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岛城将进入休渔期。海洋资源渐枯竭已成不争的事实。据介绍,岛城本地产的海鲜仅占市场的30%,“游向餐桌的海鲜”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么来的?本报今天起陆续刊发相关报道,为您追根溯源、寻找答案,敬请关注。
偏口、舌头鱼、牙片、鲈鱼、多宝鱼来自莱州 、荣成、龙口一带,鲳鱼基本来自珠三角,鲍鱼来自福建,石斑鱼主要来自广东和海南……连日来,记者对青岛市场进行了探访,发现餐桌上的海鲜来自外地的占了主角。从官方提供的消息来看,本地海鲜所占比例仅三成。不仅本地产海鲜越来越少,而且多是鱼子鱼孙。与此同时,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衰退,近年来即墨、崂山等区市大量渔民弃船上岸。
本地海捕鱼难觅
守着一片海,我们理应是最有口福的。然而,对于很多年轻的青岛人而言,许多海鲜的消失,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崂山区一家知名海鲜酒楼点餐区 ,各种海鲜“争奇斗艳”,鲑鱼 、鲈鱼 、鲅鱼 、黄古鱼 、小黄花……记者粗略数了一下竟有近30种之多。然而,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海鲜中,说起哪些是本地的,服务员却摆摆手:“这不太好说,本地的应该不是很多,但大多是野生的。”
鲳鱼是南方的,黄花是养殖的……在南山市场上,新鲜的本地海捕鱼已经越来越少。之前,本报记者做过有关胶州湾“四小海鲜”的调查显示,泥蚂、海沙子、末货、蚝艮这四小海鲜已经逐步淡出了年轻人的视野。
近年来,由于近海水域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渔获物中传统经济鱼类的比例下降,低质鱼和杂鱼成了主要的捕捞对象。记者查阅的一份资料显示,从2004年至2009年,青岛市水产品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相关统计,2004年青岛市水产品捕捞产量达到了439690吨,短短五年时间锐减至254853吨。
鱼子鱼孙成餐桌主力
与本地海鲜难寻觅相比,小鱼小虾的身影就常见多了 。“越小越便宜,小立虾10元一斤也卖。”榉林山早市上,做了十几年海鲜生意的老张热情地招呼道:“最大的,最低也得20元一斤呢。”
“一般,我会买点个头小的海鲜,自家吃嘛。”市民刘淑琴告诉记者,她刚买的小黄花和一条鲅鱼总共花了不到50元,“如果送人的话,只能买大的,今年我老公买了条大鲅鱼送人,花了 400多元,平日里哪能买得起呢”。因为大的野生鱼很难见到,不少被高档酒店收走。
南山市场上,新鲜的小黄花鱼售价8元一斤。“这是野生的小鱼。”商贩瞥了一眼正在选购的张大爷说:“养殖的大的15元一斤,野生的得好几十元一斤。”“现在能见到的大鱼越来越少了。”张大爷不禁感叹。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院原院长陆叔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山东省传统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个体越来越小,年龄趋向于一龄鱼。鲅鱼发生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捕获主体三龄鱼,到上90年代的二龄鱼,再到现在一龄鱼的转变。
昔日低价鱼成了稀罕货
“海里的鱼越来越少,以前许多老百姓不喜欢吃的鱼成了稀罕货。”29日,在麦岛市场,鱼贩孙进喜指着位于摊首的大头腥说,他做海鲜生意已经有三十余年,多年前看到大头腥连问都不问,现在却成了宝贝。在大头腥一侧,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些安康鱼 ,孙进喜说,安康鱼也是如此,以前渔民们捕捞到安康鱼直接扔掉,而现在很多市民都点名要吃。
胶州湾四小海鲜之一的蚝艮,目前一斤最贵可以卖到120元,而且还都被附近的酒店收去了。“在海边六七个钟头也就能捕上两斤,能不贵嘛。”河套街道渔民老徐说,小时候站在海边到处都是,不过那都停留在了记忆中。在沙子口,跟渔民们说起“以前”,基本上都是在海边一站,鱼儿就围到了脚底,而蹲下扒拉一会儿,蛤蜊就是一大把。
“青岛海鲜八成来自外地”,这是不少水产商的说法,而官方也给出了“三成”的说法。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教授仲维仁表示,具体的数据实际上并不好统计,但是青岛海鲜很多来自外地不假。
到市民餐桌的鱼,到底哪些是青岛自产的,哪些是从外地运来的?仲维仁介绍说,青岛能自给自足的海鲜并不是很多,鲅鱼大部分都是来自山东 、江苏一带海域,只有春季有一部分来自福建,八带、黑头、海参等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剩下的海鲜基本都要靠八方“支援”。
“青岛老百姓喜欢吃的偏口、舌头鱼、牙片,还有鲈鱼、多宝鱼,这些养殖的海鲜,青岛基本不自产,都是来自莱州、荣成、龙口一带。”仲维仁告诉记者,野生的鲳鱼青岛也不多了,现在市民吃到的基本都是来自珠三角的养殖鲳鱼,汕头、珠海、顺德是主要产地,鲍鱼本地养殖的部分主要都流到了大商场,市民们平时去市场上买的则主要来自福建。
除了市场上的这些常见鱼类,在岛城的酒店内备受喜爱的鱼类几乎都是来自外地。仲维仁一一介绍:石斑鱼主要产自广东和海南,大黄鱼主要产自福建宁德,河豚则主要产自唐山、江苏扬中县,美国红鱼主要产自福建……
网越支越低海底成荒漠
采访中,记者得到了几个数字: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上世纪80年代几乎每户人家都出海捕鱼,如今千户人家只有40多艘船;崂山区2011年有大小渔船1400多条,2012年减少到800多条。沙子口街道十年前还有1500户从事捕捞的渔民,如今锐减至300多户。
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激进”的索取不无关系。拖网、围网、张网、流刺网、笼壶……在记者的采访中,渔民介绍了五花八门的捕捞方式。“这些方式很多是以底层鱼类为目的,海底被拖了个遍,怎么还会有海货呢。”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拖网和定置张网一直是近海海洋渔业捕捞产业中的主要渔具。这两种作业方式的选择性差,对渔业资源及其渔场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渔民捕捞上来的许多小黄鱼、小带鱼只有1岁。“产卵群体的低龄化,使其产卵量减少,造成资源补充量降低,最终导致渔业资源衰竭。”仲维仁说。
记者 周晓荷 王元孔
(原标题:青岛地产海鲜仅占三成 过度捕捞面临无鱼可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