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天津613岁生日快乐!百余张老照片带你穿越

天津613岁生日快乐!百余张老照片带你穿越
2017年12月23日 17:35 城市快报

今天

是天津第613个生日

天津

是中国唯一在史料中

可以查到明确建立时间的城市

天津之名始于明朝,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地区在史书记载中最早出现的正式名称,是唐朝《通典》中使用的“三会海口”。天津枕河濒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隋朝(581-618年)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天津成为运河北端连接漕运和海运的重要节点,自然成了水路运输的重要枢纽,在中国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618-907年)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1115-1234年)在直沽设“直沽寨”(今三岔河口一带),元朝(1206-1368年)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年号永乐。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次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可以说,“筑城设卫”是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漕运的兴盛则为这座城市奠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1404年正式建卫到2017年,天津建城已有613周年。

五千年中国看西安,

一千年中国看北京,

一百年中国看天津。

天津,虽然历史不算久远,

却见证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巨变。 

相传,“天津”的诞生,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之后,

封他的第四子朱棣为燕王,

率兵北上,攻打元军,

民间称这次北征为“燕王扫北”

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登上王座。

公历1404年12月23日,

燕王朱棣督师来到三汊河口海河边,

望见河里舟船相连,店铺林立,十分热闹。

燕王问:“介似嘛地方?”

左右回答:“小直沽”

燕王想了一下说:“这里有大城市的气势,况我大军路过此处,何以为小?不妥吧!”

随臣连忙附和说:“请大王赐名。”

燕王命群臣先试取几个,

大臣们取了几个歌功颂德的名字,

无非恩、德、福、寿之类,

燕王听了未加可否,只是仰脸看天。

群臣见燕王看天,料定他意在“天”字上,

一位大臣说可以改为“天平”,

是天子御驾亲征,除奸平乱时路过之地嘛。

燕王还是不太满意。

另一位大臣说:“依臣之见,不妨改为 ‘天津’二字。”

燕王听了很喜欢,吩咐继续说下去。

大臣得意地说:“吾皇乃当今天子,奉天承运,吊民伐罪,得民心,顺天意,所以叫‘天’。吾皇树万世不移之基,亲率文武百臣,千军万马,在此渡过河津,所以叫‘津’。”

天津由此得名。

通过以下的100余张老照片,

带您一起穿越时空,体味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明朝万历年间的地契】是市档案馆现存最古老的纸质档案,这张民间“土地证”距今已有500年历史,相当于天津城的历史了。

【鼓楼】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93年左右)


【始建于1436年的文庙】(来源天津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网)


【始建于1436年位于老城东门文庙前的牌坊】


【天津老城墙】(天津市档案馆馆藏)


【八国联军入侵后的老城里】(图片来源于网络)

1888年,李鸿章视察津塘铁路,并在天津站(旺道 站)举行竣工典礼

1888年,天津通了火车,在旺道庄建了车站。1892年,在旺道庄以西约500米的地方,另建了一座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即今天的天津站)


【天津三岔河渡口】(1900年)(来源:北清大观)


(1900年)天津冬季海河取冰(来源:北清大观)

【1900年左右海光寺与机器制造局西局】


【北清纪念碑】天津海河结冰,对岸建筑是俄国公园内的北清纪念碑。俄国公园建于1902年,是天津唯一临海河的租界公园。(来源:北清大观)

【1907年的德国俱乐部】民国时期的德国俱乐部(今政协礼堂),采用砖木石混合结构,是典型的德国建筑风格,现在仍保存完好。


【戈登堂】天津标志性建筑——戈登堂,是原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大楼,19世纪天津体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大部分已在唐山地震后拆除改建。

