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利铁路明试跑 元旦坐动车10小时抵沪

2013年10月10日02:19  重庆商报 微博
渝利铁路明试跑元旦坐动车10小时抵沪

建设中的渝利铁路新华社 图

  渝利铁路明年元旦通车 重庆坐动车10小时抵沪 商报图形 何零星 制

  商报记者 张凯

  重庆商报讯 作为沪汉渝蓉大通道唯一未通车的一段,渝利铁路昨日迎来最新进展——渝利铁路全线实质工程已全部完工,明日起将进行联调联试,动车、货车都将试跑。据悉,明年元旦,将正式开通运行,包括开通重庆至南京、上海虹桥机场动车组。

  渝利铁路明日在轨试跑

  “目前,渝利铁路的铺轨和接触网、电力、通信、生产性房屋等站后工程已全部完工,10月11日将进行联调联试。”昨日,渝利铁路工程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联调联试”,即通过列车试运行对线路进行“实战演练”,并根据联调联试结果确定最终的列车运行方案,换句话说,相当于让列车在轨试跑,包括动车,“我们将拿出3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联调联试,目的就是为了充分保证后期运营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渝利铁路副总经理袁步德表示。

  渝利铁路总投资268.68亿元,全长264公里,运行时速200公里,与目前重庆经遂宁到成都的列车时速相当,西起重庆北站,向东途经江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县,止于湖北省利川市,与已建成的宜万铁路在凉雾站接轨。全线共设重庆北、双溪、复盛、长寿北、涪陵北、丰都、石柱、沙子、凉雾9个车站。

  明年元旦可乘动车抵沪

  渝利铁路为客货共线,明年元旦起,将正式开通运行,将主要跑行动车,包括开通重庆至南京、上海虹桥机场动车组。运营初期将每天开行25~30对动车,10对货车。

  目前,乘火车到南京,仅K1154和K570两列火车,最短用时也需要23小时;而重庆至上海也仅有K1154、K73、K1249三列火车,最短用时则在27小时左右。

  “之所以用时较长,主要是沪汉渝蓉大通道未贯通,重庆至武汉段要经安康、襄阳绕行,多走了近400公里,且都是老铁路线,时速一般都在100公里左右。”一位铁路人士道出了原因。

  明年元旦起,重庆至南京动车将从重庆北出发,途经利川、恩施、宜昌、武汉、麻城、合肥等车站,到达南京,随后,可借由现有南京至上海的高铁通往上海。

  “经渝利铁路,重庆到南京的行驶里程在1300公里左右,而至上海则在1600公里左右,最低运行时速为200公里。”袁步德表示,虽然具体的通车方案还需成都铁路局制定,但按运营里程计算,重庆至武汉用时将为5个小时,至上海不会超过10小时,至南京不会超过9小时。

  昨日,成都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至南京、上海的动车的确在开通计划内,但相关的运行方案和票价要等渝利铁路联调联试结束后方能敲定。

  同时,袁步德表示,明年元旦渝利铁路正式通车后,便可通过武汉接入全国已经形成的1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网,此举意味着,重庆可借此乘动车直达北京、广州等地,其中,到北京预计10小时,到广州在8小时左右。

  经济影响

  渝利铁路助力成渝打造第四增长极

  重庆至南京、上海的高铁开通后,将给我市带来哪些影响?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叶裕民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有助于成渝地区更好地吸纳长三角、珠三角的人才优势,成就中国第四增长极。

  “长期以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成为推动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良好的交通优势是一个重要原因。”叶裕民表示,一流的城市发展需要聚集一流的人才去建设,高铁和动车恰恰是最受欢迎的快捷交通方式,对于促进人流和信息的交流影响至关重要。

  “当今的城市发展,使创新型人才集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大竞争力。渝利铁路通车后,沪汉渝蓉大通道彻底打通,更低的时间成本将使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更多一流人才愿意了解、进入重庆,从而带动整个成渝城市群的建设。”

  “南京、上海等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地,时间成本的缩短对于重庆旅游业的推动意义重大。”昨日,本土旅游专家王宁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游客数量的增长将促使三峡旅游增色两成。“开往南京、上海的动车开通后,旅行社可以开展高铁一日游,将重庆、南京夫子庙、上海外滩等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让重庆旅游走出去。”他表示。

  (原标题:渝利铁路明试跑 元旦坐动车10小时抵沪)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东高院:薄熙来上诉获受理
  • 体育傅博表态必双杀印尼 邀里皮为国足支招
  • 娱乐李案主辩律师请辞上诉:履约四月心里痛
  • 财经落马贪官“房”事:高官买房压力也较大
  • 科技苹果公司或10月22日发新款iPad:似mini
  • 博客李天一主辩律师:我为何不想参加二审
  • 读书慈禧死后传奇:三次入殓遗体仍完整
  • 教育学校集中销毁高中生手机引争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