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年代青年肩负伟大使命

2012年11月14日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微博

  就十八大报告中有关青年的问题,记者在北大门口采访了大学生。记者倪黎祥摄

  本报记者采访北大、清华学生——想为祖国做事的青年很多

  文/本报记者徐锋、李颖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强调关心青年,有何独特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青年们对此又有何感受?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党校杨信礼教授等多位专家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青年学子。

  党的关心是潜在动力

  昨天上午,记者在北京大学西门遇到了正在读博士研究生一年级的赵同学。她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她告诉记者,十八大报告中对于青年的关注和重视是党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以北大为例,这些年来着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社会在学校的师资、投入方面的力度都很大,作为普通学生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她希望,将来对于青年学生的关怀能够增加身心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心理方面。“现在从基础教育,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学生学业、就业等方面压力都很大。希望可以在心理辅导方面增加投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读大二的90后学生门良杰则有着特别的经历。2009年还在清华读大二的他勇敢地报名参军,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服役两年后,去年,他又重新回到校园。这样的经历给了他更多机会去思考。他告诉记者,听到十八大报告中关于青年的论述时,自己第一反应就回忆起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时关于青年的论述。“建党90周年讲话、十八大报告中关于青年的论述,可见党对青年的重视。”门良杰说自己备受鼓舞。“这种关心是实实在在的,会是一种潜在的动力。”

  “我们也是青年一代,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说起来,这样的口号好像很大,但仍然很振奋,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自己。”当记者反问道,社会上一些人可能觉得90后不太会有这样的热情时,门良杰回答说,这是对90后的一种标签。

  想离祖国更近找到归属感

  门良杰说,同学们也有讨论。“过去,热血青年响应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种精神也许现在少了,不排除社会风气中有向金钱、名利靠拢的倾向,但是,真真正正想为祖国做事的人还有很多。”门良杰说,当年自己报名参军,就是出于一种真正的热情,想离祖国更近,找到一种祖国的归属感。“这不是个案。我们一起参军的同学或者叫战友都是这样想的。”

  北大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邓荣超正在找工作,他说党和国家一直都很关注青年成长。他希望社会、学校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就业辅导服务。从他自身而言,他说,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当前的国情与社会结合在一起。

  清华大学学生蓝琦告诉本报记者,他希望社会上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对于十八大报告里关于支持青年创业的论述,蓝琦表示,他希望社会经济能够更有活力,从而能够营造出很好的经济气氛,带动青年人创业的热情。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杨信礼:

  准确把握历史节点

  在奉献中自我实现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杨信礼表示,十八大报告再次特意提到青年问题,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之所以专门提出青年问题、对青年寄予厚望,是因为青年代表未来,他们身上寄托了民族的期望,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特别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努力。

  杨信礼认为,在这个伟大的年代,青年身上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伟大使命,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今天对青年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尤为重要,面临的新问题也相对突出。新中国成立前的青年,在血与火的考验历练了人生,经受了考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青年,经过了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青年人尤其需要艰苦奋斗。而且,伴随着经济结构深刻变革、社会关系深刻变革、人的思想观念多元化、各方面利益关系调整,青年的观念也正面临着新的调适与变化;同时,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交融,青年人容易接受四海来风。

  我们今天在关心青年、教育青年的现实中应从哪些重要方面入手?杨信礼认为,其一,是加强对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比如,要加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理想教育,对建设一个富强文明公平的国家的理想教育;要加强他们对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理想教育,把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其二,是加强对青年人的道德教育,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道德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其三,关爱青年,还要对青年人进行理论的、知识的、技能的教育,所谓又红又专、德才兼备,青年人特别要强调德才兼备。

  杨信礼指出,对青年的关爱和教育,既要通过学习,更要进行制度建设,把要求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指标细化到各项政策的制定中去,以制度、规则的方式确定下来,才能形成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的约束、引导和激励作用。同时,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他表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国家和民族应为青年的成长提供环境;而青年也应该准确把握历史节点,学会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戴焰军:

  事业要后继有人

  希望就在青年身上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也提到,青年这个问题,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政党都会重视,因为青年代表未来,所以梁启超当年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年是体现我们未来生机活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党的事业未来要实现后继有人、做到可持续发展,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所以对青年的这种关心、爱护、帮助以及教育、引导等等,是我们党和政府、全社会的责任。科学发展观讲求可持续发展,而从人才的角度上来讲,也有一个是否可持续的问题,所以把青年这个问题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是必然的。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青连斌:

  道德观也要与时俱进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青连斌认为,在当前的转型期社会,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道德观,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正在发生深层次嬗变。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道德观,因为道德观也是不断变化的,也要与时俱进;同时,要尽快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观,倡导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原标题:伟大年代青年肩负伟大使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全明星票选名单出炉:热火5将 火箭4人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油价下调窗口今日开启 明晨或下调
  • 科技京东证实完成新一轮融资 估值72.5亿美元
  • 博客黑龙江鹤岗暴雪(图) 揭秘日本剩女生活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