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底部现出巨大的通水隧道口。
本报记者 巩峥
郑州市区以西30公里,荥阳县,车颠簸着绕过巍巍邙山,眼前陡然开阔,静静东流的黄河绵亘脚下。就在这里,4000多米长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隧道,从黄河水底30余米处横穿而过。这是当前国内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工程。
眼下,施工人员正在对河底隧道做最后的内衬施工,元旦前即可完工。2014年干渠通水后,长江水、黄河水将在这里首次实现交汇,却又清水不犯黄水,保证一泓净水北送。
几天前,记者走进黄河河底,实地探访这条中国水利史上前所未有的河下大动脉。
行至邙山脚下的施工现场,地面上忽现一处犹如导弹发射井般的庞大洞口,向下一望,四十多米深的竖井令人头皮发麻。不时有阵阵钢铁相碰的铮铮声,从井底幽幽传出。
乘电梯、再转步梯,一直下到井底,三层楼高的巨大隧洞口骤然出现在眼前,向里望望,黑魆魆的,看不见尽头。
“那头就是黄河对岸了,有4000多米长呢。”说话的是技术员王吉成。
随王吉成走进隧道,混凝土的刺鼻味道扑面而来。巨型隧道直径达7米,宽度足可以跑火车,是利用盾构机掘进的。承担这项任务的盾构机总重达1100吨,机器前面有一个刀盘,刀盘上有140多把刀片,刀盘旋转,把大块土体切成小碎块,工作原理类似电动剃须刀。就这样,用了总共两年多的时间,才钻穿了黄河底。
隧道两边亮着灯,工人们正忙着做内衬的施工,从他们作业的破口处,可以清晰地看见隧道洞壁里埋设着多达30余股比大拇指还粗的钢筋。隧道壁水泥层有45厘米厚,再往里面加埋钢筋,就是为了确保输水安全,因为它要承受长江水和黄河水的双重压力。
进入隧道已过百米。“别害怕,我们头顶上就是黄河水了。可是你听,听不到一丝水声。”王吉成示意记者闭目倾听。静静的洞内唯有施工人员粗重的呼吸回荡。
河底隧道有一定倾斜度,且南岸水面较北岸高出10米,因此南来的长江水可依靠水压自动涌出黄河对岸,并一路北流,无需施加任何外力。
穿黄工程开创了数个国内甚至世界第一: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淤积层,第一次采用泥水平衡加压式盾构进行隧洞掘进施工,隧洞双层衬砌的结构形式前所未有……
为了建好这条河底通渠,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仅在河南省就有10万大军。一次,王吉成的妻子跨河来工地找他,为了能多团聚一会儿,临走,他送妻子走河底隧道。此时,工友们都已收工。空荡荡的隧道里,夫妻俩戴着安全帽,在黑暗中并肩而行,母亲河就在他们头顶静静流淌。
“这也许是我一生能做的最浪漫的事。”回忆当时情景,王吉成腼腆地笑了。
再次见到天光,已是黄河北岸;走出竖井,正是黄昏,长河落日蔚为壮观。王吉成说,通水时,他要带妻子去对面邙山的最高点,好好看看这宏伟的工程。
短评
千里长渠传深情
砚洪
寒风刺骨,滴水成冰,黄河两岸,十万大军战犹酣,只为一渠清水送北京。
自2003年12月30日开工,时至今日,整整九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近尾声。明年底,第十个年头,一期工程完工,具备输水条件。后年年中,清澈的丹江水将流进北京。
从渠首丹江口陶岔,到渠尾颐和园团城湖,千里长渠,流淌的是中原人民对首都的殷殷情意。
十年间,为了南水北调,中原大地上,数十万移民离故土,十数万劳动者战寒暑,数百顷土地变长渠……为首都,为国家,中原人民的无私付出感天动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的大协作,这是集体主义精神下才有的奉献和牺牲。
每一个北京人,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让我们从心底感念这座城市之外那些在为我们劳动和付出的人们,由衷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原标题:黄河水底探通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