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童谣还有童年吗?

2012年11月14日06:39  东方早报

  日前举行的第3届上海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获奖的童谣创作者两极分化严重,年龄最小的小学二年级,最大的已92岁高龄,鲜见年轻作者的身影。不少上海童谣创作老前辈呼吁,新童谣的创作者出现年龄断层、后继乏人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新童谣创作后继乏人,暴露传统民俗文化创作的日渐式微,当下传统的童谣、儿歌,连同曲艺、说唱等文学样式创作的衰落,在市场流行趋势的冲击下,利益的驱动、浮躁的心理,要静下心来潜心投入创作的人已少之又少,加之目前推动童谣创作的激励机制远没有形成,发表和出版的途径渠道狭窄,与之形成反差对比的却是童话、流行歌曲等样式的日益繁荣昌盛,对此要大力呼吁重视童谣的创作,不要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轻视童谣等传统民族文艺样式的创作。

  今年获得童谣特别奖的10名创作者,绝大多数是已退休的老人,已80岁高龄的王森是上海童谣创作的老前辈,他的《戴花要戴大红花》曾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他感叹如今的童谣创作后继乏人,令他感到遗憾的是,青年作家热衷于创作童话、小说,写童谣的很少。

  童谣作为儿童最喜欢、也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每个人的成长记忆中都留有长久和深刻的印象,我们年少时流传的许多童谣,都在头脑和人生中留有深刻印象,起到积极作用,也是抵御校园自发流行“灰色童谣”的一个有力保证。

  童谣的创作本身没有什么大的商业利润,要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必须通过家长、学校、儿童自己和媒体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媒体和传播机构,网络和其他渠道,也要积极扶持和大力推动,腾出有效时段和频率,少一点选秀竞赛,多一点童谣创作、传播和推介活动,这是广大家长和整个社会的期待,也是繁荣发展民俗文化样式的急切盼望!上海 王洪

  (原标题:没有童谣还有童年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全明星票选名单出炉:热火5将 火箭4人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油价下调窗口今日开启 明晨或下调
  • 科技京东证实完成新一轮融资 估值72.5亿美元
  • 博客黑龙江鹤岗暴雪(图) 揭秘日本剩女生活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