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科学家,我就是个种子专家”

“别叫我科学家,我就是个种子专家”

  邓启云

“别叫我科学家,我就是个种子专家”

  邓启云在实验田查看稻株。

  「人物介绍」邓启云,1962年3月生,湖南省浏阳市人,著名水稻育种专家,Y两优系列广适性超级杂交稻发明人,农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科出站博士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Principle Investigator)。

  两根巨大的稻穗,横放在汽车驾驶台上。颗粒饱满,有青有黄,看起来非常漂亮。

  车里的稻香提醒记者,这是种子专家的车。它的主人就是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邓启云,他刚刚从实验田归来。

  握住记者的手时,他的眼睛笑成了弯月,非常单纯。初次见面,实在看不出这就是选育超级稻种子的首席科学家。优秀班主任

  52岁的邓启云出生在湖南的花炮之乡——浏阳。

  长大后,他就读于乡上的中学:蕉溪中学。上世纪80年代前,这所中学只出过两个大学生,一次是在1978年,一次是在1979年。1979年是邓启云,而且上了本科线。作为农村娃,他对当老师很着迷,决定填报师范学院。然而,教导主任与班主任都下了死命令,要他报湖南农学院。就这样,他在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念完了本科。

  然而,命运还是让他圆了教师梦。1983年,邓启云被分配到安江农校教书。去安江之前,农学院彭教授告诉他,安江农校有个袁隆平很了不起,你去了要好好跟他学。

  安江农校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但来到了杂交水稻发源地和在袁隆平身边工作,并且是当教师,倒让他兴奋起来了。邓启云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当老师的料,说起那些日子,他滔滔不绝,甚至记得很多学生的名字,以及教学的细节。

  对于20多岁的邓启云来说,当老师的日子很愉快,可寒暑假里回家,需要翻越雪峰山,还是不太方便。1988年,他下定决心离开。涉足杂交稻

  邓启云联系了一个单位——袁隆平所在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他没想到,袁隆平听说他想调过来,立马派人调了他的档案,邓启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调过去了。头两年,袁隆平让他做杂交水稻栽培生理研究。

  1989年,两系杂交水稻稻种出了个大事。那一年7月下旬到8月初,出现了盛夏异常低温。制种过程中,作为母本的稻株雄蕊必须不育,才能接受父本的花粉杂交制种。过去认为两系法中的光敏不育系都在长日照情况下不育。但异常的低温导致两系不育系都出现了可育而自花授粉的现象,制种失败。损失最大的是广西,广西有20万亩的两系杂交水稻都出了问题。杂交水稻出现了很大的低潮,很多官员出来讲话,两系是不行的。

  袁隆平也在冷静分析,寻找方案。这天,开年终总结会。袁隆平在讲台上说:“光温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是‘863’计划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找一个专人来研究这个问题,找谁呢,我看邓启云就行。”就这样,邓启云开始直接在袁隆平的指导下搞杂交水稻种子研究。袁隆平把全国不育系的材料全部找来给他研究,他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1991年,袁隆平发表重要论文《选育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技术策略》,其中的部分研究数据就是由邓启云提供的。袁隆平分析,所有的光敏不育系,都有温敏性,只有选育低起点温度的光温敏不育系才有实用价值。这个文章,奠定了两系不育系的方向。

  1992年和1994年,邓启云连续发了几篇光温敏不育系研究的文章。1996年,他首次提出光温敏不育系的安全起点(临界)温度是23.5度,发表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上。这一安全起点被权威部门认可和采纳。师从袁隆平

  随着研究的深入,邓启云发现自己理论水平不行。1997年,他考上了袁隆平的博士研究生,袁隆平直接指导。七月,袁隆平布置课题,他很关注与康奈尔大学合作研究的马来西亚高产基因,一个可以增产17%,一个18%,就让邓启云做这个研究,把这个基因通过杂交引到杂交水稻上来。但10月份,袁隆平在南京参观两个高产两系杂交稻品种,突然来了灵感,他改变思路,让邓启云做超级稻理想株型研究。邓启云本来想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课题,为此还坚持了几次自己的意见,但后来他还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做理想株型方面的研究。”

  在当年年底,袁隆平提出超级稻育种的新理论,写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影响深远。他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来选育超级稻。邓启云对袁隆平的远见卓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一头栽进袁隆平给的课题,做超级稻理想株型形态学规律研究发现里边有很多奥妙和潜力。

  至今,邓启云还是感到非常庆幸,因为那个时候袁老师当时坚持了意见。“如果我去做分子育种了,Y两优肯定就出不来了,他的坚持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找到“梦中情人”

  2001年3月中旬,已经博士毕业的邓启云在海南三亚的一块试验田转悠时,看到一株不育株突然眼睛亮了。

  “就像你的梦中情人,突然出现在眼前”,他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他赶紧将这株水稻移栽出来,精心培育并命名为Y58S。邓启云用这个不育系配组选育出Y两优1号,9月底,袁隆平亲自跑到邓启云的试验田测产,比当时超级稻“两优培九”增产了18.8%。

  2007年,邓启云选育成Y两优2号。抽穗灌浆后,邓启云请袁隆平到现场去看,袁隆平看了非常高兴:“你这个2号比1号高个档次啊!”

