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2月29日06:01 中国青年报

分享

  原标题:阅读 对农村儿童是种奢侈的事

  弓箭《中国青年报》(2016年02月29日09版)

  如今农村的孩子很少有爱阅读的。他们的读书时间大多是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指令,读读教材,该背的背、该抄的抄,教材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阅读书籍。回到家里,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余下的时间不是看电视、上网,就是在外面嬉笑打闹。

  现如今农村学校虽然都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班级里也有图书角,但这一切似乎都是摆设。很多阅览室、图书室的门常年不开,除非有上级领导来检查,由负责该功能室的老师打扫一下卫生,看看缺什么材料,然后连忙补上。教室里的图书角零零星星摆放一些书,无人光顾,大多都积满灰尘。

  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学生不爱阅读。

  首先,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学生读书的意识和积极性不强。如今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很强,普遍的感觉是疲沓慵懒。他们只是把教学看成谋生的职业,缺少激情和活力。工资待遇低是一方面,但也不尽然。学校的管理依然沿袭过去的管理方式,缺乏有效调动激发教师积极性的手段和措施。老师们做与不做一个样,干好与干差一个样,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去做呢?就拿指导学生读书来说吧,这是一项慢功夫,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短时间内往往很难见到效果,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作用不明显。在以成绩评价老师的功利化机制下,谁还愿意沉下心来,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有些老师在班里也会讲阅读的重要性,开家长会的时候也说,但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很多老师自己也逐渐远离了阅读,在移动终端广泛普及的今天,老师们的兴趣已经转移到手机上、电脑上。其实,如今的农村学校教师群体当中,低头族也不是少数,忙着看微信、抢红包。不少学校虽然建立了微信群、QQ群,但功能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以网聊为乐事。

  其次,学校里无书可读。这儿的“无书”并非真的没书,而是,没有适合师生看的书,里面摆放的大多都是几十年前出版的书。而且,书籍更新慢,即使有个别喜欢读书的老师光顾一下图书室,翻过来、掉过去的还是那几本。适合学生看的就更少了,有的书架上甚至还有风水入门类的书,真是有点不伦不类。这样的书别说学生不看,即使看了能受益吗?没有纸质书,搞个电子阅读室也可以,但农村学校微机室里的电脑,别说不开放,就是开放了也是老掉牙的,经常罢工,能正常使用的就更少了。再说,学校还要用它们来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怎会轻易给学生使用呢?

  第三,师资紧张。老师多身兼数职,有的既是班主任又是功能室的保管员,还要带几门课程,光备课、批改作业就忙得喘不过气来,还要应付各级各类检查,哪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阅读啊!

  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合适的书读,回到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家长都很忙,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即使家长没出去打工,也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作业的检查上,很少有主动给孩子买课外书看的。一是经济不很宽裕,二是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没这个意识。

  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农村儿童来说,阅读仿佛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阅读是改变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这条途径显然没有畅通。

相关阅读

铁饭碗男少女多,因禁歧视?

安徽宿松县政协常委吴垠康先生为“性别比失调”与“剩女”现象深感忧虑,进而说招考“不得有性别歧视”的规定“不与时俱进”。

江绪林自杀因病还是心灵困境

人们从江绪林之死中各取所需,用来维护自己的生存观念。一种理性在江绪林那里成了碎片,更多人捡了起来,装饰自己那块小确幸。

开车进三环收8块钱,会怎样?

征收“交通拥堵费”被不少交通政策制定者视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良策。目前,伦敦、新加坡、斯德哥尔摩等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同时,其他不少饱受交通拥堵困扰的大城市也纷纷开始讨论此措施的可行性。

媒体老爱黑农村,这是病得治

什么上海姑娘逃离江西,什么城里媳妇回乡吃饭掀桌子,什么东北村庄农妇组团约炮……虽然这些新闻都被证实是假的,但其传播面非常广,引爆了舆论场,触发了大讨论。

  • 朋友:林嘉文自杀前一日都做了什么
  • 开奔驰戴钻戒还募捐问题在哪
  • 骑士间的决斗:雪佛兰与福特百年恩怨
  • 江晓原:我为何对刘慈欣不以为然?
  • 韩娱圈女星被强迫卖淫玩3P等潜规则
  • 三年前一场恩怨搅了我和女友的婚事
  • 圣家堂:一座百年都修不完的建筑奇葩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