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德倩 实习生 路颖颖
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记者近日获悉,与往年同期相比,不少高校的学生就业签约率持平或略低。
分析原因,上海电机学院招办负责人姚伟春指出,一是整体就业形势不如往年,二是抱着“等待更好”的心态者不少,有的虽然手握用人单位录用通知书,但迟迟不愿签约。
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建议,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一毕业马上找到一份既专业对口高薪酬,又环境良好利于发展的“完美工作”,显然并不现实。毕业生可以先从事相对符合预期的岗位,让自己在社会站稳脚跟,积累职场经验和人脉,为今后选择理想职业奠定基础。
避免眼高手低
“找工作就想找对象一样,要淡定”,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赵慧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小赵来自广西,上周六刚刚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她早就打算好,先把精力投注到这场事关专业资质的大考,之后再开始找工作。“作为外地学生,就业压力肯定是有的,户口问题和听不太懂上海话就是摆在眼前的问题”,虽如此说,赵慧依然挺乐观。她觉得,对大学生来说,找工作不难,找到一份自己非常满意薪水又高的工作有点难度,但如果更加积极主动,避免眼高手低,应该没啥问题。
分享经验很重要
比起赵慧,上海大学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乐骏要轻松许多。从去年9月份启动求职,到12月下旬共拿到包括某家银行在内的五份录用通知书,最终他敲定了去自己一心向往的联合利华集团。
“在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我首先梳理了一下大学四年的变化和收获,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我的求职方向。”乐骏说道。但就业之初,曾经的大学社团工作和美国交换生的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2012年9月在福特公司的第一次全英文面试中,由于准备不充足外加心态不够好、压力比较大而失败了。但第一次的挫折并没有使他气馁,他再次审视自己的大学四年,总结出自己的核心能力是待人真诚、做事坚持。重新出发,终于如愿。
“找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最重要就是心态”,小乐自己总结了两个“秘诀”:一是最好找个求职意向相同的伙伴,有信息可以一起分享,面试失败了可以相互打气;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面试失败上而不是在开始的简历没通过上,简历没通过很可能是自己和公司职位匹配度不高,用不着气馁。
(原标题:求职是场持久战摆正心态要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