  2009年5月9日,袁隆平专门为这个Y两优2号召开了全国示范会议,在全国布置了十个点,来试验这个品种产量和适应性。2011年,Y两优2号在湖南隆回超级稻攻关田突破百亩平均亩产900公斤,一下就在全世界出名了。

  Y两优2号出来后,邓启云没有停止探索,他觉得Y58S还有很大的潜力。2010年,深圳创世纪种业公司在海南搞杂交,请邓启云去指导。他看了之后,觉得这个公司的很多材料有用,其中有一个籼粳交后代材料感觉很不错,但这个公司当时不知道怎么搞,邓启云建议用他的Y58S配组试试。次年,他让这个公司布置了一些示范田。2012年,湖北随州示范田经当地农业局测产,20亩平均亩产达1048公斤!这个品种就是现在的“Y两优900”。

  今年10月10日,袁隆平将Y两优900选作攻关亩产1000公斤的稻种,并在溆浦红星村成功攻关。

  对话邓启云

  “超级稻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实质贡献”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国内外媒 体 都 称 邓 启 云 为 科 学 家(scientist),但他坚决不认可这个的称谓。他认为,他只是科学工作者。因为中文里的科学家,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称谓,只有像袁隆平这样创立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的“scientist”才称得上中国的科学家。“你也可以称我为育种专家。专家各行各业都有,修车的有专家,擦皮鞋的也有专家,我在育种方面做了二十几年,也算是业务娴熟,称专家还是可以的。”他笑着说道。

  邓启云说话很快,健谈。从专业知识、社会现象到政治话题,他都有自己的见解。有时谈起兴致,手舞足蹈,发出哈哈的笑声,率真得像学生。就连他的秘书,也说他很单纯,不懂得那些复杂的人情世故。

  华西都市报记者:作为亩产1000公斤攻关的指导专家,您认为突破1000公斤究竟有什么意义?

  邓启云:我认为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实现亩产1000公斤是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育种水平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其次,超高产攻关不仅仅是育种一方面,还需要栽培技术配套、农民技术培训,所以攻关示范片有很好的示范效应。1000公斤攻关取得成功后,就有一整套的栽培经验会总结出来,这对全国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指导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再者,1000公斤品种出来后全国大面积种植,肯定对水稻大面积产量提高会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实质贡献。袁隆平认为,超级稻推广到农民田里,稍微给一点技术指导完全可以收获800公斤,如果是熟练农民自己种植,也可以收获700公斤。这都远高于现在460公斤左右平均产量。

  华西都市报记者:你曾经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技术顾问,我想问问你觉得粮食危机仍然存在吗?

  邓启云:粮食危机供给和需求,如果不采取措施,肯定是有问题的,比如种植面积减少,气候恶化。但科学是不断进步的,技术可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从1996年开始超级稻攻关以来,过去农民平均亩产三四百公斤,现在的水稻平均亩产460公斤左右,第四期攻关后,可以提高到700公斤,你可以想见提高有多大。

  解决粮食危机,一个是靠科技进步,第二靠政策引导,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两个弄得好,我是完全不担心的。袁隆平的这个超级稻攻关试验,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意义。从全球的角度考虑,能种粮食的地方多的是,比如非洲,东南亚这些地方,现在产量都非常低。如果他们也像我们这样种,那产量就大了,粮食危机根本不存在问题。

  华西都市报记者:我们看到,从1996年开始超级稻攻关以来,产量节节攀升,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终极产量?

  邓启云:我原来觉得我们常规育种技术,搞到1200公斤不成问题。水稻通过叶片吸收太阳光能,在叶绿体里推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葡萄糖,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再运输到籽粒去储存。我们收获的是储存物,所以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最大化利用太阳光能。

  有个日本学者测算过,水稻利用太阳光能最大极限可达到5%,而现在估计不到2%。袁隆平说,我们把这个打对折,按2.5%计算,以长沙地区为例,折算成稻谷产量,是1500公斤。也就是说我们长沙一季稻亩产可以达到1500公斤。但科学技术潜力无限,或者还可以提高。

  (原标题:“别叫我科学家,我就是个种子专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制图:法治力量-拯救小明的悲催生活
  • 体育詹皇18+7+6欧文28分骑士克公牛 罗斯30分
  • 娱乐曝叶璇宠物狗撕咬李依晓致缝二十多针
  • 财经天下第一司的故事:副司长平时只抽芙蓉王
  • 科技苍井空做内衣电商:半数买家为男性
  • 博客李依晓:被狗撕咬缝20多针始末(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性教育手册尺度大(图) 国考最热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