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1月12日《新闻晨报》)

  世易时移,让跪拜父母成为话题。向父母长辈磕头跪拜,起码在儒家文化主导的东亚地区,一般人都会认同。跪拜父母是不是传统伦理中的精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也不至于要把跪拜父母跟奴性、无原则服从的意识划等号。

  跪拜父母,如果是真情流露,而且自然而然,传统与现实就圆融地结合了起来。问题是,把跪拜父母的行为一下子拔高,等同于孝敬父母,不仅无助于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还会使得跪拜流于形式化;同时,教育现代的子女跪拜父母,用集体化、公开化的方式,看起来制造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场合,是不是有点“表演”的意味呢?

  学校举办类似“孝敬文化节”的校园活动,统一指导学生来跪拜父母,与每个学生自由自主对父母表达情感,同样有点不合拍,保不齐有的学生想给父母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拉拉手,说上一句平时不怎么常说的“我爱你”,这些行为,不亚于跪拜父母来带来的感动,可是,他们选择的自由却被排除在外。

  更何况,每个人都有与父母相处的独特个体经验,孝敬父母,也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跪拜形式可以替代的。学校、家长和社会,如果只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做法,不假思索地灌输给学生,可能会让孩子们表达孝敬的时候无所适从。

  当然,有人对学校组织跪拜父母的活动不以为然,同样值得关注。如果把800多位学生一起跪拜父母的活动,当做是学校亲子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首选方式,忽略了传统与现实、个体与集体的差异,那就成了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教育。一桩好事搞砸了,自然会引发社会舆论的热议。

  从学校的角度,运用各种现代媒体工具,把跪拜父母与更多的传统礼节,打包设计成一个传统教育的学案,促使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把跪拜父母内化为自己的个人意识,更符合现代教育对人进行教化的功能。

  最为至关重要的,与其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共同跪拜,不如在宽松自在的氛围中,给学生与父母更多亲近方式的选择,让跪拜父母成为自选动作的选项之一,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播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文/寇军

  跪拜父母最好成为自选动作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原标题:跪拜父母最好成为自选动作)

相关阅读

我不是查理,你不是奶茶

如果不是发生这么惨烈的事件,我想《查理周刊》所扮演的还是那样的小报角色,用夸张的漫画和极端的观点,讽刺一切看不惯的事物。围绕着章泽天的,同样是言论自由的边界。在私人的精神世界中,意淫无罪,辱骂无辜;但在公共的话语空间里,言论有底线,批评有原则。

跨年表情

在我们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中,令人痛心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上海踩踏、哈尔滨大火、亚航失联……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的惨剧,我们为逝者默哀,为伤者祈福。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不说新年快乐,只愿新的一年你我平安,生活如意。

政府与企业不能只打口水战

一边是政府,另一方面是央企二级单位,竟然也像是小孩子一般吵了起来。一方面,政府只让企业道歉,却不说处罚,更不提诉讼;另一方面,企业也给政府部门以“还击”。双方都陶醉于于这样的论战之中,不亦乐乎,以至于把最重要的常识也忘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凤凰男娶不到安娜

凤凰男,王贵能娶到安娜的时代已经不在。婚姻必须是两情相悦,而不是她,甚至你的岳父母不断为你付出。如果你真正优秀,完全有能力承担孝敬父母,补偿家族的重任,如果你不能,就别祸害人家女孩了。

  • 法国特警突袭超市事件中的战术问题
  • 人们缅怀布鞋院士在追忆什么
  • 图文解说武则天的时尚史
  • 孙悟空的身世之迷:不是石猴
  • 新科金球奖获奖电影全解析
  • 吴淡如:撒娇示弱都不是长效药
  • 黄啸:住在北京四合院里的感觉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