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7月29日03:04 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原标题:我所亲历的 安康“7·31”特大洪灾

  《汉水流韵》

  一江汉水,自西向东奔流千年,穿越秦巴腹地的安康,撑起一座城市的风貌和格局。水,赋予了这座城市特殊的底色和性格。任时间如何递增,岁月流逝,江水连绵不断,安康人总说不完对家乡的爱。

  《华商报·今日安康》开设纯文学性副刊栏目《汉水流韵》,投稿要求:题材以诗歌、散文为主。

  投稿邮箱:

  306736376@@qq.com

  今年,是安康遭受1983年“7.31”特大洪灾以来的33周年。我将对自己所亲历的那场百年不遇灭顶之灾,及灾后参加恢复重建工作作一些片段性的回忆。

  1983年7月31日,安康的天空是阴霾的,多日连续的降雨量,使汉江洪峰和水位不断上涨。上午,从朝阳门的广播里传来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声,听得叫人心慌。我接到单位的通知,迅速赶往东坝地处淹没区丁字前街我的家里搬家。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洪水到来。倾刻间,汉江像脱缰的野马,淹没了东坝区域,冲毁了城堤沿江民居,地动山摇,不断地肆虐着山城,一场灾难的降临,让这座山城瞬间成为一片汪洋。夜里,一阵阵呼救声,电池厂的爆炸声,还有电闪雷鸣声,夹杂着瓢泼的大雨声....... 1983年7月31日,这是安康人永生难忘的一个黑色日子。

  回想那年特大洪灾的第二天,当我们在水中惊魂未定时,又经历了油库泄油水面起火的灾难,我赤身从火海里逃生到朝阳门的。当站在城墙上,看到了东正街满目疮痍的场景,那些房屋倒塌的场景,让我心中异常悲伤。如果当时没有党和人民政府,没有人民子弟兵,没有空投物资救援,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更没有今天这座从废墟上崛起的城市。在这场洪灾中,我看到了人性脆弱和善良的一面,还看到了一种坚强。在那个非常时期,同样也看到了人的求生欲望和战胜死亡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一

  清楚地记着“7·31”那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在那个大雨如绳的时刻,洪水来势凶猛,我捆绑的木排被洪火冲在了树杈间,眼看连人带木排就要冲向下游。在这危急的关头,好多邻居都在呼喊着我的名字,都在为我的生命担忧,都在眼睁睁地看着我将被浪涛吞噬,那时一旦树尖淹没了,我瞬间就会被滔天大浪卷走。

  洪水无情人有情,大家从远处给我抛来绳子,我一截一截绑在一起, 并用身上的皮带连接,所有人齐力将我拽向安全处。一切是那么的和谐、友爱、团结。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大灾大难面,邻里之间,即使平日里结下很深的矛盾,可在这危急的关头,一切的恩怨都化解了。人性是善良的,也是天真无邪的,只有在大灾大难面前,方能显示出人的本性,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灾难,生死与共的可歌可泣精神。

  夜里,大约在晚上8点20分,我们在木排上听到电石厂的爆炸声后,很快东堤喇叭洞决了口子,洪水像猛兽一样涌入,堤内东关居民楼上的呼救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而这时木排上一位老人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多想去救人呀!”试想,他本身是一个自身难保的老人,可在这危急时刻能说出这样一句话,确实令在场人感动,时至今日我还时时回想着那句话!当时,我是光着身子、淋着大雨在木排上艰难地熬了一夜,不断听到城内传来的呼救声,浑身瑟瑟发抖。

  第二天,当天刚微微发亮,看到汹涌的江水一泻千里,在朝阳门城堤上,站着许多密密麻麻死里逃生的人仍在呼救,直升机在天空中来回盘旋,疯狂了一夜的洪水好像发威后疲倦了许多,渐渐退去。大约在9点左右,又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真是雪上加霜——东坝一位打捞漂浮物者抽烟时不小心把烟头扔向水里,,把水面上漂浮的大片汽油引燃了。顿时,火光冲天,我看到身后滚滚而来的火海,热烘烘的,立时我惊呆了,惊慌失措, 大家像一群无处藏身待毙的小兔四外逃生,立时,我一个箭步爬向了被洪水浸泡了一夜的光滑的榆树,心里犯嘀咕:“昨晚没被水淹死,现在要被火烧死?”但一想爬在树上终究也不是个办法,若榆树被引燃,照样也难逃厄运。于是,我迅速从树上滑溜了下来,仓忙逃窜中,肚皮也被树皮划伤,沿着水退后露出的房脊,一直向着朝阳门方向逃去,途中脚被瓦砾扎伤,所幸遇到了一条救生的小船,顺利地逃到了朝阳门。

  我是从水灾火灾中逃出来的,身上仅穿着一个蓝色裤头,系着一根皮带。惊魂未定时,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也听到了一件让人寒心的事情,但这终究是一个事实:大火在水面熊熊燃烧时,与我家相邻不远的一对父子,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催人泪下的故事:父亲在逃生中不会游泳,儿子急忙用两根杉木让父亲双臂夹着,自己从后边推动,一点一点,逆水向着朝阳门游动,场面十分感人;而与他们相邻更近的另一对父子,据说在大火来临之时,其父也不会游泳,儿子只顾自保性命。他迅疾一个猛子扎进了水,匆忙地向安全地带游去,所幸大火燃烧时是退水,雨借风势,很快大火就被控制住了。在灾难面前,人的求生欲望是本能的,在特殊情况下于情于理有些无奈。通过这场洪水的灾难,三十年过去了,留给我们的是许多值得思考的事情。