【望海楼教堂】建于1859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

【民国时期的利顺德大饭店】解放路周围的利顺德大饭店,是1863年由英国传教士殷德森主持建造的,也是外国人在津开设最早的一家豪华饭店,如今仍是天津高端酒店之一。

【赛马场主看台】1886年,英籍德国人德璀琳在当时佟楼一带开设了赛马场,能容纳上千观众,相当讲究。马场道也因此得名。如今赛马场已不复存在。


【1896建成的华俄道胜银行】(今解放北路的中国银行外汇部)当时的解放北路被称为"东方华尔街", 拥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银行。

【东马路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1904年出版的天津咪哆士道(今泰安道)】 


【1905年的李公祠】李公祠即李鸿章祠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持修建。现为天津市五十七中学校址。


【二十中学主楼】二十中学最早是英国文法学校,1905年英侨捐款创办,英式建筑风格。目前主楼仍在使用中。


【1917年水灾】当时西于庄灾民安置点

【1925年的维多利亚道】解放北路分为两段:解放桥至营口道一段属于法租界,称为大法国路;营口道至徐州道一段属于英租界,称为维多利亚道。


【100年前的西开天主教堂】当年前面还是一片洼地


【重建的鼓楼】1921年拆除,同年重建后的鼓楼,建国初期拆除。

【民国时期的天津市政府】


【天津劝业场旧貌】始建于1928年,“劝业场”当时被人誉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

【清末的劝业会场】虽和劝业场差一字,却是完全不同的地方。1907年建成的劝业会场,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是当时的"展览中心"和"新文化中心"。


【20世纪30年代,劝业会场正门】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意式风情街】那时候的意大利风情街还不是景区,其中不少小洋楼里住的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风云人物。


【大胡同】一辆辆黄包车驶过大街小巷,两旁的商铺热闹非凡。


【民国时期估衣街大胡同口】(来源于:孔夫子网)


【民国时期天津国民大饭店】(图片来源于北方网)

【天后宫】俗称“娘娘庙”,明代建筑风格,是津门逾六百年的古庙。位于今古文化街里面,1986年全面修复后,已辟为天津民俗博物馆,列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市“三不管”】三教九流汇聚之所,既是各色人等谋生、休闲、娱乐之处。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南市大街】

【东兴大街】这里曾是南市最繁华的的中心闹市。登瀛楼饭庄牌匾清晰可见,该饭庄是天津市著名老字号。

【东南角】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以后,逼迫清政府拆毁了天津城墙。原城墙的位置分别修了东、西、南、北四条马路,对应就出现了东南角、东北角、西南角和西北角四个地名。


【民国时的金汤桥】金汤桥坐落于海河之上,连接奥匈帝国租界与中国城市(非租界)。

【天津万国桥】万国桥,老天津人习惯称"法国桥",1946年至1948年一度易名"中正桥",1949年之后称"解放桥"。也就是现在天津唯一保留的一座可以开启的桥梁。


【清末时期街景】(来源:天津地方志网)

【黄家花园】上世纪三十年代属于英租界,英国修的马路纵横交通便利,使黄家花园周围成为闻名遐迩的新商业繁华区。

【德租界威廉街】解放路分为北段和南段,民国时期的解放南路属于德国租界,是租界内最长的一条路,也叫威廉街。当时德国总领事馆、司令官邸和德国俱乐部等都在这条路上。

【英德租界沿岸】天津海河英德租界沿岸,对岸是英租界以及旁边上游的法租界,统称紫竹林。


【日界四面馆】

【生活在先农大院里的英国人】民国时的先农大院是先农公司的员工宿舍,全部是别墅类型的建筑。


【1939年大水】旭街(今和平路)水淹情况


【1939年大水】六里台水灾之状况照片


【1939年水灾】中原公司赈灾船


【1939年水灾】从中原公司(百货大楼)直望东南角水灾情形

【旧时的南开大学正门及大中桥】

【20年代第二代金钢桥建成不久的情景】

【法租界梨栈大街(现和平路)的繁华景象】

【法租界法国花园,即现在的中心公园 】

【第一代安里甘教堂(是英国圣公会教堂的别称)的照片】

【清末,旭街(现和平路)德义楼饭店】

【平安电影院】

【北洋大学】

【北站站台】

【海光寺的御制碑亭】(图片来源于:高伟的博客)


