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高校改革为何动作迟缓?

  2014年,“改革”可谓高等教育的关键词,全国层面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广东省内学分制改革指导意见出台,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落实。然而面对改革的机遇,作为“晚辈”的独立学院先行一步,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而公办院校改革却稍显缓慢。

  人事制度是优势也是掣肘

  独立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普遍只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与许多上百年办学历史的公办高校相比,可谓身小体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袁长青表示,正是因为年轻,独立学院没有公办高校长期累积的包袱,政府不会太多把行政化的东西压给独立学院,整个办学机制更灵活,行政色彩比公办高校淡。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长喻世友指出,灵活的用人制度,师资能进能出,是独立学院改革的优势,以南方学院即将推行的全面学分制改革为例,一部分老师的课程安排会有所改变,不排除有部分老师无法适应改革被淘汰,而学校可以直接与其解约。而在公办院校,类似的做法却难以实现,今年清华两位教师因未通过学校的考核,学校安排其转岗,就被炒成了全国性新闻。公办学校不能随便与老师解约,一旦改革,已有的老师满足不了需求,需要的老师受编制限制又招不进来。

  袁长青认为,灵活的用人制度虽然是独立学院的优势,但也是掣肘。以目前独立学院的实力,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师资,大家都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独立学院总会有危机感,担心随时会被辞退,因此,独立学院师资结构两头大,老年老师多,年轻老师多,而三四十岁的骨干教师相对较少。

  公办高校缺乏改革内驱动力

  今年,从教育部到广东省都出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为何公办院校的动作略显迟缓?有教育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是自下而上的,学校为了满足学生、教师的需求而进行改革。而现实中,公办高校改革的内驱动力往往不足,目前公办高校行政化程度仍比较高,学校书记、校长都是政府主管部门任命的,他们更多的是向主管部门负责。

  目前,对公办高校的评估体系也是行政化的,许多校长、书记任上工作都是求稳,改革肯定有风险,一旦不成功,校长、书记首当其冲要负责人,“公办高校改革,人事任命上要有所突破,要让学校领导对教职工负责,而不是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要让他们关注学校改革,而不是自己的仕途。”该学者说。

  独立学院宜走应用型道路

  国内的独立学院都是依靠已有的本科院校建立的,不少干部来源于母体学校的退休人员,办学方式也直接复制于母校,过分依靠母体学校的声誉和实力,自然会对母体学校有顾忌。袁长青认为,独立学院从母体脱胎而来,在办学特色上要胜于母体学校,“不少公办本科院校都在走大而全的道路,独立学院就要小而精,吸取母体学校最精华的部分作为办学方向,走应用型道路,避免与母体学校同质化。”

  有独立学院的校长则表示,对于部分独立学院而言,改革虽然没有来自行政的制约,却面临着来自于董事会的干涉,“有的学校,琐碎的教学活动都要董事长批准,校长成了摆设,部分学校的董事会用管理企业的那一套来管理大学,而企业家往往又是教育的门外汉,所以学校办得很差。董事会职责应是挑选校长,监督办学,审核学校预决算,而不是直接参与到办学行为当中。”

  ?编辑:冉丹

  (原标题:公办高校改革为何动作迟缓?)

相关阅读

A股疯了,可别跟着瞎High!

最近同事和朋友圈都被A股刷屏了。A股涨疯了,再不进去就晚了,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了,云云。

媒体札记:女将军落马

“将军落马岂止在战场”,@谁与浮生记的一句感叹,道出的正是“如火如荼的军界反腐再落一马”。

国民党“百年老店”需改革

马主席走了,对于“趴在废墟上”的国民党而言,必须尽快疗伤止痛、改革重生。要迎战2016的“立委”和“总统”选举,党主席确定才能稳定军心。马英九的辞职对于国民党的止血并不会产生太大效应,国民党的改革才是重点。

石油冲击或成俄经济优化契机

熊市会帮助俄罗斯朝野社会认识到牛市期间许多民粹主义要求、措施的不合理之处,认识到许多“防华”措施之违背事实和经济规律,只要我们诚恳,不趁人之危搞讹诈,俄罗斯伙伴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接受改革阻力会相对大大减小。

  • 医生回应视频:炫耀收红包都是调侃
  • 从黑人枪击看美国社会
  • 清末民初的中国儿童是什么样子?
  • 古代惊心动魄的七个棋局
  • 《我的早更女友》改过必能自新
  • 原配与小三竞争为何总处于劣势?
  • 日本皇室御用的乡村旅馆啥样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