  二

  时势造英雄,历史终究不会忘记。

  在灾后的日子里,我脑海中始终忘不了洪水中那些感人的事,我想用我手中的笔去写写他们,去歌颂他们,写写那些值得尊敬的可爱的人。

  于是,我白天在工厂里打工,夜晚伏案埋头写作。记得灾后我写的散文处女作《秋菊》就刊发在1983年《安康文艺》第二期,是它从此将我引入走向文学之路。同时,在灾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除了写大量的洪灾中通讯报道外,一边还坚持上班和开展生产自救。那时广播站就设在安师附小,安康日报社在农校,几乎每天广播都有我的稿子,主要写东坝疏菜区菜农开展恢复生产自救,以及本粮食系统洪灾中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等等。

  记得在安师附小送稿时得到了时任广播站领导张培祥同志的夸赞,他帮我纠正了一篇没把领导职务弄准的稿件。那时我写作激情高昂,坚持不断地写,也正因为写作也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被抗洪救灾指挥部聘用写稿。记得当时安康城区抗洪救灾指挥部就设在县物资局大楼,通讯组需要聘用一些“笔杆子”采写反映抗洪救灾的稿件。

  我是经朋友介绍去那里的,接待我的是通讯组长王志贤,还有薜荫楷,他们都是由安康县委宣传部抽调来的,给我开了采访证,盖上抗洪救灾通讯组鲜红的印章,这算是有了合法的采访身份,我像一名“土记者”,工作之余,我不分昼夜地深入到抗洪救灾第一线,先后到东堤头西北设计院采访驻扎的平利民兵团,地、县医药公司,石油公司、水陆运输公司等,采写了大量的反映抗洪救灾稿件,很快被安康县广播站,安康日报等采用,先后与薛荫楷、翁军、张军共同采写了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专题报道,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1983年抗洪救灾新闻稿件评选中受到了市、县宣传部表彰,同时,我所在的主管局召开抗洪救灾英摸表彰大会,通讯组派我前去采写报道,受到了局领导的尊敬和欣赏,由此,1983年底我从工厂调入原安康县粮食局从事宣传工作。

  三

  就在我宣传工作干得刚顺手时,因局领导人事变动,给我的命运同样带来了变动,新上任领导找人与我谈话,要求服从组织安排,到基层去工作,于是我被调入城关粮管所。

  1984年,安康城区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阶段,在“合理利用老城,重点建设江北”的规划下,中央拔一个亿专款分期拨付用于安康恢复重建工作,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四年重建工作。

  1985年3月,我被借调到安康恢复重建委工作,原时任副专员周明宪任总指挥,时任地区建设局领导张炳文任重建委主任。我们所从事的是征地拆迁工作,大多工作人员都是借调的,上班头一天,我们这个小组来到了烈士陵园旁勘查一块叫“何氏曼”的地形,这是金川大队一、二小队的集体土地,约百亩用于征来换取农校的果园。

  时隔不久,我与时任东城办书记华山副指挥,时任城关镇副镇长朿建民副指挥等,前去果园查看地面附属物和做好前期拆迁工作。由此,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征下了金川大队一、二小队百亩土地归还给农校,由此果园小区开工建设。紧接着我又参与内环路拆迁工作,拓宽9米红线,西起金川门,东起东堤现东风小区所在周围,圆满完成内环路拆迁任务。后来我又调到房屋安置办,联合与房管局对新建静宁小区,兴安小区,果园小区,安置河街拆迁户,后由于后来工作量减少,我与华山副指挥等又抽去负责建兴安公园的征地工作,一年级后成功征下90余亩土地用于兴安公园建设。

  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今年,是安康经历1983年“7·31”特大洪灾和恢复重建33周年,我把所经历的洪灾和参加灾后重建的经历感受作以追忆,以沉痛的心情向在洪灾中遇难者致以哀悼!向曾经参加抗洪救灾的人民子弟兵、抗洪英雄、以及参与恢复重建的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朿宝荣:1962年生于安康,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汉滨区作协副主席)

相关阅读

希拉里最好和最后的机会

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胶着,谁都没有绝对的胜算,因此,双方对丑闻的管控能力是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希拉里在11月8日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将更多取决于特朗普失误的大小。

高墙与鸡蛋,作家该站在哪一边

文艺的问题,实质上还是人的问题,文艺是不是奴隶,取决于文艺工作者是不是奴隶。

小时候,我在山洞里读经典

你把书当成营养,当成空气,然后去读书,书里的东西会逐步被你吸收,融入到你的血液中,无形中延长了你的生命。所以,爱读书的人才永远不会老。

致周作人:一个“小写”的人

50前的今天,周作人去世,那个时候人人都知道鲁迅,而50年后的今天,我相信看周作人文字的人要明显多于看他哥哥文字的人。

  • 冯骥才:亲历唐山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
  • 取消事业编制医生待遇一定会好吗
  • 马歇尔调处国共冲突失败的背后原因
  • 妈妈为何近乎病态地爱惜甚至崇拜粮食
  • 杨洋郑爽突破次元壁终于见面了
  • 卢悦:什么样的人玩得起异地恋?
  • 釜山:奇幻的3D美术馆(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