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总部在沪“有机生长”

2012年11月14日07:19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杨群)一颗种子播沃土,施以养分,经时间催化,长为参天大树。上海以不断优化的商务运营土壤,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气候与各项政策养分支持下,让一大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在上海“有机生长”,也助推上海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市商务委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海共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家,投资性公司19家,研发中心15家。至此,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393家,投资性公司259家,研发中心349家,有近60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亚太区总部。

  由小长大的故事,在上海不断上演。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泰科电子(TEConnectivity)公司,1988年就在上海设立了首个中国内地办事处,次年在沪开设制造工厂。此后近20年间,这家跨国企业在中国内地先后开设十多家生产基地,2006年成立上海研发工程中心,2010年中国总部落户上海。最近,其全球高级副总裁来到中国区担任总裁,全球首席技术官常驻上海,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该企业全球层面的重要节点。

  与此相似,ABB公司将机器人事业部全球总部设在上海;拜耳公司最近决定把材料科技事业部全球总部部分职能转移到上海;新通用公司宣布在上海成立国际运营总部,负责北美以外所有业务;IBM公司把新兴市场总部设在上海,管理150个新兴国家市场。

  外资总部、研发中心乐于落沪,一是因为区位优越、人才集聚、商业文明深厚等“土壤”本身的质地,二是因为政府部门在通关便利、资金管理、人员流动等方面支持“树业”的远见。捷普科技是世界500强企业捷普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从2002年设立至今,10年来年销售额翻了13倍。今年5月,在漕河泾开发区海关支持下,捷普开通了“物流高速公路”即海关物流系统,便利了其业务规模的扩大。

  要帮助跨国公司在沪机构“有机生长”,未必要直接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补贴,这些也并非上海与其他地区相比的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创新,给予企业最需要的“养分”。今年,上海再次修订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的政策,总部经济营运环境再度提升。市商务委介绍,新出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支持跨国公司 “提升能级、整合业务、拓展功能”。例如,开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简化业务流程试点,把外籍人员长期居留政策延伸到符合条件的法人企业的外籍高管和部门经理,增加对地区总部直接给予口岸签证商务备案单位资格的政策等。

  环境适宜,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扩充了其在沪地区总部的功能,不仅是投资,而且把决策、采购、市场营销、资金管理、研发服务等都集中到此。目前,在沪地区总部中95%以上具有两种以上总部功能,管理性总部占53%,超过投资性总部。

  (原标题:跨国公司总部在沪“有机生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全明星票选名单出炉:热火5将 火箭4人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油价下调窗口今日开启 明晨或下调
  • 科技京东证实完成新一轮融资 估值72.5亿美元
  • 博客黑龙江鹤岗暴雪(图) 揭秘日本剩女生活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