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回乡记|春节前夕,我在浙江参加了一场“土豪”婚礼

回乡记|春节前夕,我在浙江参加了一场“土豪”婚礼
2018年02月21日 11:12 澎湃新闻
春节前夕,我远赴浙江参加了一场闺蜜的婚礼。我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婚礼仪式,这次婚礼在形式上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迁。婚礼是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婚礼的变迁则是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改变的深刻反映。
闺蜜老公的家位于浙江省的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该镇的经济综合实力跻身温州“十强”,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她老公家就是从事相关矿产资源的开发,家境殷实。2010年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从老家村里搬到了镇上,盖了一栋6层小楼,居住空间相对宽敞。
婚礼是在县里的一家酒店办的,一共请了20桌客人,因为女方家没来什么人,所以桌数不是特别多,一共是4个伴娘,4个伴郎。婚礼是下午6点办,大致的流程是从酒店将新娘接到新郎家,吃了汤圆过了门槛之后进行外景婚礼拍摄,最后接到举行婚礼的酒店。
和北方人家的中午办婚礼有所不同,这里的婚礼大多是晚上办。据说当地的婚礼不拘于中午还是晚上,但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晚上办婚礼。当地的婚嫁习俗分为两个部分,订婚和婚礼。传统的订婚主要有四步,分别是双方父母见面,给见面红包,选日子,订酒席。按照当地的大多数情况,一般男方聘礼在10.8万左右,女方在不陪嫁车的情况下会全部返还或者留下一点点;见面红包是男方在女方陪嫁的基础上添加一部分,一般在1-1.5万左右;选日子是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排列组合定下婚礼的时间;酒席方面,原先都是选择在乡下搭棚作为婚礼会场,邀请亲戚朋友和周围的邻居来参加,但现在越来越流行去县里的酒店办婚礼,一是比较省事,只请一些亲戚朋友和工作伙伴,二是比较有排场又热闹 ,请个司仪,搞点节目,也比较有意思。但由于我同学不是本地人,并且不打算在女方家再办一场婚礼,考虑到男方在小两口新婚后要在杭州买房,因此男方的聘礼就意思性地给了5万元,婚礼的所有支出都由男方承担,包括女方亲戚朋友的吃住等,见面红包也只给了1万。剩下的选日子定酒席就和原来的传统一样。
按照习俗,结婚当天一共有5套流程,但这场婚礼中有些风俗被省略了。
首先是祭祖,传统的温州婚礼都会祭祖,听一个伴娘说在她们还没搬出村子的时候,大早上6点男方就要到祖坟上香,以保佑新婚小两口婚后幸福美满,然后才是去女方家迎亲,但由于他们搬出了老家,所以上坟这个仪式取消了,但在婚礼之前还是决定初一去上坟。
然后是迎亲,在温州有吉时的说法,按照传统一般是9点男方出发到女方这边来接亲,在12点之前接回男方家并在那里吃午饭。男方在出门的时候会燃8发炮竹,寓意发发发,到了女方这里也要燃8发。浙江人似乎很喜欢8这个数字,无论是婚车选择还是燃炮竹,甚至是送碗,伴娘伴郎的数量,还是给礼钱,都要8结尾。在迎亲的路上要在沿途撒糖,表示将喜气传递给大家,一般是新郎出发的时候撒两把,等到新娘接走的时候再撒两把,表示有始有终。但是,这场婚礼并不是很重视吉时,新郎下午1点半才到酒店接新娘,离开酒店的时候已经快3点了。问他们怎么不按照吉时走,男方家的回答是这个不是很重要了,随意一点都可以的。但是燃炮竹这个风俗还是保留了下来,还在门口摆了一只招财猫,寓意着新郎的到来会给新娘带来财运。在接新娘的过程中也是常规的伴娘堵门、找鞋子、赠伴娘红包等环节,新郎还要说出新娘的生日、银行卡号等作为考验。将新娘接走之前还有一个求婚的环节,无论是不是求婚过都要进行,并在两人在誓言卡上留下唇印,作为一种标志放在新房。由于新人急着赶下午的外景拍摄,一直催促伴娘不要玩的太久太大了,大约30分钟就要接走,下楼的时候还要拍照录像。接着新郎就要将新娘接回家,婚车共8辆,除了主婚车是保时捷卡宴,其余都是宝马。
接着是“过门槛,吃汤圆”,把新娘接到新郎家后的流程是过门坎,给父母敬茶,改口和吃汤圆。在新娘到家门口的时候还是放了8发炮竹,接着是新娘要跨过门槛,预示着婚姻没有阻碍,但是给父母敬茶和改口没有在男方家办,是推迟到了晚上的婚宴,吃汤圆是这里的传统,每个来帮忙的人都会有一碗,里面有红枣、桂圆和汤圆,寓意是团团圆圆,既是给新人祝福也是给来帮忙的人的祝福。家里还购置了88件碗,温州有稳当一说,稳的谐音用温州话说就是碗,所以在结婚的时候都要给新人购置碗碟套装,给关系好的亲朋好友赠送,在抽奖环节赠送等,都是一种婚姻稳定的象征。
