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工程让武川县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2013年03月06日19:00  北方新报 微博

  “节水灌溉工程”是自治区政府2012年实施的十大惠民工程之一,3月1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耗赖山村。这里村民的生活正因为这项惠民工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节水灌溉促产量翻倍

  3月初的武川县依然寒意阵阵,道路两旁积雪有半米高。3月1日,在武川县水务局水利工程管理站站长崔连成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武川县耗赖山乡耗赖山村。崔连成向记者介绍:“武川县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严酷的自然条件和干旱少雨的现实束缚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这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们开展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受气候影响,这个时候耗赖山村还没有进入农忙时节,地里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你看,那边是我们去年新打的井,这地下都埋着管道,通过这些管子将水输送到地里。这一片土地采用的是滴灌,可以将水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崔连成向记者介绍着。虽然已经过了正月十五,但是村中仍然保留着浓烈的过年气氛,“没过二月二,就不算过完年!”虽然已到了中午,记者注意到,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太阳地儿唠着家常,说着各家新近发生的事儿,大家有说有笑。

  高锁小,武川县耗赖山乡耗赖山村的村主任,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记者刚走进他家大门,就看到3辆拖拉机停放在院中。“这是新买的吧?”记者问道。“这是去年4月份买的,国家补贴了七八万元,自己花了13万元。”高锁小回答道。

  记者说明来意后,高锁小说:“说到节水灌溉工程,这个我可有话要说,多亏了这样的惠民工程,不用老百姓掏钱,却让我们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这真是个大好事啊!”

  说起节水灌溉工程,高锁小兴奋地向记者讲述起来。从2009年开始,当地水务部门就开始为他们打井铺设灌溉管道,现在管道已经覆盖村子的全部耕地,“过去我们靠天吃饭,就拿种植土豆来说吧,一亩地最好的时候也就1000斤产量,2009年铺设了半固定式喷灌,产量能够达到一亩3000斤,2010年的时候改成了滴灌,产量能达到一亩4000斤。单看看这产量,我们能不高兴吗!”

  记者了解到,2009年武川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小农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旗县,全县农田水利建设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经过3年的努力,武川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已经覆盖7个乡镇62个行政村143个自然村,受益人群达到26.7万人。截至2012年12月,项目共新打深井98眼,大口井39眼,旧井节水改造110眼,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3万亩,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2万亩,3年累计完成投入4361.386万元。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谈起节水灌溉工程,耗赖山村的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我把地承包给了村里的合作社,我现在在合作社里打工,比以前自己种地都挣得多。”该村村民张大爷告诉记者。2009年,耗赖山村就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高锁小承包了1100亩地,不少村民都在合作社打工。在没有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之前,村民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地里的收入也只是刚刚解决温饱,遇到大旱天气,日子过得更辛苦,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现在产量提高了,收入也上去了,挣得钱比打工多,这几年返乡种地的人还真不少。”村民们纷纷向记者介绍道。

  高锁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村子里只有200亩水地,其余的全是旱地,往年每亩地最好的收入在400元~500元,去年村里的耕地全部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后,一亩地收入在2400元~3000元。

  “2011年,产量虽然上去了,但是市场行情不好,不少村民都赔了。去年,我收获了285万斤土豆,个人收入就50万元。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以前村民养一头猪,到年底都得卖了养家糊口,现在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养的牲畜全都自给自足了。”高锁小向记者感慨道。

  今年春节,高锁小为儿女和自己共添置了3辆小轿车,全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作为村主任的高锁小给记者绘制了他们的蓝图。“地里有了水,明年村里准备腾出200亩地种些蔬菜。现在各个村子都在搞一村一品,我们的专业合作社正在着手筹建一个面粉厂,这个计划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我们想打造本村的一个特色。”高锁小充满信心地说。

  【背景链接】

  去年我区发展农田节水灌溉226.5万亩

  2012年,我区农牧水利工作以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把农牧水利建设作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措施来抓,突出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

  2012年,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2.26亿元,农牧民人均投资标准提高到846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节水灌溉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已有40个旗县列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节水增粮行动开局良好,2012年节水增粮行动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共下达资金22.7亿元,发展节水灌溉农田面积226.5万亩,其中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规模达90%以上,工程建成后可实现粮食增产能力9.7亿斤;3个规模化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投资0.3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自治区下达“四个千万亩”专项资金1.6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水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文/本报记者王宇婷

  (原标题:节水灌溉工程让武川县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温家宝:过去5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 体育欧冠-曼联争议红牌 C罗破门皇马2-1晋级
  • 娱乐众星哀悼长春婴儿 爆粗疾呼严惩暴凶
  • 财经张平回应“发改委调油价打飞机”段子
  • 科技三星另一面:从高楼到坦克(高清组图)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马未都:点评楼市新政
  • 读书专访:朝鲜废停战协定会不会引发战争
  • 教育女大学生扮花木兰求职抵制性别歧视(图)
  • 育儿幼儿园孩子的简历让大学生自惭形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