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读图|上海近代工业发祥地杨树浦,24幅水彩展现工业遗存

读图|上海近代工业发祥地杨树浦,24幅水彩展现工业遗存
2017年12月26日 14:18 澎湃新闻
杨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中国第一家水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火力发电厂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厂诞生于杨浦,开创并引领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沿着黄浦江的杨浦滨江区域集中了瑞镕船厂、杨树浦水厂、第五毛纺厂、杨树浦纱厂等重要工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这里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12月25日,“杨浦百年工业”水彩画展在杨浦滨江瑞镕船厂开幕。展览由杨浦区文化局、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主办,展出了此前通过“百年杨浦工业记忆”水彩画创作活动征得的24幅作品。开幕式后,一场名为“行走杨浦”的活动带领市民嘉宾由瑞镕船厂出发,探访沿江的杨树浦水厂、渔人码头等工业遗存。
画家、策展人梁钢在开幕式上讲话。张维维 图
24幅水彩展现杨浦百年工业史
1930年代,杨树浦一带已有纺织、造船、造纸、制药、制皂、烟草、有色金属、机器制造、公共事业等不同门类的工业企业300多家,创造了许多中国工业的“第一”,成为上海也是近代中国工业的集聚地。
画家梁钢是本次画展的策展人。58岁的他从小生长于这片工业聚集地,经常坐着渡轮在黄浦江上“跑来跑去”。那时候杨树浦的工厂还都处于鼎盛时期,附近的居民大都在厂里做工,梁钢的父亲在床单厂工作,母亲在上海第一毛条厂工作。因为对这里感情深厚,去年春节前杨浦区文化局来找他策划这场画展,他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对杨树浦一带非常熟悉,接下任务的梁钢还是做足功课,档案馆、图书馆、史志办都跑了个遍,查找这些百年工业遗迹建厂之初的资料。邀请到的画家也或是探访厂房遗迹,或是查找当年历史资料和老照片,力求在真实呈现的基础上,以艺术笔触还原这些百年工厂当年的辉煌。
“过去遗留下来的老照片都是有缺失的,现在的照片更是无法反映以前的面貌。艺术再现就有这样的好处,可以通过艺术家的考证和想象力把画面画完整。比如之前老上海有黄包车、汽车,但拍这个地方的时候不一定拍进了黄包车,不一定有那个年代的汽车。画画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东西补足进去。”杨树浦煤气厂1933年2月8日建成投产,当时上海的制气厂仅此一家。梁钢参照老照片绘制了当年的煤气厂办公楼。老照片中没有其他附属物,他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那时的厂门口的杨树浦路上开的是有轨电车,因此在他的画作中,一列绿色的有轨电车开过红砖楼前。
画展现场。张维维 图
最后参加展出的作品共有24幅,描绘了杨树浦水厂、杨树浦发电厂、杨树浦煤气厂、杨树浦纱厂、上海纺织株式会社、大中华造船机器厂、英商正广和汽水厂、怡和啤酒厂、永久自行车厂、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上海鱼市场、瑞镕船厂、永安纺织公司、天章记录纸厂、上海手表厂、上海钢琴厂、三友实业社等一批百年工业代表性建筑。
参与创作的画家团队中,有朱瑚、陈希旦等高龄知名艺术家,也有现任职大学教授的冯信群、侯伟、梁钢等在上海乃至全国都颇有建树的中青年水彩画艺术家。
“现在年轻人对这些老厂了解少了,所以我们在做这些事情。” 梁钢做这场画展的初心,是希望用文化的形式,让这些工业遗存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
行走活动的起点瑞镕船厂旧址,1951年改为上海船舶修造厂。
画展后的“行走杨浦”从英联船厂旧址开始,讲解员带着参加开幕活动的观众在杨浦滨江边走边看,讲述了瑞镕船厂、杨树浦水厂、渔人码头等工业遗存的前世今生。这条沿黄浦江展开的路线集中了杨树浦最早的一批工业遗迹。
英联船厂旧址有一座保存较好的古典主义风格三层建筑,建于1911年,是原瑞镕船厂的办公楼。英联船厂是由英商开办的船厂联合组成,其一就是瑞镕船厂。在1936年瑞镕船厂和耶松船厂合并前,这是上海最大的两家船厂。
