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支持赵本山再上春晚,在谈及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的“铁三角”关系时,批评范伟不懂感恩。“赵本山带着他去四川演出七场,只给他七千块,赵本山得42万,高秀敏都说:‘哥呀,你太黑了,只给人范伟七千,你给人范伟两万也好啊!给人七千。’但是赵本山说,‘他在我这里成名了,还想挣钱?成名了上别的地方挣钱去。’”(1月24日西部网)
对于很多喜爱赵本山小品的观众来说,记忆犹新的还是诸如《卖拐》《昨天今天明天》等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也是由人们所熟悉的“经典组合”演绎而成。当“经典组合”离散后,赵本山的小品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光彩,乃至后来赵本山再也无法登上春晚的舞台。
由此可见,红花还需绿叶配。没有绿叶的衬托,孤零零的红花也就难以吸引人们的关注。而从何庆魁透露的信息来看,赵本山和范伟的各奔东西是注定的结果。正如人所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也自然没有铁打不动的搭档。即便是最佳搭档,只要出现了问题,也在所难免地会离散。
可以说,赵本山和范伟之间的矛盾是由于他们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也没有善待他人所导致。某种意义上,范伟则成了赵本山第一个“弟子”。当然,这种“弟子”关系又不同于今天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关系,他们更像是大学里的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受到了导师的接纳,而跟在导师后面学习,也使得学生有了进一步上升的台阶。
但时下的导师,往往将学生当成了“廉价工”使用。原本属于自己的任务,安排下去便成了学生的任务,当学生辛苦完成了任务,其成果却大多归属于导师。正如赵本山一样,出演七场,只给范伟七千,便是高秀敏看了也感觉过意不去。可赵本山则不然。在赵本山眼里,我就是范伟的“恩师”,范伟在我这里成名了,自然不应该和我同等地分享利益。
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不平等,也并不代表着学生就应该什么事都听老师的。另一方面,赵本山也没有摆脱掉自身的“小农意识”,他把钱看得很重。所以,范伟的离开也就成了必然。况且,范伟还不是赵本山的弟子。他们的关系,更应该是亦师亦友。在这种情况下,你便以“恩师”的姿态自居,对其给予不公平对待,引来的只会是不满。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文/夏余才
(原标题:赵本山和范伟因名而聚因钱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