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民捐 “石权”给中国海盐博物馆

2013年11月21日04:59  东方今报 微博

  □东方今报记者 刘天庆/文图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唱出了很多老百姓的心声。随着电子秤的普及,秤杆秤砣这种古老的称重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然而新乡市民史继祖珍藏的“石权”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日前,他决定把手中最后一个“石权”捐出去。

  石权在新乡遭冷遇

  据考证,权为我国古代衡器之一,用以秤重。用法与天平一致,权常悬秤之一端,而货物一端必须与权同重,少增多减。因为铜、铁铸造大权费用高且易被盐腐蚀而不准,故用石雕制之,称为“石权”。

  据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新乡市民史继祖介绍,十几年前,当地群众在清理卫河的时候,发现了三个“石权”,很多人认为是普通的石头,但深谙文物的他把“石权”拉回了家里。

  “新乡的石权是与卫河航运有关。因为卫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路(当时称作漕运)运输粮食、卸销海盐的重要渠道。”

  史继祖告诉记者,新乡作为运河上的重镇名城,卫河码头每天往返京津出入河道的船只百艘之多,各种货物集散,公平交易,就离不开法定衡器“石权”。在卫河码头常设标准石权以利商贾使用,于是在类似“曹冲称象”的故事天都都会在卫河码头出现。

  史继祖介绍说, 1999年他将其中的两个石权捐给新乡市博物馆。“虽然捐献出来了很多文物,由于很留恋这批文物,我经常到存放这些文物的地点——平原路的东岳庙里去看看,后来发现很多文物不见了,而捐出的两个‘石权’被当成废石头扔在院外的土堆旁。”

  史继祖说,看到这种现象自己很伤心。“《中国文物报》曾刊登过南方某城市获得大石权的困难过程,而后当做宝贝一样用玻璃罩着,而在新乡的石权却得到截然相反的待遇”。

  捐给中国海盐博物馆

  “我年龄大了,存放着这些文物就降低了它们的价值,还是要捐出去。”于是,史继祖决定把手中最后一个“石权”捐出去。

  放出消息后,常州、无锡、泰州以及盐城等多家博物馆致信来,希望能收到史继祖的最后一个“石权”。权衡再三,史继祖同意了位于盐城市的中国海盐博物馆。

  11月15日晚7点左右,从盐城市赶来的文物专家带走了“石权”,并向史继祖颁发证书以及2000元钱象征性的经济奖励。

  “我们15日凌晨3点从盐城出发,几个司机轮流开车,在路途中只有稍许休息,终于在下午5点左右赶到新乡市。”中国海盐博物馆闫馆长称,进入2000年大运河申遗开始,“石权”成了运河的重要物证。

  “史继祖捐献的这个石权是方形的,两面分别有‘壬子年’、‘四百斤’的字样,‘壬子年’是乾隆57年,1792年,与卫河码头300多年历史相吻合!”中国海盐博物馆文物专家曹爱生称。一键分享到【网络编辑:李鹏勋】【打印】【顶部】【关闭】

  

  (原标题:新乡市民捐 “石权”给中国海盐博物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称将于明年初辞职
  • 体育C罗戴帽葡萄牙进世界杯 法国逆转 视频
  • 娱乐李某二审翻供称否认强奸:接妈妈电话去了
  • 财经延迟退休进入缓冲期 延一年养老金增40亿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同屋者揭李天一在看守所内起居秘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最帅孪生兄弟走红(图) 新浪教育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