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郊区居民看病和城里一样?

2013年12月10日15:14  新民晚报
怎么让郊区居民看病和城里一样?

▲ 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严红梅“下社区”,来到村民家中,为村民量血压,提供用药指导、医疗咨询等服务 扶栏村乡村医生 王建国 摄

怎么让郊区居民看病和城里一样?

▲ 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汤红伟在车站村卫生室为“农民健康俱乐部”成员做健康宣教车站村乡村医生 王怡 摄首席记者 施捷

  记 者 金恒

  说起浦东,陆家嘴、潍坊、周家渡、花木、联洋等地名皆是耳熟能详……可是说起六灶、王港、宣桥、合庆、万祥等地区,大家或许就有些陌生。

  2009年,浦东新区和南汇两区合并后,由于地域扩大、人口快速增长,面临着医疗资源总量匮乏、农村地区医院相对分散等突出挑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体居民享受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成为浦东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探索。

  1 盯牢一个医生多少好

  退休住回六灶乡下:王士田老伯和爱人签了同一个家庭医生

  王士田老伯伯头发花白。从学校退休后,他住回了在六灶乡下的老家。因为接踵而来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他开始与医生打上了交道。

  “一开始要搞家庭医生的辰光,舆论造得蛮足咯。伲是最早去签约的一个。盯牢一个医生多少好呀,高血压啥只药适合才晓得,对症下药效果好,配药也不会浪费。”王老伯有段时间反复早搏,联系村里的乔医生通过“绿色通道”逐级转诊到瑞金医院,半年多时间情况好了,现在又回到社区继续治疗。

  “还有一桩好事体,就是伲老爱人跟我同在汤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看病,虽然她享受的是农村合作医疗,但现在跟伲一样,签了同一个家庭医生,也可以刷卡结算医疗费。”王士田说话中气十足,他说,在村里还常常看到家庭医生走街串巷义务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抽血做化验。“有人可能对全科医生服务有错觉。要伲讲,个拉根本就是派了伲村里的‘大家庭医生’!”

  2 管理体制“二元并轨”

  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家庭医生成为管健康管费用的双重“守门人”

  现在,王士田老伯伯一家人在乡下看病,和城里人越来越像,家庭医生、刷卡看病、新农合也没有了南北差别。这些改变,始于两区合并后新一轮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二元并轨”改革。

  原来,两区合并前,农村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是镇管,改革后变为区管,“拿村卫生室来说,以前是村办村管,2010年起,所有村卫生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管理,村里非但不用另外交钱,社区还有专项补贴。”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顾建钧介绍道。

  浦东新区“范围”大,1210平方公里中,城郊和农村地域广大,截至2013年底,全区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4家地处城乡结合部,17家位于农村地区。

  “全区6000余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每年承担着超过1500万人次的门急诊、近3.2万人次的住院的工作量,以及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其中包括300余家村卫生室的886名乡村医生。”

  村卫生室的质量、效率、待遇等都逐步与社区卫生中心的服务站点比齐,业务量上增长得非常快。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也为新农合“按人头支付”改革奠定了基础,让家庭医生成为既管健康又管费用的双重“守门人”。

  3 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管理

  软硬件兼顾:医疗设备标准化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统一培训统一调配

  顾建钧说,要做到全区域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管理、均衡化发展,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有许多环节需要琢磨和打造,需要下大决心下大力气。

  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底子”虽有差异,但实行的是医疗设备标准化配置,区里投入的是一种“标配”——彩色超声、大生化检验、可数字实时传输的X光机等。原南汇地区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地面积大,加上新配置到位,甚至有人感觉浦东新区南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更胜于北片,有条件的村卫生室也将逐渐过渡到社区卫生服务站。

  “软件”方面,新区卫生计生委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提出了同样的学历、职称等要求,实施统一上岗前培训,接受全区域内的统一调配。由主管部门下达有关诊疗标准、规章制度的指导性意见,并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绩效考核。

  为了有效保障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工作城乡均衡化推进,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会同区人保局、财政局出台“新政”,吸引全科医生到社区,给予优先进编、免费读研和郊区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在城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每月每人补助1500元,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者,则每月每人补助2000元。今年以来,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录了38名应届毕业生。

  4 家庭医生工作室深入到村

  新吉村樊秉初:一种相对固定的诊疗关系,伲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方便

  六灶地区在浦东算得上是一处标准的“农村地区”。基于参加新农合的“首诊”规定,这里6万多农民对基本医疗的依赖程度很强。

  “现在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万多平方,环境比得上二级医院。当然,最近一年多做得最投入的,是深入到村的家庭医生工作室。”侯进主任告诉记者,她手下20多名家庭医生用半年时间入村入户宣传,如今已与89%的户籍村民成功签约,大致为两名医生对应两个村子。

  “一种相对固定的诊疗关系吧,伲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方便。”与王士田老夫妇的感受相仿,新吉村21组的樊秉初觉得现在医生就在身边,“打只电话就好预约看毛病,医生甚至还会得上门来服务”,“还好像对伲一家门都了解都熟悉”,“还勿会今天开这只药明天开那只药,勿管是国家还是伲个人都节约了。”老樊真诚地说。

  2013年,在浦东像六灶这样的“农村地区”,以改革方案“按人头支付”,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都实足拿到了新农合的预付基金。按照坐门诊、下村组、做防保等设计的不同绩效系数,这里的乡村全科医生团队共同努力,已使周围农民、村民八至九成的就诊需求在基层就能得到满足,而得到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则与浦东城镇地区居民一样,有122项,比市级“规定动作”还多了34项。

  5 家门口搬来了高标配医院

  周浦医院迁建:将惠及周浦、康桥、航头、六灶、宣桥等地近100万居民

  以往,六灶地区的老百姓要去大医院看病,得坐车赶到浦南、公利、仁济、曙光,可是现在,家门口搬来了一家按高标准配置的“新医院”——12月2日,迁建到周园路周祝公路的周浦医院正式开业,大大缓解了周边居民“就医难”的问题。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人口大量快速导入,使得二级医疗机构在区在周康、航新、临港等地缺位,人民群众看病不方便。我们根据目前的人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着重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让农民不用出远门、不用过江,就能到大医院看病。”顾建钧指出。

  周浦医院的迁建,将辐射至周浦、康桥、航头、六灶、宣桥、新场和闵行等地近100万居民。

  在门诊正式开业前,急诊提前两天运行,一组数据充分说明新院迁建释放出的医疗需求——周浦医院院长李新明介绍说:“急诊开业第一天,24小时急诊量就突破1000人次,第二天达1210人次,而在老院以往每天最多六七百号。”

  近年来,浦东新区积极引进大批本市优质医疗资源,如第一妇婴保健院、市六医院东院等;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改扩建,升级转型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了南汇区中心医院,并按照三级医院的标准打造为“浦东医院”。

  新区9个医疗联合体由二、三级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坚实后盾和技术支持,编织起一张全方位诊疗服务的健康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布局得到了优化。

  (原标题:怎么让郊区居民看病和城里一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巴西:中国发射失败卫星或已坠回地球
  • 体育金球奖3人候选:C罗PK梅西 里贝里入围
  • 娱乐李亚鹏谈王菲:她不过问事业 我更有钱
  • 财经山东女汉子抗衡中石化:曾给总理写信
  • 科技12306将屏蔽网络抢票软件
  • 博客旅日华人:如果中日开战你站哪一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中老师编降龙十八掌称练成考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