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打磨会”上出精品

“打磨会”上出精品
2018年03月01日 15:58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权

    “文字的表述要更精准些!”    

    “文中论据你是否有调查依据?”

    ……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苛刻且毫不留情。余华的前额已渗出细汗。见到记者时,这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75后”年轻教授谈起正在进行的一个“打磨会”,坦言“还是紧张”。    

    2月28日,正月十三,城市里的年味逐渐褪去,只有徜徉在安静的校园里,方知还在放寒假。上午,记者来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无意间碰到了一场正在召开的特殊“会议”。    

    学校组织了3位专家对学校今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进行集中“会诊”。 陪同记者采访的何妍老师说,学院管这样的会议叫“打磨会”。

    “打磨会”勾起了记者的兴趣,来到办公楼5楼,在过道里正好碰上出来透气的余华,前面的一幕就是她在会场的感受。    

    余华是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的教授。这位气质优雅的年轻女教授在学院工作了18年,主要从事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今年,她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是“关于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供给侧路径研究”。  

    “近几年,学院越来越注重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也希望能在学术方面能够更进一步。”    

    “申报这样的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能得到多少经费?”记者问。    

    “不多,20几万元吧。”    

    “值得这么拼吗?外出讲学授课,生活可能过得好些!”    

    “谁又能说,我们这种为了学术理想、学术价值而奋斗的生活不美好呢?”

    “我研究的‘绿色发展’是当前社会热点,在这块领域,多年来自己也有一定的积累,如果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能更好改善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不是会变得更美好么?”余华将垂下来的长发轻轻拨在了耳后,微笑着说。    

    “我们课题组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春节期间,无论是早晨6点还是凌晨12点,只要你将新的思路或者想法丢在群里,一定有人与你进行讨论。”    

    “你看,我们申报书上现在写的研究方法就是正月初五那天,团队杨鹏博士晚上10点多提出来的。他一提出,我们便立马查阅资料,进行论证。”    

    这样的辩论和聊天,有时候会越聊越有劲,有时候越聊也越没自信,感觉困难重重,没有信心。但第二天醒来,仍然是将那些困难抛诸脑后。 

    余华说,今年这个春节,为了不耽误科研准备,她特意提早从怀化老家将父母接到长沙过年,但这个年却和父母过得“貌合神离”,明明是陪父母说话,不经意间,思绪又回到了即将要来的“大考”。     

    记者和余华交流时,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教授张湘林也从会场出来,在了解记者的意图后,这位来学院工作不久的老师腼腆地说,自己第一次参报这样的项目,刚在会场上听了专家对各位老师课题的点评后,看到了差距,但是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    

    “靠什么坚持下去呢?”记者问张湘林。    

    张湘林说,他和余华老师一样,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如果能够争取到,当然觉得圆满;就算不成功,努力不懈、孜孜以求的追求过程也是一种幸福。    

    快到中饭的时间了,“打磨会”还在继续,余华、张湘林疾步走入会场。 

    “为什么会叫打磨会?”记者问何妍。

    这位80后的年轻老师笑着说,打磨,打磨、顾名思义,就是将课题打磨得更完善、更完美,才能力拔头筹。    

    说的真好!人生,何尝不也需要淬炼打磨,才更显美好吗?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