿地面积仅剩不到一半。同时,区域沙化现象严重,新增沙地、戈壁、盐碱地、裸土地及裸岩石砾地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增加了约15%。
作为敦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一个缩影,以“沙泉共处,水沙共生”独特景观著称于世的敦煌月牙泉,其水面面积大小直接反映着其生存现状。为遏止月牙泉水环境继续恶化,逐步恢复月牙泉的水位,甘肃今年启动了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
上世纪60年代,月牙泉水域面积22亩,平均水深8米。自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位下降,水面萎缩,水环境逐渐恶化,1999年曾经一度露出泉底。两年前,在月牙泉附近采取应急补水措施后,目前月牙泉水域面积仅维持8亩,水深不过1.5米。
近年来,随着敦煌党河流域人口增加和灌区大规模开发,引起了河流、湖泊、沼泽及草地面积减少,天然绿洲萎缩,生态植被退缩,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戈壁、盐碱地、沙地增加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这严重威胁着敦煌境内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保护。
敦煌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总投资47.22亿元人民币,规划项目包括灌区节水改造、引哈济党调水和月牙泉恢复补水等“八大工程”。
今年,国家下达专项投资3.7425亿元人民币,根据“先节水后调水”的《规划》要求,今年的重点是:敦煌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调度管理及生态监测中心建设、河道恢复与归束三大项目的可研、初设报告的编制、报批及部分项目的招投标和实施工作,以及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的渗水试验。
据了解,项目实施后,将全面提高敦煌规划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湿地萎缩、生态恶化的态势。计划至2020年,月牙泉水深恢复到2米以上,重新呈现月牙形状,满足自然生态景观要求。(完)
(原标题:敦煌灌区实施节水改造 遏止生态环境恶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