紧接着是外景拍摄,传统婚礼习俗是新娘上婚车直接去办婚礼的地点开始招待宾客,在新娘上车的时候会泼水,表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要手捧橘子,寓意吉祥。但这次改成了外景拍摄,原来打算去雁荡山景区里面的绝情谷拍照,但是由于接亲的时间太晚,而外景拍摄的时间又需要2小时左右,害怕路上堵车耽误了到酒店的时间,所以没有去成。现在的浙江年轻人一般都会选择去拍外景,风景美又可以拍全家福,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最后是举办婚礼,主婚礼是婚礼当天的重头戏,传统的主婚礼就是为宾客安排好座位,新人在门口迎接宾客,由一个司仪主持,新人上台念誓词,双方父亲讲话,拋捧花,给伴郎伴娘发红包,新娘新郎敬酒等环节。但现在的婚礼比较现代,婚礼由司仪主持,新娘新郎不在门口迎接宾客,而是由宾客自己入座,新人会提前安排好座位,在桌上一般都有宾客的名字,红包也是在敬酒的时候才给。婚宴正式开始时,父亲挽着女儿走一段路,然后将女儿的手交由新郎,由新郎牵着新娘走完,表示新人前一段人生完满,并将走向下一阶段。接着播放上午的接亲视频,新娘说整个婚礼最期待的就是这个视频,可以让大家一起见证她婚礼的美好时刻,还可以给未婚的姐妹作范本。然后是双方新人在互相宣誓,回忆恋爱经历,之后开始了敬茶和改口。在这些常规的环节结束之后,司仪宣布仪式结束,新娘穿上中式的礼服开始敬酒,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的抽奖和表演环节,抽奖的过程中穿插了小游戏,比如踢毽子、说祝福、猜歌名等。婚庆公司会安排抽奖环节,礼物基本都是一些娃娃或者生活必需品,比如碗碟套装和开水壶等,大奖是一台液晶电视,通过抽奖箱现场决定,最后由新郎的舅舅获得。现场的气氛很好,参加婚礼的宾客以亲戚朋友居多,还有生意上的伙伴,老家的邻里只有一桌。大约在9点半的时候婚礼结束。
婚礼结束后,新娘统计了一下花费,将近80万,还不包括提亲和见面的钱。婚礼的花费重头在宴席和摄影上。宴席一桌3万,共有20桌,空余2桌,每桌包括一人一包烟,3瓶红酒,3瓶白酒,还有一些饮料,菜几乎都是海鲜,有鱼翅、黄鱼、澳洲龙虾、帝王蟹、鹅肝和海参等等。据说浙江的宴席分成上中下3等,而第一道菜创意传统四大盘就是上等宴席的标志之一。桌上的喜糖和鞋盒一样大,分成两层,里面主要是台湾的糕点、果冻和巧克力,而不是传统的柑橘、糕点、枣子、桂圆、莲子和花生等,这样的伴手礼在200元左右一盒;新娘的婚纱、伴娘服和化妆费用大约在2万左右;婚车有些是朋友自己的,开车不要钱,只需要给司机168和2条烟作为报酬;女方家的住宿和车费报销大约在5万左右,来的人数较少,只有十来个人;婚庆公司2万,包括婚礼安排和婚礼会场布置;摄影价格高达3分钟1800元,从早上10点开始跟拍,两个摄影师负责拍新娘,一个摄影师负责拍新郎,上午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在晚宴上会直接播放,最后选入相册的照片还要另外算钱,大约花在摄影的花费就需要15-18万左右。其他零碎的花费比如鞭炮、景区门票、水果、抽奖礼物等共2-3万。收到的婚礼礼金远不足支出,最多的一个封了10万的红包,预计总数在45-50万之间。
一天的婚礼流程下来,可以看出来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婚礼形式,现代婚礼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迁:
1、婚礼的仪式发生变化。从上坟和吉时是传统的两大婚礼习俗,但是现在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选择的执行,从原来的苛刻要求到现在的不在乎,这是婚礼仪式发生变化的一种体现。
2、拍照变得很重要。在这场婚礼中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3分钟1800元的摄影费用,拍摄的摄影师说他们一年工作很忙,尤其是过年之前,因为是“大日子”,结婚的人特别多,摄影师有时要提前几个月预约,拍摄也有不同的档次,但至少也得好几万。他甚至开玩笑说,谁现在不搞婚礼跟拍就out了,当地几乎每对新人都会选择婚礼跟拍的模式,仿佛成为了一种“时尚”。
3、婚礼开销过大,炫耀性消费明显。听一位伴娘说25万以上的婚礼已经是比较好的了,常规的都是在15-20万左右,但是现在在彩礼钱、房子钱、车子钱的基础上,举办一场婚礼的费用并不低,甚至越来越高,婚礼的举办地也从乡下转移到镇里,甚至到城里,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婚礼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不像以前只是单纯的吃饭敬酒,现在添加了很多互动的环节,无形中增加了婚礼的开支。办婚礼的花费远远高于收到的礼钱,但大家仍然乐此不疲。
4、客人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关系网络的变迁显现。由于村庄中的人搬离了原来的居住地,在城镇里人与人的关系已经不再像在村庄时那样亲密,初级群体被打破,更多的是一些工作上的伙伴和新人的朋友同学,老邻居仅仅占到一桌,和之前的3-5桌形成了鲜明对比。
5、某些传统要素依旧保留。婚礼当天虽说有一定的风俗变迁但还是沿袭了当地的一些婚礼风俗,比如8发炮竹、跨门槛、捧橘子、撒喜糖、堵门、吃汤圆等等都保留了下来。敬茶和改口虽然改到了婚礼晚宴上,但是这一带有“一家人”标志的礼俗并没有消失。
笔者认为,婚礼过程的这些变迁背后反映的是当地人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点:
1、传统风俗的约束力下降,行为变得个人主义。人们离开了村庄,仿佛成了一匹脱缰的马,行为不再内部村规民约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个人需求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个人主义倾向明显。
2、婚礼行为的消费主义倾向明显。在结婚的流程中,大量的支出如流水,比如婚礼跟拍和外景拍摄,虽说是为了给自己的婚礼留下美好的回忆,但是其实花钱的背后在于其符号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富态、享受的炫耀性消费。
