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湖“社区学堂”让青工变成社区主人翁
2012年开始,清湖“社区学堂”面向青工开设多种公益课程,学堂逐渐成为社区内颇具影响力的公益学习平台。何俊 摄
这是一名来自湖南的打工诗人周启早,在清湖社区学堂诞生4周年之际,为学堂创作的诗“致清湖学堂”。
在这所专为青工开设的社区公益学堂里,周启早的身份是学员,也是一名义工,如今学堂里,像周启早这样具有会员身份的青工义工,已经多达150余人。
清湖,深圳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与龙岗区坂田街道接壤处的一个大型社区,因代工巨头富士康部分厂区布局于此而远近闻名。
这里没有未名湖,没有百年讲堂,没有金融街的CBD楼宇,没有中关村的创意大厦,只有成片的工业厂房、密集的打工仔(妹)和热闹繁华的社区商圈。2011年底,在梦想的召唤下,一群北大学子来到这座打工族云集的社区,开启了一场社区公益服务试验。
也正是从那时起,清湖社区学堂开始酝酿、萌芽,并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2013年至今,本报先后以“大学生设社区学堂服务打工仔”与“象牙塔与流水线的对望”、“清湖社区学堂转型记”为题进行了报道。
从最初定位于面向劳务工的知识传授与技能提升平台发展至今,清湖学堂的志愿者团队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和调整。“服务对象需求与资源链接,个体思维到互助思维的转变,服务提升与义工成长的结合”,学堂主要发起人李长江如此总结学堂的发展思路。
如今,围绕社区学堂,一个以青工为主体,囊括了公益课堂、社区服务、青工文艺与生活互助、自治成长的新型社区已经初具雏形。 ●南方日报记者 吴永奎
从大学生公益服务平台到青工互助社区
学堂者,首为学习之所。“北大有‘平民教育’和服务社区的传统”,坐在清湖劳务工图书馆阅览室的一角,社区学堂主要发起者之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唐伟锋说。
从2012年初开始,清湖社区学堂即开始面向青工开设多种公益课程,从电脑、白话、英语等技能培训到口才管理、女性提高、职业规划等沟通成长类课程,及至吉他、书法等兴趣课堂,学堂逐渐成为社区内颇具影响力的公益学习平台。
但清湖学堂并未止步于公益教学。学员阿肖告诉记者,如果只是来学知识或技能,社区学堂其实没什么吸引力,原因很简单,“教师都是学生,教得不太专业,真要提升技能的,去培训学校了”。这句大实话,代表了大部分学员的想法,而学堂的志愿者讲师团队也渐渐意识到,如果仅限于知识传授,学堂很快就会失去吸引力。
“青工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公益课堂的知识学习只是其中之一”,学堂发起人李长江对记者坦言,在不断的思考和修正中,团队的发展理念逐渐拓展并至于完善:公益、平等、自治与互助。
李长江认为,对于学堂来说,平等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或口号,更是切实的实践:倡导平等、尊重、参与的课堂氛围,对学员义工的充分信任,使其成为学堂活动的主体,开展大学生与青工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了解等等,通过这些内化于活动中的实践,平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自治”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李长江希望,学堂逐步成为一个青年义工们共有、共治、共享的公益成长平台。
“如果说公益是基础,平等是前提,自治是目标,那么互助就是灵魂”,作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的李长江如此分析,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的社会服务必须面对服务对象的流动性和原子化状态,“家”的缺位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区隔和人际关系的破碎,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的孤立状态和对社区和这座城市的疏离感。因此,从个体到集体,重建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是社会服务的应有之义;个案、小组和课堂之外,建立互助纽带,成为学堂全新的重要尝试。
公益教学之外,平等、自治、互助等理念的实践,显然不能通过开设公益课程来实现。因此,四年来,清湖学堂不断探索和创新。
唐伟锋对学堂各个平台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2012年初开始建立公益学习平台;2012年末建立姐妹互助平台;2013年初举办社区活动,构建社区服务平台;2014年中,清湖学堂青工乐队成立,建立青工文艺平台;2014年中,开展法律课堂和普法服务,建立普法服务平台;2015年5月至今,依托合作消费项目“团结铺子”和“吾师”技能交换计划,建立社区生活互助平台。
“有玩的,有学习,有生活消费,有社会交往的”,李长江这么总结现在的社区学堂,“除了不能提供就业、给工友涨工资,五花八门的我们都有,丰富性相当大了”。
在李长江看来,如今的学堂不仅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平台,更有点微型社区和青工社区共同体的味道了。他还有更大的想法,当学堂的活跃学员数量扩大到200人左右时,他计划开设一家合作商店或者餐馆,将生活互助的概念真正变成实体经济来运作。
