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0月04日10:29 新华社

分享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她,为佤山而舞,

  她,为边疆而歌,

  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唱出边疆的巨变,

  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云南文化工作者杨娜,

  “阿佤人民唱新歌,党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皮肤黝黑,个性爽朗。这是33岁的杨娜给人的第一印象。杨娜的家乡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是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这里保存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俗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当地人自豪地说,佤族人生下来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杨娜毕业后,成了一名小学教师,看到本地佤族学生会说佤族话会唱佤族歌,但不太了解佤族文化,于是精心备课,把佤族文化穿插到讲课中。“文化要传承,不能断了。”

  2002年,县里举办首届佤族木鼓节,她作为佤族教师代表参加歌舞表演,被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选中,成为舞蹈演员。“歌舞源于生活,好素材就要到百姓中找。”她走村串寨,向乡亲请教,倾力寻访采风,挖掘佤族文化。

  杈杈房变成小楼房,泥巴路变成水泥路……佤山日新月异,幸福喜悦的歌声在村寨中唱响。这一切让杨娜十分自豪,下决心把精神食粮送往村村寨寨。

  进入民族文化工作队后,下乡演出是杨娜平日里主要工作。工作队有八十多名演员,大家都是半路出家,但演出效果从不打折扣。

  一次到一个寨子演出,突降大雨,但老乡们打着伞站在雨中等待。杨娜和伙伴们看着乡亲们期待的眼神,不忍心停演,便冒雨演出。

  这些年,队员们几乎走遍了全县偏远村寨。有的寨子汽车进不去,大家就坐摩托车,甚至扛着设备走路进村。有时路途远当天回不了县城,大家就自带被褥,晚上在村文化室打地铺。

  “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阿佤人民唱新歌……”歌声传唱了几十年。“歌曲表达了我们佤族人的心声。”杨娜说,对于党还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杨娜的外公曾是乡干部,是名共产党员,寨子里谁家有困难就拿工资去接济;父亲也是名党员,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辽宁当兵,参加过地震救灾。

  1993年,杨娜九岁时,父亲带着村民挖路。“他在挖路时被掉落的树枝砸成重伤,很快去世了。” 杨娜认为,父亲不会有遗憾,因为生前做的最后一项工作都是为着大家。

  杨娜为自己、父亲、外公三代人都是共产党员而自豪。

  

责任编辑:张岩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冯骥才:100岁母亲愈来愈像我女儿(图)
  • 库尔德人公投独立,真能建立新国家吗
  • 细数:那些为国庆献礼的大好河山
  • 故事:办公室里上演“莫泊桑的项链”
  • 超美!86版《西游记》100张精彩剧照
  • 面对公婆的打压,女人该如何应对?
  • 新西兰到底哪里好,去过的人都忘不了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