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赶上名家荟萃好年景

2012年11月14日03:20  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在京华美专期间,李霞生得到诸多名家指点,画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的大写意画,生动简洁,极具功力。

  引子

  因为是插班生,李霞生在京华美专只上了三年,但这三年影响了他一辈子——他从此没有再放下画笔。“我们一起到邮局寄材料,看到墙上有张画构图不错,他就掏出个小本子临摹下来。”曾与李霞生共事的冯广滨说,“齐白石老师曾经告诉他,看到好画,别管作者有名无名,都要留心揣摩。他那个小本画满了东西,看到好画、好景,都画下来,以后好好揣摩。”

  李霞生后来在家乡种地三十年,生活十分拮据,但即使买最便宜的纸墨,他也会画画。曾有人找到李霞生,出高价请他仿冒齐白石的画,准备拿到香港卖。李霞生只淡淡地说,“老师那水平,是我能仿冒的?你还有事吗?没事我下地了。”

  京华美专的老师,很多他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但终生对他们存着敬意。在那些老师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齐白石,不仅因为齐白石是当时画坛的旗帜,也因为他后来长期当农民,生活背景与齐白石极相似,画作的题材和内容不能不深受恩师影响。

  齐白石出身贫寒,种过地,当过木匠,27岁得到恩师胡沁园赏识,才正式开始读书学画。1917年,为避家乡匪患,年近六旬的齐白石北上北京,有缘与陈师曾相识。陈师曾对他的画作很欣赏,但认为“太似太拘谨”,齐白石深受触动,思考两年后,开始了所谓“衰年变法”,独创“红花墨叶”一派,摆脱古人藩篱,独树一帜,画法简洁,意境清新,大刀阔斧,气势凌人。

  这位老木匠从不以出身贫寒羞愧,反而以此自矜自傲,自刻印章“鲁班门下”、“星塘白屋不出公卿”、“湘上老农”、“吾草木众人也”等堂而皇之地盖在画上。他的画,取材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如白菜柿子,草虫鱼虾,曾在画作《大白菜》上题道:“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如此选材,让他的画充满平民百姓的意趣。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艺术大众化氛围里,齐白石的平民身份、平民题材、平民趣味,备受推崇。当时画坛各派领袖如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相互之间观点相左,彼此甚至“几无交往”,却都对齐白石大加提携、推重,使这位没有任何学历,更没出国留学的“老木匠”,堂而皇之地登上讲坛,成为教授。

  李霞生1930年进入京华美专时,已是齐白石“衰年变法”之后11年,画画已臻化境。李霞生有幸得到他的赏识,成为可以进入他画室的弟子。

  李霞生机灵、胆大而倔强,在家乡时,有种初生牛犊横冲直撞的劲头,受不得半点委屈。进入京华美专后,在各擅胜场的老师们面前,他收起了莽撞,机灵顽皮却有增无减。他学画极其刻苦,进步神速,而学画之余,更“捣鬼有术”,想方设法得到了老师们的许多墨宝。

  转益多师 脱胎换骨

  在新乡老家,张丕振画作中的生机和意趣,已让李霞生沉迷心醉,吸引他辞去工作前来北平。进入京华美专后,大家们的杰作比比皆是,李霞生如穷汉进入宝山,兴趣高涨,日日用心苦学。他与张丕振合租一间房,时常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的笔墨还在不停地挥动,不舍得让时间轻易过去。

  最初,李霞生对小写意画兴趣大,邱石冥给了他精心的指教,后来被他视为“启蒙老师”。邱石冥瘦高个,高度近视,眼镜片厚厚的,画起画来“眼低手高”——眼快贴着纸了,握毛笔的手倒显得很高。他当时仅30多岁,但已身手不凡,是小写意名家,笔法极细致,设色艳丽。一笔蘸几样色,一下笔便丰富多彩,一片叶子数种颜色。

  邱石冥上课要求严格而细致,常对学生说,画画时不能放松,哪怕一点点,也得用力,不能随便。

  第一次看到李霞生的习作时,邱石冥沉吟良久,抬头看着他的眼睛,缓缓地说:“你要想学画必须从头开始。要把从家乡带来的那一套旧习气全抛去,也就是说,要去掉匠气,免去俗气。匠气不消除是不会画好的。”

  待李霞生点头,邱老师再度张口:“开始作画,一定要从临摹着手,注意稿本的色彩配合、笔墨运用和章法结构,依样画葫芦,丝毫不苟。纯熟以后,才能自由发挥。”

  在家乡时,李霞生对自己的画颇为自负,以为“很可以看过眼”了,得到邱老师指点,他才知道再不能固步自封了,下决心抛开已熟悉的套路,把自己变成一张白纸。他经常去邱老师家借稿照临,过段时间再求他指教改正。下功夫跟邱老师临摹了半年多,李霞生深得个中三昧,可以默写邱老师的百花图,同学们都觉得可以乱真,称他为“小邱石冥”。

  过了一段时间,李霞生觉得“小写意不如大写意吃得开”,就想跟齐白石学大写意画。在一般人看来,齐白石是有些怪癖的,当时人称“京师百怪”之一,他也自称“西城三怪”、“湘上老狂奴”,到他家看画、求教,得是他喜欢的高材生,“同他喷熟了”,他喜欢你,才能去他家,“画得不沾弦”的,他不会让你进家门。这时候张丕振已深得齐白石喜爱,李霞生就跟张丕振一起去齐家请教。