“事”的发展和“人”的进步统一
清湖社区图书馆二楼,一间8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如今是社区学堂的固定阵地。
上周四,记者走进这座已经名声鹊起的青工学堂。不大的房间里,挤挤挨挨摆满了各色物件,正中央一座四层的玻璃小木柜里,摆满了学员们从家乡捎来的各色土特产以及洗衣粉、牙膏、蜂蜜等生活消费品,这便是现在备受学堂学员们欢迎的合作消费项目“团结铺子”。
2015年中,学堂开始实行会员制,那些能够坚持参与学堂活动、有团队理念和奉献精神的青工们可由学员升级成为学堂的会员,当然会费只是象征性的每月1元钱,现在学堂会员队伍多达150余人。
依托这批会员,从去年8月起,学堂建立了“团结铺子”,试点合作消费:一方面,会员提供家乡土特产品,如蜂蜜、红枣、花生、桂圆干、苹果、橙子等,确保质量和口感,同时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另一方面,进行需求调查和评估,当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正式下单。
令人惊讶的是,“团结铺子”从项目创意的提出到实施再到每日的值班、派发货物,全部由会员们完成,李长江们只是帮助指导完善。
“我们希望,学堂能够成为青工们一个快乐的平台,草根和自主是它最大的特点。”李长江说,在学堂,搞任何东西,不管是活动策划,还是搞演出,从策划、宣传到活动主持,全盘都是由工友们操刀,即便是政府层面支持的活动,也不例外。
“曾经有个工友,很爱主持,但表达能力一般,我们就硬把他推上台去”,唐伟锋也笑着回忆。
“在清湖学堂,无论是大学生志愿者还是青工义工,他们都不是辅助力量,而是真正的主导力量,是学堂的主人翁”,李长江这么分析,学堂的服务对象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并且逐步地成长成为服务的提供者,从而破除了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二元对立,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大学生志愿者和青工们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精神,学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工家园”,使青工们有了真正的“家”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为社区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人的因素是社区服务的关键性因素,一支富有激情、全情投入的团队是社区服务最宝贵的财富。
“社区学堂不仅是一个社区服务机构,更是一个各方共同成长的平台”,学员阿峰也感同身。在公益课堂,阿峰从学员到义工到助教,一步步走来既提高了自身能力同时也服务了他人,甚至某些课程如吉他、合唱、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直接由青工授课,丰富了公益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再比如青工社团,则直接由义工自行发起、自我运行,工作人员则从旁协助。
“工人自主、推进自治,就必须把‘事’的发展和‘人’的进步统一起来”,李长江有感而发。
待解的课题
作为清湖学堂的主要发起人和管理者,李长江有许多宏大的想法等待着落地,但现在他发现,当务之急不是为学堂“扩大再生产”,而是管理团队的建立。
现在,学堂稳定的青工义工人数已经达到了150余人,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各个项目进展也都比较顺利,但李长江开始感到,管理这样一大帮人有些吃力了。
“30个人的时候,我一个人管的过来,但是,不能100多号人,还是一个人带队,必须要有一个团队来管”,李长江有些无奈,义工中能够自我管理的不多,既有管理才能又有威望的人,太少了。
他坦言,这和学堂一开始的发展模式有关。通常情况下,志愿者讲师开一个月的课,其中有20人认同学堂后,加入义工队伍,这个时候,学堂会将会员纳入不同的小组进行管理和开展活动,但是,李长江看出了新问题——会员认可的是讲师个人,而不是小组的组长。另一方面,由于初期学员流动性比较强,往往小组中,组长和组员都互不认识,再加上,会员们大都是高中学历左右,个人的自信心、管理、表达和执行能力都比较一般,能独当一面的人较少,小组长难以服众。
“现在最大的瓶颈就是,要把会员对讲师个人的认同,变成对组长的认同”,李长江说,他依然对学员充满信心,“从每个人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无限的可能性,而每一个可能性都意味着新的希望,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就在去年,学堂专门组织了专业的义工培训,而今年,李长江还打算将已经成立的五角星乐队推出去,鼓励他们注册成立社会团体,在更广阔的天地地成长。
“什么叫新型社区?让社区居民和青工从服务对象、服务的接收者,变为社区里的主人翁,形成社区互助网络,以社区为家,搭建起一个新型社区形态,从而实现社会融合”,这是李长江的理想。
有没有一种爱
可以兼容并包
有没有一种理念
可以天下大同
冲破世俗的藩篱
象牙塔携手流水线
这里没有嘈杂的机器声
只有琅琅的读书声
这里没有物欲的喧嚣
只有心与心的交流
闭上眼睛
可以闻到泥土的芬芳
打开感官
可以翱翔于蓝天之上
——周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