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五一国际劳动节历史 追忆8小时工作制渊源

2014年05月01日14:19  中国广播网 收藏本文

  央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五一劳动节》是中国最早纪念劳动节的歌曲之一,这首歌由广播之友合唱团演唱,1987年10月录制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这首《五一劳动节》的歌词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彭湃于1921年5月1日创作的一首诗歌。

  在五一劳动节这一天,世界各国一般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在欧洲,仍然会以示威来庆祝五一。而在日本,劳动节会和植树节、宪法纪念日、国民假日等连起来,形成一个黄金周长假。不过,在劳动节的发源地美国,却不过五一,而是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设为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为了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约35万人在美国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甘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者向警察投掷炸弹,警察最终开枪。先后有四名工人、七名警察死亡。

  为纪念这次事件以及抗议随后的宣判,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公然抗议活动,这些活动成为国际劳动节的前身。

  1889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把5月1日作为国际示威游行日,意称国际劳动节。纪念以芝加哥为主导的美国工人大罢工。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5月1日从此成为全球性工人团结的象征。

  中国人民纪念劳动节的活动可以追诉至1918天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民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浩浩荡荡走向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五一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

  进入现代社会,保护劳动者权益,减少法定工作时间,成了世界很多国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今年2月,韩国国会规定,劳动基准法修订案把每周最长工作时间从原来的68小时缩减到52小时。韩国政府还打算今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实施“5小时弹性工作制”。

  日本议员提议,希望推翻原有的劳动时间的规定,设立新的《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应以本人的意愿和雇佣双方协商为前提,让男女劳动者都能够拥有多样灵活的工作方式。

  瑞典城市哥德堡市政府的一部分员工开始尝试6小时工作制,现在每天工作时间比平时的7小时减少了一个小时。而在国内,广东东莞的一家企业去年10月也开始实行7小时工作制,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艳羡。

  不过,在劳动者工作时间减少的同时,世界各国也出现了延迟退休的趋势。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曾表示,英国人领取退休金年龄将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推迟至68岁,还将在本世纪40年代末将退休年龄进一步推迟至69岁。

  美国从2000年开始逐步延长退休年龄,计划到2027年延长至67岁;而从2029年起,德国会将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5岁延迟至67岁。在国内,延迟退休也成了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这些年,我国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做出许多努力,各项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出台或修缮,成为一道道对劳动者日益坚固的保护墙。

  知名律师邱宝昌盘点了这些年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变化。

  邱宝昌:我认为这个变化很大,原来90年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劳动法,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民工增多,有一些派遣单位恶意的欠薪、拖欠工资,甚至去侵害劳动者的其他合法权益,所以相继出台了像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资支付的暂行规定,以及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等在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原来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比比皆是,所以劳动者维权没有依据,后来劳动合同法就明确规定,在一定时间里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违反了应该要双倍工资。另外,针对一些建筑市场和其他的劳动密集型的用工单位恶意拖欠农民工或其他的用工者工资的情况,刑法的修整案增加一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就应该支付、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恶意欠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邱宝昌表示,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有力地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邱宝昌:像在劳动时间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包括劳动方面的相关规定都有,例如8小时工作制,像原来我们是一周六天工作日,后来改变成5个工作日,大大增加了劳动者闲暇时间。另外,工作日的时间一天不超过8个小时,这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对于需要加班的,不能超过多长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包括带薪休假,原来没有,现在休假不扣任何工资是法定的。国务院的条例规定,有带薪休假制度,我们在劳动制度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在向国际上在对接。

  在现阶段,劳动者实际维权还存在哪些短板?

  邱宝昌:现在就就业状况还不尽人意,很多劳动者就业难度很大,有些劳动者在用工单位上曾经受到一些侵害就忍气吞声了,所以一方面,从宏观上,我们创造一个公平的劳动者用工单位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对那些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工单位行政处罚和对劳动者的补偿也要跟上,就需要我们的行政监管发挥日常监管作用,不能因为出现问题了才去关注,日常监察要到位。

  (原标题:回顾五一国际劳动节历史 追忆8小时工作制渊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乌鲁木齐火车站暴恐案致3死 习近平批示
  • 体育埃神两球恒大5-0上港 陈志钊破门国安胜
  • 娱乐曝柯震东萧亚轩已分手 双方各有小三
  • 财经业内:饲料靠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无法满足
  • 科技三星第一季智能机出货量超四大对手之和
  • 博客陶舜:纪委书记王晓玲被冤枉了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公开曝男女拥抱视频 禁交往过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