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07日23:58 上海交通大学

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著名校友、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文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年到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工作。1947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吴文俊于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中国科学院系统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后拓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197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吴文俊曾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首届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数学奖(2006)、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他培养的许多学生已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建立的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是国际符号计算领域最主要的研究中心之一。  

吴文俊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于1951年放弃在法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复兴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消息传来,吴文俊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倍感痛心。吴文俊学长生病住院期间,学校领导多次去吴文俊学长家中及医院探望。学校师生深切缅怀吴文俊院士的生平事迹,表达对学长的无限敬仰和哀思。  

交大有条“文俊路”

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园,有一条与学森路齐名的文俊路。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师生以自己的方式向杰出校友吴文俊致敬。文俊路和光斗路、光宪路、学森路等一起,见证着上海交通大学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也讲述着吴文俊学长与母校的一个个故事。  

1940年,吴文俊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57年,年仅38岁吴文俊学长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学部委员。  

1977年起,吴文俊学长开始了对数学机械化这一新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并成功开创了用计算机证明数学定理,并创造出新定理,这一方法被国际数学界惊称为“吴方法”而被载入史册。  

2001年2月,吴文俊学长获得了首届中国最高科技奖,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亲自为吴文俊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吴文俊学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依然对母校怀有深深的赤子情怀,曾多次深情表示:“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他当时就读的交大数学系,加上物理系、化学系的三个班,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几个人,大学一、二年级是合在一起上课。一年级时在徐汇校园上课,读书、做实验,有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当时,数学、物理是两门主课。数学由数学系主任胡敦复主讲,他讲微积分,物理是理学院院长裘维裕主讲,用的是自己编的讲义。他们俩都是交大的早期毕业生,长期在交大任教,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课讲得都非常清楚,威望很高,很受学生的欢迎。裘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只要有问题,就决不容许草率解决,听过他课的学生都表示受益颇多。吴文俊学长谈到,当年的自己因此也非常喜爱物理,还有陈怀书先生的初等数学、汤彦颐先生的高等微积分和复变函数论、石法仁先生的微分方程和武崇林先生的代数方法论,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武崇林先生还将自己在数学方面的珍贵藏书借给他,给予他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吴文俊学长说,大学一年级的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学风也很好,更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二年级开学前夕抗日战争爆发,交大被迫迁到法租界继续办学,生活条件、做试验、上课都开始不正常,但交大师生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还是照样读书、照样考试。吴文俊表示:这种朴实严谨的良好校风使他受益很多。  

吴文俊学长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关注母校发展。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吴文俊学长担任校庆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为母校题词“勇攀高峰再创辉煌”,表达了深切祝福和美好寄愿。  

2009年,吴文俊学长与钱学森学长、张光斗学长、徐光宪学长一起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并在纪念建校113周年庆祝大会上受到隆重表彰。  

交大校园里的“文俊路”,也正在生生不息地记录和传递着“饮水思源”精神。  

“与上海交大一世情缘”

吴文俊曾经在接受上海交大宣传部记者的采访时娓娓讲述了与交大的“一世良缘”。原来,吴文俊的父亲早年就毕业于南洋公学(交大前身),在读高中时,上海交大的教授又是班级里的老师,受父亲与交大教师的影响,吴文俊从小就熟知校园里的轶闻趣事,对上海交大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1933年,吴文俊考进上海正始中学就读,在三年的高中阶段,正始中学一直聘请上海交大的多位教师兼任他们班里的数理化教师,为吴文俊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考即将来临,学校经与几位交大教师商量后决定:由吴文俊同学报考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李寿义同学报考上海交大化学系,朱南铣同学报考清华大学哲学系。如这三位同学能够考上学校指定的专业,每人每年将由正始中学提供一百元奖学金。后来这三位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由中学为他们选定的高校和专业。  

吴老回忆说:“当时的一百元可是一个大数目,读交大每学期的学费只要30元左右,有很大的吸引力”。正是受父亲的影响和交大老师的一路指点,吴文俊在未进交大之前就与交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老坦言:“我一直对物理有兴趣,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对数学产生兴趣是在读大三时,当时武崇林教授给我们讲授《高等代数》、《实变函数论》、《高等几何》等数学课程。武老师讲得形象生动、十分有趣,他不仅追求本质,而且重于解答疑难,精彩极了。从此以后,我就喜欢上了数学,武老师见我对数学有兴趣,就经常从家里带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给我看,还不时地给我开“小灶”,在武老师的指导下,我对数学的理解确实有了很大的长进,这些对我今后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进入交大学习之后,大学校友赵孟养同学和老师都积极鼓励他参考赴法留学生,还把吴文俊推荐给了我国很多数学界的名人。苏步青、朱公谨、周炜良、陈省身,这些数学界的著名人物在这段时间都先后认识了吴文俊。名师出高徒,吴文俊不负师望,在新兴的拓扑学领域有了突破,对极为复杂、难以弄清的对偶定理作出了一个简单新颖的证明。  