  齐白石的画室里,除了文房四宝,四壁空空,一张字画也无;房的一头是个套间,门锁得严严的,他所有字画都藏在里边。他的画案上有个五六寸高的红盒子,上边有两张字条,写着“请你莫要偷”,“亲戚朋友们不拿钱,莫要叫我画画”。李霞生后来才知道,对于齐白石来说,画画是一种谋生的劳动,拿来卖钱,理所当然,他曾写诗云:“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六军难压小儿啼,白日鸣雷肚里肌。妻妾安排锅里煮,老夫扶病画山溪。”但很多熟人,以及不怎么熟的人,加上生人托熟人来要他的画,让他应接不暇,只好写了这样的话。

  见到张丕振和李霞生,齐白石倒是和蔼,笑嘻嘻地在屋里来回走,客气地对李霞生说:“你喜欢大写意吗?我说小写意是绘画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作大写意我知道是很困难的。”李霞生是见谁都不怯场的人,嘻嘻笑地说:“为了抓紧学习时间,我特意到齐老师家来学大写意,求老师收容指教,以便上进。”

  齐白石笑了,转身到套间里,拿出他所画的松鼠条幅,让两个学生看。这幅画是一棵马尾松上有一只松鼠趴着向下窥看,似乎发现下边有什么东西,笔墨酣畅,形神十足。张丕振说:“齐老师真神手也!”

  李霞生他们把这幅画借回去,每天临摹到深夜,几天后,他去还画,带着自己临摹的松鼠求老师指谬,齐老师一端详,笑了:“你为什么将松鼠的胡子都拔去了呢?”这时李霞生才发现忘了画胡子,深感临摹画也不能粗心大意。自此,他与张丕振经常去齐家,求他指教,并借画临摹。

  “捣鬼有术”存留名家墨宝

  李霞生上学时,齐白石已六十七八岁,名头也早已十分响亮,但他教课十分认真,仔细指点每个学生的画画,还会逐个给他们示范。比如教画雏鸡,他看到哪个学生画得不对,便在画面的空白处给学生画一个雏鸡,或者点上一两笔,让学生看。他每下一笔,必在旁边写上“白石”二字。

  虽然他添得非常好,但是整张画的构图却破坏了,同学们往往将这画丢弃了。李霞生心眼多,他和张丕振将这画拣起来,剪下齐白石示范的画,贴在一个干净的本子里。久而久之,居然集成一册,郑重装订后,拿到齐老师家,请他在本子的皮上题字。齐老师翻阅后大奇,笑着说:“好!你们有办法!要保存起来,作为你们的样本。你们有这个想法,说明重视学习,将来会有前途。”

  为了收存更多齐白石的画,李霞生出了更多的“鬼点子”,他在课堂上见齐老师走过来,故意用笔不按规矩,本该从上往下画,偏往上戳,齐白石见了连忙纠正道:“咦!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李霞生连忙递笔铺纸,请他画个样。有一次,齐白石临场挥毫,一张白菜画得十分出色,便想带走,李霞生连忙拦住要过来。

  有年暑假,李霞生回家乡小住,小块村有户姓张的人家,祖上当过道台,家里存了两三箱古画,请他去帮着选画,选完后,把画箱里的一卷好宣纸送给他做酬劳。这是一种李霞生从未见过的宣纸,质地极佳。

  有一次上课,他有意无意地在于非闇老师眼前晃这种纸。于非闇的眼睛瞬间亮了,奇怪地说:“你在哪儿弄的这纸?这纸可没头找哇!好多年没这纸了!”于非闇告诉他,这纸是真正的朝鲜纸,进口货,一道道一层层地揭可揭四五层,现在有仿高丽纸,比这差得多,颜色就不一样。

  知道了这纸的好处,他就开始思谋“点子”,在课堂上老展开这纸,引得老师艳羡,趁势请他们“试纸”,一试之后,即可得到他们的画作。画大写意的,往往当场挥毫留下墨宝;画工笔的,李霞生就让他们拿回家试。一次吴镜汀老师来上课,他是教山水的,见到这纸,连声说好,“就像猎手夸枪、骑士夸马那样”。李霞生做出不在意的样子,“我瞧不出什么好来,你拿回去试试吧。”几天后,他特意去吴镜汀家,见他在那纸上画出了秋景图,便说:“叫我拿走吧!”就这样得到吴镜汀的一幅画。

  有时候,他使的是“空手套白狼”。有年夏天,他拿了把白折扇到王惕老师家碰运气。王惕字君异,是当时画大写意花鸟的健将,画的牡丹、荷花、鱼、鸭极为动人,胸襟开阔,笔墨淋漓,还喜作漫画,极为生动有趣。那天李霞生运气不错,王老师心情很好,拿过他的白折扇,画了两个孩子,满头大汗,捧着瓶子喝汽水,很有味道。同学们见了都很羡慕。

  李霞生的花招,有时候有点“过”。他跟邱石冥学画时,常借邱老师的百花折枝图,那画长三丈多,是邱石冥精心创作的力作。李霞生常借临,隔段时间再送回,再借再送。最后—次借了后,停了一些日子又去借,邱老师说:“你不是拿走了?”李霞生说:“还你了呀!”最后邱石冥被弄糊涂了,事情不了了之。

  抗战时,这幅长卷和其他几十幅名家的画装在一个箱子中,在郏县丢失了。很多年后李霞生还在惆怅:“那画不知如今落在谁手!”

  (原标题:有幸赶上名家荟萃好年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詹皇38分热火胜火箭 禅师称湖人变卦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王石婚变爆料者曝光 称是为大家高兴高兴
  • 科技京东证实完成新一轮融资 估值72.5亿美元
  • 博客黑龙江鹤岗暴雪(图) 揭秘日本剩女生活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