【天津路边流动小吃摊】这张照片让我们看到了百多年前天津吃早点的情景。


【大合照】天津街头拍摄的,拍摄时间应该在清末。一帮天津人有老有少,似乎是在围观拍摄者。看上去他们表情呆滞有些不知所措,但不要嘲笑他们任何一个人,因为说不好就是谁家的先人。

【白牌环城有轨电车】


【绿牌电车】


【天津老字号盛锡福】

5路公共汽车

茶馆书场

脚夫

吹糖人

出大殡


50年代第二游泳池

1950年12月12日天津电车公司,制造了第一辆无轨电车(图片来源于天津市档案馆)

1952年天津汽车修配厂,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图片来源于天津市档案馆)

“手风琴式”的公交车

海河边的早点摊


胡同里的糖摊

鬼市

海河上的冰排子

焊洋磁盆

拉洋片

街头小贩

扛大个

旧书摊

【天津东站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照片】时间应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

【借粮】凭本供应粮食的时代,每月不到月底就揭不开锅了,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可以提前五天购买下个月的粮食,这就是每月25日“借粮”的由来。

【粮本和购货本】

 【粮票】

【搬煤球】以前冬天家家户户买煤、搬煤、存煤,还有刷烟囱、安炉子、劈劈材、生炉子、封炉子……

【锡铁铺】用锡铁皮打造了各种家用工具,包括炉子、烟囱、水壶、炊具等等,师傅手中正在制作的是一个烤羊肉串的盒子。

【海河边的检阅台】现在津塔对过,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天津举办重大活动的场所。


【地震棚】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胜利路(今南京路)上成片的地震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天津站】

【80年代天津街景】(来源:出目里利吕井)


1980年8月,天津南开区广开中街纯善里,一个马路高于胡同的院子,当年被称为“三级跳坑”。这样的大二八自行车都要搬起一定的高度才能进院子。(图片来源于@蕭沉 )


1980年10月20日,棉纺二厂托儿所内停放着40辆崭新漂亮的母子车


1981年6月28日,人民银行锦州道分理处的储蓄员在清点有奖储蓄存单。


1982年1月10日,679对新人参加天津市青年集体婚礼


1983年6月27日,南开区南门搪瓷铝品门市部内顾客买水瓶


1983年11月2日,天津第二十五塑料厂生产的保温浴罩。


1984年9月15日百货大楼内,顾客购买裘皮大衣


1987年7月5日爷俩在康乐第二冷食部门外吃刨冰,里面客满


【滨江道】与和平路十字交叉,天津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拍摄于2005年,大丰路与小伙巷交口】

【老天津胡同生活剪影】


满街的黄大发,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标志

天津乐园

外贸公司因那块广告牌,至今仍习惯被称作东芝大楼,现在一听到东芝,还是会觉得特别厉害,作为一种记忆,在众多天津人的脑海中也是无法抹去的。(来源于@张轶1019)


90年代的疙瘩楼,那个时候看它,会觉得这是一件艺术品,惊叹于它的诞生,却不像现在这样,商业化的气息过分浓重,怎么也体会不出它的味道了。(来源于@lao92000)


90年代的和平路长春道交口冠生园,这是儿时的回忆,逛完街,爸妈总是带着到冠生园买酱货回家,鸡脖子、鸡爪子……怎么都想不起来了,好像还有点心和糖果。(来源于@吴吴-55、@天津记忆)


90年代出现在古文化街的高腰裤,双手插口袋,那个“范儿”,感觉走路都带风呢。(来源于@張家老11)


来源:综合文化天津、天津广播、天津记忆、天津市档案馆等新媒体编辑:陈奇

天津水灾天津站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