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0月17日13:58 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网10月17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10月16日刊登署名为赖锦宏的文章称,近年来,“海归”在国内求职市场的优势渐渐减少。不少“海归”斥巨资留学,回到国内,却难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是也有专家表示,从长远角度来看,“海归”的职业上升空间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文章摘编如下:

  过去,海外留学经历曾是中国就业市场的一块重量级敲门砖。近年来,随着海外留学人数的增多,出国留学从“精英化”逐渐走向“大众化”,“海归”在求职市场的绝对优势渐渐下降。

  据港媒报道,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海归”正成为中国高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对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2017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不足等成为海归求职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杨清伟 摄

  14日,中国几家大型求职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2017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8成“海归”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存在一定劣势。

  首先是在海外求职方面,国外政策(57.5%)、缺乏实习经验(52.8%)、自身语言能力不足(42.5%)、专业需求小(35.4%)、国外文化调节问题(33.1%)成为阻碍“海归”海外求职的五大原因。

  海外求职不易,回国求职也难。雇主总结认为,自我定位过高(75.9%)、对薪资待遇要求过高(54.5%),成为了“海归”在国内面临求职压力的两个主要原因。而有无相关工作经历(63.2%),则成为左右“海归”求职结果的重要因素。

  稍早前,一篇《海外留学6年,回国却只有底薪2000》的报道曾在中国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实际上,像这样“海归”回中国后难找工作的故事,还有很多。一边是动辄上百万的高昂成本,一边是留学回国后的尴尬处境,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

  不少专家表示,随着留学普及,海归群体“去光环化”将是必然趋势。但是,尽管“海归”在就业初期的绝对优势并不明显,但却是中高层管理者的“潜力股”。

  此外,中国一线城市就业压力大,不少“海归”瞄准诸如杭州、武汉、南京、成都、苏州等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一线”城市。因此,在回国求职时,不妨将眼光放长、放远,多考虑发展潜质大的新兴城市。

  留学不是捷径,理性看待留学并努力实现自我增值,以调节社会及市场发展需要,才是“海归”职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责任编辑:李夏君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这个北大女博士最后的愿望让人泪目
  • “湘菜”定标准:别标准有了特色丢了
  • 苏东坡:被贬谪仍不忘行善造福
  • 散文:小女孩儿和两个妈的故事
  • 《鬼镜》废墟中一尘不染的神秘镜子
  • 傻白甜,才是女孩最大的不正常
  • "好色"体验让你玩转日本小众旅行地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