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16日08:09 辽一网-华商晨报

分享

  每次演出前要花一个小时化妆

  白德臣在一场戏剧秧歌里扮演林黛玉■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记者 蔡敏强 摄

  本报讯(华商晨报记者 蔡敏强)九月中旬,北方城市沈阳逐渐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一个周六的下午,大帅府附近广场上聚集了很多市民,他们期待着一场传统戏剧秧歌的表演,还有就是一睹“白小姐”的芳容。

  随着锣鼓、唢呐响起,一群由老年人组成的秧歌队踩着鼓点舞动起来,他们穿着传统戏剧服装,《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等戏剧里的人物悉数登场,秧歌队中的“林黛玉”更是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只见“她”身姿曼妙、眉目传情,举手投足间显得柔美飘逸。

  这位扮演者就是反串女角的“白小姐”,一位已经83岁的男性老者,他的真实姓名叫白德臣。

  “白小姐”沈阳秧歌圈里无人不知

  在沈阳秧歌圈里,提到“白小姐”几乎人人知晓,人们感叹他在秧歌中反串女角演了70年,依然在戏剧秧歌里坚守,并活跃于演出活动中。

  一场秧歌演出结束后,“白小姐”卸下彩妆和戏服,一个身材略显清瘦、面容慈祥的老人出现在记者眼前。

  “现在年龄大了,几年前我把团队交给别人去管,现在我又重新负责这个表演团。”白德臣说,原来有人总是想着利用秧歌去赚钱,“开始成立戏剧秧歌团就是以健身娱乐为主,同时把传统的东西呈现给观众,给大家带来欢乐,我们的初衷不能变。现在的秧歌队员由原来的30多人精简到20人,便于管理,也是为了保证出一些精品表演。”

  “白小姐”住在一个老式居民小区里,为了方便大家一起学化妆,也为了离扭秧歌的地点近一些,这是白德臣临时租住的房子。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屋子里陈设着简单的家具,墙上挂满了个人和团队扭秧歌获奖的锦旗和奖状。

  在一个玻璃相框里,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证书,那是白德臣上小学时获得优秀学生的奖励;旁边有两张照片,一张是他年轻时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照片,看起来英俊帅气,另一张是年老的“白小姐”扭秧歌的照片;相框的右下角整齐放着各种奖章,这些物件仿佛在诉说着老人家一辈子的经历,还有老人以秧歌享受晚年生活的惬意。

  白德臣说起自己扭秧歌的经历笑起来:“从小时候就开始扮反串,从开始演小姑娘到大姑娘,再到小媳妇,后来又穿上古装演戏剧里的小姐,林黛玉、崔莺莺、杨八姐等一些古典戏剧里的人物都扮演过。”

  13岁起开始学反串秧歌

  白德臣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扭秧歌扮演反串角色的情形,当时正逢新中国成立,他只有13岁,学校号召排练东北大秧歌搞庆祝活动。那时演员中女的少,老师就让他演小姑娘,别说还真像!从此开始学反串秧歌。白德臣参加工作后,逐渐学会了扭秧歌、斗秧歌、浪秧歌、唱秧歌等表演形式。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白德臣曾多次获得省、市劳动模范,还当过沈阳市工业钟厂的厂长。那时赶上节日或搞庆祝活动,扭秧歌成了主要的娱乐方式。为了把反串角色演好,白德臣注意观察女性的动作,模仿女人走路、说话、性格并运用到表演中,他的舞姿、神情让观众赞不绝口,有人称他为“沈阳版的梅兰芳”,还有人说他投生成男人错了,他演的角色比女人还漂亮。 

  1996年,白德臣从工厂退休了,“白小姐”的艺术舞台却更开阔了,他有充足的时间带着秧歌队在沈阳各个地区演出。白德臣2006年带头成立了“沈阳老年戏剧秧歌表演团”。团里的演员对“白小姐”都很认同,他的家人也很支持。

  现在,每逢周六下午,都会有观众如约而至,来到固定的演出地点等着“白小姐”和他的戏友带来精彩的秧歌大戏。

  白德臣有个心愿,不想戏剧秧歌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结束,最好能继续承传下去,给喜欢它的人们带来快乐。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现代化产房在中国所遭遇的困境(图)
  • 共享女友:荷尔蒙刺激下共享经济怪胎
  • 中国地名史话:地名的东西南北中
  • 小小说:子虚村和乌有村的恩怨纠纷
  • 日版《艺伎回忆录》,那才叫一个美!
  • 一个人在婚姻里可以变得多狠毒
  • 荷兰,这个充满欲望的城市竟然这么美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