沿黄浦江向东而行,不远处就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水厂——杨树浦水厂。英国传统古典哥特城堡式的建筑在工业建筑群中尤为亮眼。这座水厂至今仍在运转,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水厂之一。1883年6月29日,杨树浦水厂举行放水典礼,北洋大臣李鸿章亲自开闸放水,近代中国城市供水史在哗哗流水声中翻开第一页。2013年,古堡式的老厂房被评为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杨树浦水厂外墙上写着1883,这是水厂创办的年份。
画家宋建社用《杨树浦水厂生产车间图》再现了1923年杨树浦水厂生产车间一角。杨树浦水厂主要设备部件及铸铁水管都由英国制造,20世纪初叶,杨树浦水厂陆续增添设备,净水工艺也大有改进,供水面积不断扩大,到1930年代末,成为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大水厂。宋建社去水厂想采集些历史遗留物资料,听介绍得知英国人建厂时遗留下来的两个大“飞轮”因大炼钢铁而化为乌有,深感惋惜,因而在绘画中再现了这一幕场景。
曾经的英商怡和纱厂,也就是后来的上海第五毛纺织厂,也在这一区域。怡和洋行是最早渗入上海近代工业的主要洋行之一,1889年就有拟设印花厂的计划。当时盛宣怀在上海筹建华盛纺织总局,中国政府禁止私自运入纺织机件,怡和洋行1894年私自运入的一批纺纱机被禁止起岸。近一年后马关条约签订,怡和洋行立刻将这批被阻的纺纱机起岸办厂。1897年,怡和纱厂在杨树浦路46号落成,投产24周就已获盈利10万余两。1949年后,英商无意经营,怡和纱厂陆续被拍卖和国家收购,1966年改名为国营上海第五毛纺织厂。1990年代厂房并入上海自来水厂。
如今怡和纱厂尚有少量厂房遗存,建于1915年的英商老板住宅大班住宅也保存完好,是一座英国式乡村别墅,考究的建筑显示着当年英商的富足生活。
大班住宅向东,就是曾经盛极一时的上海鱼市场。1936年,位于杨树浦的周家嘴岛(今复兴岛)的上海鱼市场正式营业,是沪上海产品流通集散地。1937年,抗战爆发,这个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鱼市场也消失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利用江浦路原日伪上海鱼市场的场址,上海鱼市场重新开业。1953年,改名为“上海水产市场”。
不比工业遗迹仍有厂房建筑遗存,上海鱼市场昔日繁华已难寻觅。如今这一区域建成现代化的“渔人码头”,两座标志性现代建筑以抽象的鱼形纪念曾经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业来自洋务,杨浦滨江的这批工业遗迹也经历了外商创办到中国收回,最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逐渐消失的命运。
“我外婆在天章记录纸厂工作,妈妈在毛纺厂工作,我在纱厂的子弟中学上学。”66岁的吕连根参加了这次行走活动,他回忆起从前,全家上下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工厂,他小时候没到工作的年纪,也在上海水产市场码头卖过鱼。附近的老居民,多半有相似的经历。
“杨浦的工业给国家贡献不少。”当天参与“行走杨浦”的,有不少当地居民。很多人都是生于此长于此,经历过工业时代的辉煌,也经历过工业退潮的落寞。但如今谈起杨树浦的工业,自豪之情还是压过一切。
“人到了一定的时候,有了文化底蕴,对以前的历史就会很在乎。”同为老杨浦人的梁钢认为,这里的百年工业遗迹如今到了该被挖掘、保护和重视的时候。
据杨浦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杨浦正在继续开展“百年市政”“百年高校”系列水彩画创作,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让市民通过水彩画这种艺术形式更全面地了解杨浦“三个百年”历史。
【读图】
早期的杨树浦水厂(作者 朱瑚 )
注释:作品再现的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水厂——杨树浦水厂。1881年夏,水厂动工兴建。1883年6月29日,杨树浦水厂举行放水典礼,北洋大臣李鸿章亲自开闸放水,近代中国城市供水史在哗哗流水声中翻开第一页。杨树浦水厂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其建筑风格为英国传统古典哥特城堡式,别具一格。2013年3月杨树浦水厂的早期建筑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7岁高龄的朱瑚艺术家,以饱满的笔墨色彩完成这幅水彩画实属世界罕见,也是个传奇。
