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文:无声世界的温情导师

2013年07月23日09:49  荆楚网-楚天金报 微博

  楚天金报讯 图为:聊起往事,潘老师面带笑容

  图为:和学生们在一起

  图为:为聋哑学生主持婚礼

  □文/本报记者李翌 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53年前,还是黄花大闺女的潘淑文被分配到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工作,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53年后,两鬓斑白的潘淑文已过古稀之年,依旧帮学生们找工作做媒人,组织手语活动。手里拿着泛黄的照片,回忆起点点滴滴,她除了开心还是开心。

  一个健全的人,把青春奉献给弱势群体,毫无怨言。一名普通的教师,没有做过什么伟大的事,却用朴素的坚守来诠释,什么叫“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

  分入聋校 那一刻她也吓傻了

  在光谷附近的一栋居民楼里,记者还未踏入家门,满脸笑容的潘淑文就热情地迎了出来,嘴里说着“我也没做啥事情,只是希望他们都好”。

  不过,谈起53年前,她刚刚分到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时的情形,潘淑文依旧唏嘘不已。“那时候很年轻,一听到自己被分配到聋哑学校了,都快吓傻了”。从湖北省实验师范学院毕业的潘淑文,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对这个分配,她心里起初并不敢相信。随后,她就偷偷跑到电话亭,给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声音,她这才确认。不会手语甚至没有和聋哑人打过交道的潘淑文,梳着两条大长辫子,到学校报到了。

  一开始,她并不是很习惯。整个学校一共才四五十人,教职工十几个人,学生30多人,吃住和学生都在一起。“那时候还是觉得有些寂寞,毕竟同事们都比我大不少,和学生们都有些交流障碍。”潘淑文回忆,当时她任班主任,班上只有8个学生,数学、语文、律动(舞蹈)都由她一肩扛,而班上不少学生的年龄都要比她大。

  上课时,不会手语的潘淑文遇到了不少困难,每次上课前的备课,她都必须向同事们先请教手语如何表达,然后上课再去教授给学生。接受能力很快的潘淑文,两年时间就把手语学得十分熟练了。

  用心交流 她成为学生的朋友

  对于潘淑文来说,仅仅学会手语,还不能成为一位好的聋哑学校老师。难度最大的,是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有一次,潘淑文班上一个同学和别人打了架,潘淑文十分气愤,便告知了学生的家长。家长来到学校后,二话不说,把孩子暴打一顿。这个挨了打的孩子,再也不理潘淑文了。潘淑文苦口婆心地和他交流了很多,孩子才慢慢转变观念。“其实,聋哑的孩子,眼睛十分灵敏,他能观察得出你对他是不是真的好。”潘淑文的真诚,也打动了孩子的心,如今,这名当年十分调皮的孩子,也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依旧和潘淑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几十年来,潘淑文总结了不少方法:比如失聪的孩子,一般脾气都有点倔,他们生气的时候,是根本不愿意和你交流的。你就等几分钟不理他,再和他说话就会好多了。洞悉聋哑儿童心理的潘淑文,逐渐找到了和学生们相处的模式。潘淑文说,再多的方法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你是真的对他们好。

  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潘淑文,很快就融入学生群中,学生们看着瘦瘦的她端着盆子去洗衣服,都抢着要帮忙。潘淑文也成为了他们的知心大姐姐,学生们只要遇到困难,就会来找她。一次,一个学生满腹心思,半夜敲门找到她,两人一聊就聊到天亮。

  退休不休 带团演出不离不弃

  上世纪70年代,潘淑文主要教学生舞蹈课,并在学校挑选了几个好苗子,成立了一个艺术团。艺术团的成员们,每天早上七点钟开始晨练一个小时,家住硚口的潘淑文,早上赶到在武昌这边的学校陪孩子们练习。而中午12点半,还要练一个小时,就这样,潘淑文40多年来从未午休过。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放不下孩子们的潘淑文,并没有选择离开。她依旧带着艺术团,参加各种演出。2006年,在著名的“智障指挥”舟舟父亲的引荐下,潘淑文的艺术团被武汉田汉剧院的老总看中,跟他们签约了3年,每个孩子都获得了不错的待遇。潘淑文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的出路,艺术团现在的十几个团员,有一半都是潘淑文帮忙找到了工作。这个团队已经是小有名气,还去过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表演。

  2010年,潘淑文组织了手语园地,她把曾经教过的学生们都召集起来,每周六上午9点,到湖北剧院广场教手语课。“天气好的时候,有两三百人,十分壮观,有时候路人都一起过来学习手语,”说起这些,潘淑文也笑开了花。

  退休后,潘淑文还主动到武昌区残联聋人协会帮忙,并兼任十几所高校学生的手语课,还给法院、公安局等机构充当手语翻译。虽然是为别人忙前忙后,但潘淑文毫无怨言,乐此不疲。而她的家庭,也从未给她的工作带来任何压力,“我的老公,女儿女婿都是老师,也是党员,他们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说到亲人,潘淑文内心的感激溢于言表。

  不愿高调 唯一希望学生都好

  现在75岁的潘淑文在家里,依旧不能闲着。今天这个学生结婚,让她既当翻译又当主持;明天那个学生回来,和她坐下来聊天。而平日里,学生们遇到什么困难,她依旧来者不拒,前不久,一个学生在医院里分娩,一个短信,她就从家中赶到医院,帮她和医生们沟通,热心的潘淑文随叫随到。

  对陌生的聋哑人,潘淑文亦是如此,上个世纪90年代,她在秭归参加演出,看到一个聋哑小男孩,背着家里的土豆、玉米去换生活费,她心里十分难受。回到武汉后,她通过当地残联,每个月给那个小孩寄生活费,直到他毕业。如今,小孩的父亲多次邀她过去玩,但她却怕给他们带来负担而婉拒。

  在近3个小时的采访中,潘淑文谈得最多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记者从她一堆照片中,找到了著名的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的身影。原来,潘淑文跟邰丽华有着十多年的师生情谊:2008年,成名已久的邰丽华回到武汉,还专程去看望她。低调的潘淑文,却并不愿提及这个最值得骄傲的学生。

  年轻时十分漂亮的潘淑文,一辈子都是个爱漂亮的人,现在柜子里挂满了各式旗袍。照片里的她身着旗袍,妆容精致,依然充满活力。不过,相对于外在的美,潘淑文更愿意坚守内心的美。潘淑文说,现在我的日子过得很好,也没有别的愿望,唯一的就是希望我的学生一切都好。

  (原标题:潘淑文:无声世界的温情导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体育恒大称罚末位国脚 傅博:韩国更怕输中国
  • 娱乐律师自曝曾给梦鸽支招:用案中案翻案
  • 财经任志强:不知道政策走向不敢预测房价了
  • 科技美25家最佳工作公司排行榜:谷歌落榜
  • 博客易中天:“中华文明中断”从何说起?
  • 读书差距从幼儿园开始:中国该向日本学什么
  • 教育赴美冷遇:花3万去美国实习3个月洗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