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文化推动区域跨越发展

2012年11月14日08:19  南方日报
以特色文化推动区域跨越发展

  民族特色能显现品牌作用推动社会发展。图为连南南岗千年瑶寨举行的“耍歌堂”盛会。 李细华 摄

  ■关键词之九

  文化强国

  报告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代表读报告

  潮州市委书记许光代表:

  文化建设要耐得住等得起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十八大代表、潮州市委书记许光说,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没有文化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没有质量的,这一点已成当今社会的共识。文化是潮州的优势,具有发展潜力,对于推动潮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潮州特色产品国内走俏

  在会议小组讨论上,许光自豪地提到,人民大会堂用的陶瓷杯子就是潮州生产的。

  他说,潮州在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特色工业的同时,突出文化引领,尤其针对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现状,注重提升传统工艺产业的科技创意和文化附加值。以潮州陶瓷为代表的潮州特色产品也在国内市场上不断走俏。去年全市工艺美术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成以上。

  近年来,潮州投入资金1.4亿元,修复了太平街上的古牌坊23座。2011年,经重新修葺后的太平街义兴甲巷从全国近400条候选街区中脱颖而出,获得目前广东省唯一经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在这条具有千年历史的牌坊街上,木雕工厂就有十多家,潮绣也有五六家……这里已成为潮州传统工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集创作、展示、交易、交流、传承、开发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在逐渐形成。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仅湘桥区就能实现产值15亿元,GDP贡献率达到20%。

  继续加强文化惠民建设

  到目前为止,潮州全市共有各类文化广场979个,村级文化室1013个,农家书屋911个。在农村,以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文化广场等为核心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城区,以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潮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场馆为核心的“十分钟文化圈”正在逐渐形成。

  许光表示,将认真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挖掘潮州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把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和潮州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加大“文化惠民”工程投入,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进村入户”、群众文艺“百团十佳”、“书香潮州”全民读书、外来人员“文化共享”和文化资源“数字服务”等工作。三是加快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在陶瓷、服装、食品、不锈钢等产业产品生产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加快中国瓷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带动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动漫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

  “就文化建设而言,最大的困难不是经济条件的局限,而是思想上的轻视和信心的不足。”他深有感触地说,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不一样,往往投入大、收效慢。因此,作为领导者,对于文化建设要耐得住、等得起。潮州将借这次十八大的东风,坚持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立足传承、注重创新,面向基层、以民为本,全面加强潮州文化建设,力争在全省的文化建设大潮中脱颖而出。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郭珊 徐滔

  南方日报记者 廖奕文

  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丹丹代表:

  用抓经济的办法抓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民族文化更是优质软实力。”出生于瑶家的赵丹丹一直非常关心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她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乳源县确立了“打民族牌、走生态路”的发展思路,加大了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坚持用抓经济的办法抓民族文化,有效地突破了过去那种脱离经济、脱离民生、脱离城市建设的狭隘民俗文化的老路子,以民族文化品牌来推动乳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据统计,2011年乳源县生产总值45.74亿元,增长10.4%,其中瑶绣产业产值达到3300万元,增长10%,彩石产业达到1.5亿元,增长接近20%。瑶乡民族文化已成为推动当地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后发地区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促进了美丽与发展共赢。

  赵丹丹所在的必背镇是乳源三个瑶族乡镇之一,瑶族人口占75%以上。赵丹丹表示,必背瑶寨与众不同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民居,精美的瑶族手工刺绣,还有瑶族歌舞,都是当地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走民族文化、风情旅游之路,是必背最好的出路。”赵丹丹说,在有关部门“双到”帮扶下,必备成立了瑶绣协会,建起了瑶山腊肉生产基地和酿酒作坊。镇里办起了10多家“瑶家乐”,以原汁原味的瑶家“长桌宴”为拳头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镇上的父老乡亲生活水平改善了,致富的信心也增强了。下一步她打算将分散的“瑶家乐”进行资源整合,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再建一两所茶叶加工厂,争取趁热打铁,打响必背“世界过山瑶之乡”的品牌。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郭珊

  省重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冼东妹代表:

  构建普惠型群众体育文化

  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得主,冼东妹深深明白“体育也是文化,也是软实力”的道理。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发展体育事业正处于转型期,从过去的“金牌体育”走向全民健身,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构建普惠型群众体育文化,让大众分享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果。这些措施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与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表述是一致的。其中,广东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大力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方面,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

  在冼东妹看来,体育运动除了是一种增强体魄的身体锻炼之外,更是一种磨练意志的心灵锻炼。“什么是体育的魅力?本质上来说,是因为运动员通过运动形式,充分展现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励人心,带动其他行业的人们在不同领域里挑战自我,力争上游。”她特别希望青少年能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坚毅的吃苦精神,强化心理素质,提高其应对挫折的承受和调整能力。

  她认为,体育运动的魅力还在于“公平竞争”精神,要想赢得胜利,首先要遵循游戏规则,不能违背体育道德和原则,像服用兴奋剂等违规、舞弊行为必将遭到严惩。这实际上是向全社会推广一种诚信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郭珊

  (原标题:以特色文化推动区域跨越发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全明星票选名单出炉:热火5将 火箭4人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企业称又被美国坑:高价购大豆后价格骤降
  • 科技京东证实完成新一轮融资 估值72.5亿美元
  • 博客黑龙江鹤岗暴雪(图) 揭秘日本剩女生活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