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走进云南高校 民族医药受青睐

2014年10月24日23:14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收藏本文

  中新网昆明10月24日电 (杨华伟)彝族医药(彝族水膏疗法)、纳西族东巴画、乌铜走银制作技艺……24日,正在昆明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上,包括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在内的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云南省中医学院集中展示。让学生直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与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近距离交流,探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在当天的展示中,彝医学法,纳西族医药诊疗法、拨云锭传统配方及制作技艺颇受学生的青睐,每个展示台前都挤满了前来咨询“学艺”的学生。今年62岁的彝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余惠祥告诉记者,古时候彝族主要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所以保持着就地取材的制药技能。彝医们常常跋山涉水,采集百草,晒干碾成粉末装到密封的瓶中。治病时,彝医根据病情选用冰水、深井水、泉水、温水等8种水中的一种,将药粉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再用绷带固定即可。“它的好处在于简单方便、价格低廉,而且对风湿肿痛、跌打损伤、腹痛腹泻等常见病效果很好。”听了传承人的讲解,不少学生纷纷感叹“太神奇了”。

  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称,云南素有“药材之乡”的美誉,少数民族众多,经过长期的发展,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在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族药文化知识。“特别是傣医学、藏医学、彝医学等不仅有传统医药理论体系,而且有文字记载,是发展民族医药的重要宝库。”“非遗”进校园活动,加强了医学生对传统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云南民族医药学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云南中医学院校长李玛琳表示,多年来,云南中医学院在培养民族医药人才的同时,还进行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并成立了民族医药学院,开设傣医学专业,还编写了中国首部傣医学教材等,为民族医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她希望医学生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努力提升专业水平,承担起传承民族医药文化的重任。

  云南中医学院建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建校50多年来,学校已培养出各类型、各层次的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专门人才4万余人。(完)

  (原标题:“非遗”走进云南高校 民族医药受青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落马中将杨金山被指涉腐 多名同僚被捕
  • 体育重磅!纳什因伤赛季报销 一代传奇或退役
  • 娱乐成龙谈子吸毒:我不称职 求别伤害林凤娇
  • 财经9月70城房价环比全部停涨 销量大增8%
  • 科技苹果公司CEO库克的“中国梦”
  • 博客李银河:女孩身体换旅行算卖淫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两月两位留学美学生自杀 国考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