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移民潮一切都只是为了孩子

2014年02月12日23:59  东方今报 微博

  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您肯定记得:女主角文佳佳为了让孩子得到美国身份毅然孤身一人踏上飞往美国的航班;而男主角Frank为了照顾在国外留学的女儿也放弃国内名医的光环前往美国当起了一名司机,然而,这样的电影情节,每天都在上演,为了子女的未来移民已经成为国内的一种趋势。据新财富调查,中国人移民的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认可者达76.7%,他们希望通过投资移民为子女教育创建平台,为子女海外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国外的教育真的比中国好吗­单从国际性的竞赛成绩来看,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国外好,但钱学森先生曾经却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便有了“国内教育赢在起点,国外教育赢在终点”的说法。那么以美国为例,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国外教育备受热捧­

  把学生看作资产而非产品或顾客

  美国教育基本理念就是让每个才能卓越的孩子都有机会接受一流的教育,绝不能让经济条件阻挡孩子求学的路,让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孩子同样有机会上精英私立学校。通过课程来看,美国的教育看似不重结果,不求短期速成,但却后劲十足,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学校推行的教育,都把学生当作一种可以增值的资产。学生的人生成功是其教育的目标,学校关心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考量的是学生的学业水平、课外活动、为人处世、社会参与等关系到学生一生成功与否的诸方面因素。

  满足个性化选择的精英教育

  都说美国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好,私立学校因为是自负盈亏,因此,规模上要小得多。学校规模小,是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学生享用更多的教育资源。区别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就势必要在软硬件上强调质量。首先,私校不论规模大小,师生比例从不会超过1:10。一个小规模的四年制私立中学一般只有200到400名学生,而全校有教学任务的老师,最少也得有40到60名。最大的私立中学,学生也不超1500人,而至少有200到250个老师“伺候”。

  培养“T”型人才而非“孤独的专业主义者”

  美国知名大学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如果一个学生某项成绩中等,但课外活动十分出色,知名大学也会抢。知名大学,如哈佛极看重一个学生的领导能力,出色的个性以及特殊的才能。美国大学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其高中教育。美国私立寄宿高中的学分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修、选修、荣誉/高级课程。一些知名中学在整个高中阶段开设课程多达300余门。除了每个学校规定的必修课外,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个学校教育的多样性。如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开设建筑、写作、艺术欣赏等诸多选修课程。

  飞洋移民专家认为,教育移民其实是投资移民的一种具体细分,是以子女教育为目的,依托投资移民渠道实现家庭或子女移民,从而帮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的一种移民方式,这种以子女教育结合投资移民的双赢模式将带领国内的中产阶级实现第四移民潮核心目标。

  来源:凤凰出国【打印】【顶部】【关闭】

  

  (原标题:第四次移民潮一切都只是为了孩子)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媒:中国领导人提出重组解放军要求
  • 体育NBA-詹皇37+9热火胜 CBA北京负跌至第4
  • 娱乐好莱坞知名女星秀兰邓波儿去世 享年85岁
  • 财经投行中国找人潜规则:先问父母做什么
  • 科技魅族黄章独家开通新浪微博
  • 博客唐师曾:80年代末“扫黄”行动(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硕士民工市场求职自降身价只求月薪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