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植物考古解码西南先民餐桌上的“秘密”

植物考古解码西南先民餐桌上的“秘密”
2018年03月09日 16:26 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3月9日电(记者 童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9日公布,对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中游北岸和盐源盆地的植物考古成果新鲜出炉,揭示了我国西南先民餐桌上的“秘密”。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单位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中游北岸和盐源盆地三个地理单元开展了系列考古发掘工作,浮选获取了一批植物遗存。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闫雪介绍,在距今约5000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三个地区先民的餐桌上就有了稻、粟、黍三种主食。到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大麦、小麦在金沙江中游北岸会东地区出现。及至约1000年前的宋代,安宁河流域西昌地区(今四川省西昌市)已经出现了五谷丰登的繁荣景象。

  “沙坪站遗址大理国时期两个灰坑出土了稻、粟、黍、小麦和大豆五种作物,与《孟子》中记载的五谷种类相同。”闫雪说。

  闫雪告诉记者,在目前凉山州地区开展过植物考古工作的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盐源皈家堡遗址延续时间长,聚落布局比较清晰,植物遗存保存较好。在这个遗址除了通过浮选获得炭化种子和木炭遗存外,还采集了植硅体和孢粉的样品。接下来将利用这批植物遗存探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聚落功能分区、作物的收获加工过程等有趣的问题。

先民植物考古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