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教授”背后有个“幸福团队”

2012年11月14日07:0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高新民和妻子刘雅琴一起翻看曾经捐建的希望小学图片

  □本报记者乐毅 通讯员党波涛 张天凤 摄影:记者宋枕涛

  中国“心灵哲学”奠基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高新民,18年间自掏腰包50万元做慈善,并从中获得了幸福(详见本报昨日报道)。他在践行“幸福慈善”理念的过程中,也成为一名传递幸福的使者。

  他的妻子、受他资助的学生、身心俱疲的老板朋友,从他身上学会如何爱别人,学会享受慈善带来的幸福。他们虽然都有着各自的职业,但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逸华教育基金志愿者。如今,这支“幸福团队”的成员超过50人,一年到头有着忙不完的“闲事”。

  爱的感召,指引矿工成长为副教授

  2000年,煤矿工人刘明海给高新民写信,中专毕业的他语气忐忑地咨询:“我这样的学历,能不能考你的研究生?”高新民很快回复:“没问题,只要你努力。”

  简短的言语,却让刘明海找到人生的路标,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复习中。如今,他已是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也是逸华教育基金志愿者。“当时我的英语基本上从零开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给高老师打电话。”一年半的考研准备,刘明海在高新民的鼓励下坚持到了最后,并在2002年以总分第4名的好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

  刘明海读研期间,妻子辞职来汉当了一名清洁工,两人的生活十分拮据。看到这些,高新民主动提出想资助刘明海。刘明海开始不愿意接受,但高新民的一番话打动了他,“我只是借给你,将来你有钱了,再借给其他人。”

  刘明海收下资助金,暗自决心回报高新民。毕业后,他加入逸华基金,并逐渐成为逸华基金的固定捐资人。“高老师‘借’给我的一切,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我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借’给更多需要的人。”他说。

  心灵灯塔,让疲惫的老板换个活法

  作为逸华教育基金最大的固定捐资人,42岁的桑华生意遍布全国,并延伸海外,“平均每个月有25天是在天上飞。”可是无论再忙,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参加逸华基金的相关活动,和志愿者、受助者们见见面,说说心里话。他说:“做慈善让身心俱疲的我换了个活法。”

  出生于杭州的桑华,由于家庭贫困,半岁时被送给当地乡下一名茶农抚养。他初一就开始卖冰棒挣生活费,后来又辍学倒卖服装,生意越做越大。但生意的成功,并未让他得到快乐和幸福,相反,无尽的应酬和生意场上的起起落落,让他身心俱疲。直到2000年企业倒闭,他才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以前太急功近利,太计较得失,每天都过得十分焦虑。”

  2004年,他认识了生意伙伴金阳的导师高新民。东山再起的桑华,看到高新民通过做慈善获得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幸福感,决心投身慈善。2005年,他和两名生意伙伴共同出资,由高新民负责打理,在新洲凤凰镇余寨建起逸华希望小学。“看到自己出一点点钱,却让那么多人获得快乐,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桑华表示,目前他正参与规划逸华教育基金的未来,“我想让逸华具备‘造血’功能,即使哪天我们都不在了,它也可以继续存在发展下去。”

  善款善用,零成本运营爱心不打折

  在逸华教育基金,让每一笔善款得到善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从成立至今,基金会一直坚持零成本运营。

  今年4月至11月的运营支出清单显示,该基金的运营费用只有537.5元,大部分用于购买办公必备用品。而实际上,基金会每次举行活动,花费至少需要数百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逸华基金财务人员周兰介绍,高新民每年都会自掏腰包交给财务部门一笔钱,用于基金运营,超出部分由志愿者们凑足,所以没有列入运营清单。“如果用善款做经费,会让捐资人的爱打折扣。”志愿者、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曾自卫说。

  逸华基金对申请资助者的情况,审核十分严格。该基金项目部部长陈天柱回忆,曾有一名大学生申请资助,项目部通过他的辅导员、同学确定他的信息后,同意了。但基金会秘书处与这名同学约谈时,发现他穿着名牌运动服,不同意资助。于是项目部重新对其信息进行核实,确认他的家境确实困难,而衣服是其表姐送给他上大学的礼物。最终,这名同学得到了资助。

  “机构做慈善,必须遵循理性的管理原则,捐要捐到点上,助要助到明处。”曾自卫表示,逸华基金有清晰的管理规章,工作人员的权限互相制约,每笔善款的去向都有据可查。

  前日,省慈善总会负责人评价逸华教育基金6年的运行情况时,用了三个“最”:“在省慈善总会管理的三只个人慈善基金里,逸华教育基金累计捐款数额最多、持续资助时间最长、运转最规范。”

  为爱增值,物质之外更有精神资助

  逸华慈善基金的志愿者们,除了对受助者进行物质资助外,还坚持进行精神资助:不定时与受助对象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阴霾。

  在陈天柱的手机通讯录中,有20多个号码属于受助学生;在他的个人QQ好友中,50多个是资助对象;他还管理着3个专为资助对象开设的QQ群,“作为项目部志愿者,我们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与资助对象沟通交流。”

  曾经的志愿者、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江雨就曾给3名受助者当了一年多的“知心大姐”,“他们把我当亲人,向我咨询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倾诉情感上的烦恼。每当收到他们的邮件,我总是第一时间详细回复。”而她的付出,也收到回报。前段时间,她在博客里写了一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低落情绪,很快,她收到这三名学生的留言和信件,其中一封来自上海的邮件足足有2000字,“看着满目安慰的话语,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

  华中师范大学女生常渝,曾是一名受助者,以前性格冷漠,对现实绝望。“在逸华基金,我遇到很多和我境况相似的志愿者,和他们交流,我发现我比很多人幸运。”她说,虽然自己家境贫困,但成为志愿者后,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缺少衣服和书本,她也会翻箱倒柜,把能捐的都捐给他们;下雨天在校园看到没有伞的人,她也会主动和别人挤一把伞,“对我来说,做善事的感觉,就像一个很久没有吃到糖的小孩拿到糖后,想跟周围人分享。”

  (原标题:“心灵教授”背后有个“幸福团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全明星票选名单出炉:热火5将 火箭4人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油价下调窗口今日开启 明晨或下调
  • 科技京东证实完成新一轮融资 估值72.5亿美元
  • 博客黑龙江鹤岗暴雪(图) 揭秘日本剩女生活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