杨树浦水厂生产车间图(作者 宋建社)
注释:作品再现的是1923年杨树浦水厂生产车间一角,杨树浦水厂主要设备部件及铸铁水管都由英国制造,20世纪初叶,杨树浦水厂陆续增添设备,净水工艺也大有改进,供水面积不断扩大,到1930年代末,成为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大水厂。创作者去水厂想采集些历史遗留物资料和听口述历史的当口,得知英国人建厂时遗留下来的二个大“飞轮”因大炼钢铁而化为乌有,深感惋惜,只能用绘画来还原,再现历史。
杨树浦发电厂车间(作者 罗陵君)
注释:作品再现了1923年杨树浦发电厂车间的情景。当时因沪上的工厂“大多使用工部局设在江边的电厂的电力(上海人更喜欢称其为杨树浦发电厂)。该处近来添置了功率很大发电设备,普遍供应工业用电,收费标准比远东其他地区更便宜”。时至今日,大部分机器设备已作为历史文物保存完好。创作者根据实地查看和相关资料,艺术再现了昔日发电厂的车间情景。
杨树浦煤气厂(作者 梁钢)
注释:1933年2月8日,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杨树浦煤气厂建成投产。1936年以前,整个上海的制气厂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当年的煤气厂办公楼为1900年英式建筑,画家创作时参照留下的照片资料中没有其他附属物,然而画家知道那时的厂门口的杨树浦路上开的是有轨电车,因此将当时的情景都融合画在了一张画面上,烘托了当时的氛围。
上海纺织株式会社(作者 王伟民)
注释:20世纪初叶,因金融市场的动荡,英美纱厂屡屡受挫恰好给了日资纱厂长驱直入杨树浦的良机。1902年,三井物产上海支店长山本条太郎收购了位于杨树浦的华商兴泰纱厂,组建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时至今日,原来的上海纺织株式会社的遗留建筑修旧如旧完整的保护下来。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细腻完整地勾画出建筑物现在的外观形象,但建筑物过去的风韵依然清晰可辨。
英商正广和汽水厂(作者 冯信群)
注释:画面再现的是“正广和”马车送饮料的情景。1864年,从租界洋行起家,开创了中国第一家汽水公司的漫长历史。当年,安有漂亮锯齿形布蓬的马车,在叮当摇铃声和哒哒马蹄声中穿越整座城市,开创中国饮料送货上门之先河。而当第一辆汽车远渡重洋抵达上海滩时,依然捷足先登首创汽车送货上门,由此打造了上海滩知名品牌“正广和”。时至今日,“正广和”系列饮料依旧是上海市民钟爱的饮品。画的对象参照物是黑白照片,后面办公楼的色彩在实地参考当时同时期的一些建筑完成的。
大中华造船机器厂(作者 池振明)
注释:1926年10月10日,位于杨树浦路66号甲的大中华造船机器厂正式开工生产。当时厂子虽小,但实业家杨俊生还是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大中华造船机器厂。因为在他看来,尚在襁褓中的民族造船工业终有一天会扬眉吐气,走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勃勃英姿。画面两条巨大货轮建造场面恢宏无比,画家用画来诉说现代大工业的造船技术及欣欣向荣的工地场景,画面虚实处理非常到位,层次分明。
瑞镕船厂(上海造船厂) (作者 傅钢)
注释:画面呈现的是1934年的瑞镕船厂船坞。1900年由德商瑞记洋行投资开办的瑞镕船厂(其址位于今杨树浦路516号)可以算作是现杨树浦造船企业的嚆矢。1912年,瑞镕船厂兼并了万隆铁工厂,两厂合并后仍统称瑞镕船厂。画家在整个画面中做了些细小的改动,将在建的船加了个烟囱和船驾驶室,另外远处加了杨树浦水厂,这样明确了地址定位。
永安纺织公司(作者 金钰琦)
注释:尽管永安公司以“环球百货”称雄上海,但其创始人郭氏兄弟仍想着如何能“振兴实业,挽回利权”。杨树浦是永安纺织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更是永安纺织的发祥地。解放前它在杨树浦的曲折发展史也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上的一个缩影。画家将一幅黑白照片改造成了阳光明媚富有朝气的生动画面。原照片上的“永安”二字装在钟楼的右边屋檐上,而且字很大,不美,画家用浮雕方式将二字放在了钟楼的最上边。另外,时钟的时间画家也有意画在了19:22分,意寓永安纺织成立于1922年。

责任编辑:张义凌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