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2月13日07:47 环球时报

分享

  原标题:台媒:特朗普呛中国不稀奇 美总统向来“先硬后软”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余鹏飞]据台湾“中央社”12月12日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最近不但接听台湾地区领导人的电话,更质疑是否须再受“一个中国政策”束缚,连连展现对华强硬态度,但历史学者指出,美国总统对中国往往是先硬后软。

  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认为,这通电话是美国改变新策略的开始,将与中国台湾交往,并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不过,“中央社”援引历史学家的话称,这通电话固然前所未见,但对中国摆出强硬姿态则不然,几十年来,历任美国总统上任时几乎都对中国发出相当负面的言辞,但接下来的作法通常都可以预料得到。

  约翰霍普金斯高等国际研究学院中国部主任蓝普顿说,美国政治人物对中国放狠话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当他们担任公职时,会发现若是要维持原先态度,会造成非常大的害处”。

  以前几任总统为例:

  里根总统(Ronald Reagan)

  里根1981年就职时,美国与中国关系原已不佳,他在选战期间曾痛批当时的总统卡特在1978年与台湾断交而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作法,他一再承诺当选后会恢复与台湾的“官方关系”,以及达成新的武器交易。

  不过,里根上任后,却与中国开展了比以往更密切的关系,美国军方官员首度与中方官员会晤,而且美国开始出口“军民两用科技”给中国军方,包括鱼雷与直升机等。里根更在1982年与中国签署“八一七公报”,同意逐步减少对台军售。

  克林顿总统(Bill Clinton)

  克林顿在竞选期间以谴责中国政府闻名。他承诺会迫使中国改变。

  但克林顿也很快面临美国企业对这项策略的强大反弹,因为商界担心这会引发贸易战,他后来退让,最后不但延长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还协助中国谈判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外,克林顿在1998年还提出对台“三不政策”,即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以国家名义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

  小布什总统(George W. Bush)

  小布什在选战中曾表示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不是“战略伙伴”。但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袭击后,他发现需要中国支持他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因此态度丕变,形容美国与中国建立了“坦率和具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奥巴马总统(Barack Obama)

  现任总统奥巴马就和将接替他的特朗普一样,在竞选时承诺会把中国列为外汇操纵国,但后来也改变态度,甚至避免与分裂中国的“藏独”分子达赖喇嘛的会面。

  蓝普顿表示,特朗普似乎可能成为大不相同的美国总统,他与蔡英文通电话,也许是超越以往的外交突破,但特朗普绝对不是第一位对中国先硬后软的总统。

责任编辑:郑学友

相关阅读

减是非,要自由,要健康

其实就这么点事儿,我们由演员变成观众,由观众变成一个鼓掌者,最后变成一个追忆者。

当官难?那做啥不难呢!

做官之不难是难以想象的,唯其难才是权力清明同时保护官员的不二之路。

市场经济地位不算数,咋整?

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会带来针对中国反倾销税率的下降,而欧洲相对劣势的产业将会联合起来敦促欧盟出台措施继续实行贸易保护。

特朗普组阁偏爱“三种人”

特朗普内阁诸多提名中,有三个特点:富人、白人和军人。

  • 7890天,证明聂树斌无罪的时间(图)
  • 城管杠上交警,用挖机刨交警队大门
  •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惊天“七宗最”
  • 小津安二郎电影为何总是父亲嫁女儿?
  • 《我们的世界》:校园暴力蔓延到韩国
  • 败家婆婆还不听劝还把我拉黑了
  • 玉树最神秘的竟是这些石头(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