1945年抗战结束以后,吴文俊学长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当了著名数学家郑太朴先生的助教。他回忆说,郑先生不善言辞,当时做助教就是根据郑先生讲的课程,到班上讲讲习题,一个星期有一次习题课,就是每个星期去听听他讲的课,问问他大概怎样安排习题。平日的接触很简单,然而有一天,郑先生特意到吴文俊学长家中,告诉他教育部要招考中法留学交换生的消息,鼓励他去深造,令他又意外又感激。  

吴文俊学长表示,在交大的求学经历,对他的人生方向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他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都在寻求怎样救国,怎样走复兴之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表达,但目标是共同的,就是要复兴中华。而大学在这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吴文俊1947年赴法国深造,陈省身教授把他推荐给了法国的拓扑学专家,他先在斯特拉斯堡就读,1949年就获了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后又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数学,在拓扑学领域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吴文俊的解题方法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吴方法”。  

“如果没有交大郑太朴教授和大学同学赵孟养的指引和热心推荐,如果没有交大朴实无华的学风为我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每每回想起这一切,我就会想到母校,想到我的恩师和我的同学。”吴文俊每每回忆起这段学习和生活,对母校的眷恋,对教师、对同学的感情都溢于言表。  

“我衷心为母校祝福”

在母校时刻关注着校友之际,吴文俊校友也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1996年,在上海交大百年校庆的时,吴文俊专程回到母校,看望了老师,与同学们举行了“科学观与人生观”的座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母校的学生诠释了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  

此后,吴文俊又回母校参加了数学系40届学生毕业60周年联谊会。还从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到交大为母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吴老说:“我很少回上海,但是,一旦回了上海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回母校看看,然后去看望在我的事业中给我带来极大帮助的赵孟养同学,我们之间的友情是非常深厚的,我们在一起常回想起大学时的情景,并可以从他那里了解一些母校的发展情况”。  

吴文俊表示:“我希望母校能够继续保持朴实无华的学风。”他认为,上海交大是个在工程技术方面很强的高校,而数学在与这些方面有紧密的联系,不要太追求纯而又纯的数学,应与某一个方面相联系,而不要把某一门学科孤立起来,对数学要加深理解。  

对交大学子吴文俊的期望是:“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吴文俊在读书时,他的老师就对他说:“你现在的成绩是在大量学习、吸收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你欠了债,应该还债”于是他做研究、写著作、带学生,就是在向社会“还债”。  

吴文俊对交大学生说的“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也可以说是他的“还债”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就是希望母校的学生今后能够加倍努力工作,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母校。朴素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寄托着无尽的期望。  

天空中有颗“吴文俊星”

吴文俊是上海交大的杰出校友,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2010年5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4颗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分别以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等人的名字命名。从此,天空中有了一颗“吴文俊星”。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2000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首次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最高荣誉奖励,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向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和袁隆平颁发了奖励证书和奖金。  

2008年1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中关村一个宁静的小区,走进吴文俊简朴的居室看望,向这位老科学家表示亲切的问候,并对吴文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表示肯定,并称赞吴文俊表现出了“中国科学家的高风亮节!”  

2004、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两次看望了吴文俊学长,向他及几代科技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登门看望吴文俊院士,关切询问吴文俊院士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对他在数学机械化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表示钦佩。  

作为吴文俊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领导都非常关注吴文俊学长,近年来更是每年都要赴京看望吴文俊,告知母校发展状况,带去全校师生的关切和祝福。  

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书记姜斯宪专程看望了吴文俊院士,向他介绍母校120周年校庆情况及母校近几年的发展并送上母校师生的美好祝愿和新年祝福。吴文俊学长感谢母校师生的问候,听说母校发展良好,他十分高兴,他深情回忆了大学里对他影响最大的胡敦复、裘维裕等几位教授,希望母校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2016年,原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来到吴文俊院士家中看望,张杰关切地询问吴文俊院士的身体情况,并向他介绍母校近期发展情况及120周年校庆筹备及相关安排,吴文俊院士听后特别激动、特别高兴。张杰代表母校师生表示,希望吴文俊院士多保重身体,并祝愿他新春快乐。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来到吴文俊院士家中,向吴文俊夫妇致以母校师生的新年祝福,并亲切询问学长夫妇的身体情况以及日常生活。吴文俊向母校师生致以真挚问候,他殷切希望在校莘莘学子,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早日成长为祖国栋梁之才。  

每当交大学子仰望星空,总会不禁想到存在于茫茫宇宙之中的吴文俊星。吴文俊的成就、为人、对母校的情感,就像这“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交大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将一直激励着交大师生奋发向上,勇攀高峰!  

(依据《吴文俊: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吴文俊与交大的一世情缘》及有关吴文俊学长新闻报道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李诗陶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对华人有何影响?
  • 马克龙胜选,欧盟解体警报暂时解除
  • 李靖一句话彻底折服李渊和李世民
  • 那个春天,我们总是结伙去区公所偷花
  • 除了《人民的名义》还有哪些收视奇迹
  • 老公悄悄帮重病前女友垫付医药费
  • 从东向西横断新西兰,只为一睹煎饼岩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