3、婚礼过程的形式主义突出。拍照的意涵不是记录,而是为了拍照而拍照的形式主义,摆拍只是为了在婚礼上播出,赢得大家的赞赏和羡慕,而忽视了背后的价值意义。
婚礼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被认为是家庭的大事情,婚礼变迁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起着推动作用:
1.传统的环境土壤消失。居住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原来的风俗失去了意义。比如给祖先上坟,讲究迎亲吉时都是以前本地婚礼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随着他们远离村庄来到乡镇生活,原先村里的一些乡规民约对他们失去了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失去了原本在村庄中婚礼的意义感。之前迎亲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接亲庆典变成了现在的8发炮竹,婚礼不再作为一种生命符号或是人生意义的存在,它变得稀疏平常,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和方便程度来操办。
2.生活发生变化,人际圈变迁。随着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他们从村里搬到镇里甚至搬到城里,对他们而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村庄规范已经变化,村庄的熟人社会、人情往来在新的居住地变得不复存在,人们也要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来适应新的生活变化。
3.城市文化侵袭,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马克思·韦伯认为要理解人的行动,就要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而通过人行为背后的取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社会本身的结构也同样对人的行为驱动产生了影响。首先,浙江省作为早期开放的省份,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当地人思想上更能接受“现代的”、“开放的”文化,传统的文化氛围已被打破,新式的现代文化让他们的婚礼行为也变得越来越“现代”。 这种现代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时尚和美追求,人们愿意将更多的财力物力精力放在这上面,以凸现他们对现代文化的青睐和认同。同时,城镇文化潮流入侵乡镇,带来了新的行为模式,比如婚礼要在县城的酒店甚至教堂举办,还要有外景拍摄、婚礼跟拍等带有着鲜明城市文化色彩的婚礼行为,这种趋势由一小部分人引领逐渐成为了大众选择的标准。
其次,个人喜好尤其是年轻人的个人主义思想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主张和审美,对自己的婚姻形式的要求也带有“90后”的特点,在婚礼流程的安排上也会“据理力争”。同时年长的一辈也开始尊重年轻人自己的想法,只要不违背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都可以接受。个人喜好的背后是消费主义的不断膨胀:一生只结一次婚,一个女儿嫁到外地不容易,希望大家都羡慕我的婚礼,一分钱一分货……金钱的不断加码仿佛可以让爱情更加稳固,也可以增加双方的面子。
消费主义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爱好的驱使,更多还有阶层分化的影响。前些年浙江省出现的天价彩礼、泛人情化都是阶层激烈竞争的一种标志,而婚礼作为人生任务转折的面门之一也同样承担着阶层分化的“重任”。晚宴宴席的上中下等是阶层的体现,婚车的级别是阶层的体现,婚礼支出的多少是阶层的体现,现在婚礼的摄影也成为了阶层的体现,虽然这场婚礼的开支对男方家庭来说已经超出了预算,甚至与家庭收入不相吻合,但是他们还是硬着头皮撑着,因为这决定了他们家庭的阶级地位是否可以保住,是否会让比他们下一阶层的笑话,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办下去。
4.传统的惯性维持。放炮竹、跨门槛、吃汤圆、敬茶、改口等风俗依旧存在,只是在形式和场合上进行了稍加改动,因为有些风俗是老祖宗传递下来的,尤其是改口和敬茶,无论在城市还是村庄都是婚礼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而言之,在外来文化入侵、传统土壤改变、传统惯习维持的三重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婚姻形式:既有传统风俗,又加入了新的元素,使得婚礼既保留了中式传统婚礼的色彩,又迎合了来自城镇的西式文化。多重要素的融合使得婚礼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并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婚礼新娘新郎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