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畅想雄安!他用芦苇“画”出水乡风情

畅想雄安!他用芦苇“画”出水乡风情
2018年03月20日 21:01 容城县委员会宣传部

“芦苇之乡,甲于河北”,“华北之肾”白洋淀是我国芦苇的重要产地,以数量庞大、皮白质优而享誉全国,白洋淀自古以来就有“一淀芦苇一淀金”的说法。

智慧、聪明的白洋淀人将芦苇赋予艺术之魂,创作出异彩纷呈的芦苇工艺画,展现白洋淀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水乡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永乐,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淀畔端村人,他在探索钻研和创新实践中,把中华文化艺术传统和精湛的手工技巧完美结合,将芦苇画艺术发扬光大,受到中外人士的一致赞扬。


用芦苇“画”出水乡风情

在去年十月份举办的中国花卉博览会上,刘永乐的芦苇画作品《中国梦  畅想雄安》获展品类大奖。该幅作品以白洋淀风光为题材,画面上宽阔的水域、飘荡的芦苇、田田的荷叶、盛开的荷花、翔集的百鸟、跃动的大鱼……天水一色,苇淀相连,宁静幽雅、妙趣天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荷塘奇景尽收眼底。 

刘永乐芦苇艺术画作品:中国梦  畅想雄安 。资料图

“雄安新区成立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机遇。今年我将创作更多雄安本地红色文化和水乡人文题材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知道雄安、了解雄安、热爱雄安。”刘永乐表示。

在刘永乐的芦苇画作品中,淀边景色出现得最多,他要在画作中突出白洋淀文化,突出家乡的人文风貌和民俗特色。因为在他眼里,家乡古韵深厚,有汲取不完的艺术滋养。

《淀上小憩》是刘永乐的得意作品之一。如果不经介绍,观赏者很难看出这是一幅芦苇画,大多以为是一幅水墨画作品。画面中坐在船头的老汉抽着旱烟袋,船头的几只鱼鹰相伴,周围是芦苇、淀水,船儿在水中自由飘荡,既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静谧,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自在。用芦苇“描绘”出这样迷人的画面,实在不得不使人赞叹。刘永乐告诉记者,这幅《淀上小憩》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原型创作的,“我从小看到的是摇曳的芦苇,天上飞的水鸟,水中游的鱼。从小这些东西就已经在心中打上了烙印。所以我对创作芦苇画有特别的感觉,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起这类题材来也得心应手。”

赋予芦苇艺术之魂

刘永乐芦苇艺术画作品:正阳门古韵。资料图

“我就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芦苇画!”这是刘永乐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正执著地践行着自己的这一信念。

刘永乐6岁就开始跟舅舅学习绘画,对绘画一直很痴迷。小时候,他常痴立淀边,以淀里碧绿的苇丛、翔集的水鸟、亭亭玉立的荷花为参照物,修习绘画。高中毕业后,他当过乡村美术教师、做过生意。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他参加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的培训,还曾师从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梁瑞生,学习工艺美术设计。刘永乐十分珍惜这些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工艺美术技能,从而奠定了扎实的工艺美术基础。

据刘永乐介绍,制作芦苇画的工序并不复杂,但对制作者的要求却不低,尤其是构图,会影响整幅作品的意境。经刘永乐设计构图后,打印出来的画交给工人制作,经过选、熨、刮、粘、刻、剪、编、烙、组等几十道工序后,一幅画就完成了。要制作一幅5平方尺的芦苇画,一个人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在这些工序中,最难的要算是剪毛了,就是将芦苇剪成动物羽毛的样子。羽毛、鱼鳞等形状的芦苇,需要一剪刀一剪刀地剪出来,然后再分层次粘贴上,格外耗费人工和时间。”在位于端村的河北白洋淀工艺品有限公司芦苇画制作车间,刘永乐边给记者介绍芦苇画的制作工艺,边娴熟地完成了一幅芦苇画作品《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像出三五枝苇花、三两片芦苇,在经过刘永乐的剪裁、熨烫、粘合等工序后,成了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刘永乐还擅长创作大型苇编画,他创作的2×10米的巨幅作品《华北明珠白洋淀》被河北会堂收藏,他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创作的《水木清华  百年芬芳》被清华园永久收藏。还有部分精品被国内外一些艺术家、知名人士、博物馆所收藏。在去年9月份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刘永乐及其弟子潘晶晶共同创作的芦苇艺术画《正阳门古韵》在“京津冀博物馆文化创意”展区展出,作品以正阳门实景为素材,把北京中轴线独有的神奇的“北京雨燕”融入其中,构图巧妙,做工精细,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北京正阳门的无穷魅力。展出期间不但签订了多个合作合同,同时也与几家颇具实力的博物馆达成收藏意向。

传承创新,绿色发展

刘永乐的芦苇艺术画与瓷瓶巧妙结合在一起。彭海峰摄

刘永乐介绍说,芦苇画的发展,大概经历了渔民爱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艺术品等阶段。刘永乐的芦苇画作品,将西画和国画元素融入其中,经过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升华,成功将芦苇画工艺品转化为精美艺术品。

传统技艺需要传承和创新,如何将芦苇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刘永乐一直思考的问题。他的河北白洋淀工艺品有限公司,坐落于白洋淀畔,是我国专业的苇编画制作销售基地,也是保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保定市十佳优秀民营文化企业,集芦苇画设计研发、加工销售、技能培训于一体,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训了近1000名学员,为芦苇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刘永乐20多岁的女儿是学艺术类专业的,自幼受刘永乐芦苇艺术画的熏陶,也非常热爱芦苇画艺术。“我要将我的企业发展成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芦苇艺术画基地。我要将我的有生之年奉献给芦苇画艺术,教导我的后人和弟子们传承、创新、发展芦苇画艺术。”刘永乐表示。

刘永乐创制的芦苇艺术炭盘。彭海峰摄

刘永乐对芦苇画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并从自身开始了产业化发展、绿色发展的探索。他聘请了国家级美术家为高级艺术顾问,聘请了一批大学美术系学生为设计师,不断地进行着芦苇画新品的创作。除了生产传统的精美芦苇画,刘永乐还把书法、陶瓷、活性炭等和芦苇艺术画巧妙结合,创制了很多珍品,富有文化气息的芦苇艺术画、高雅优美的芦苇艺术瓷瓶、天然环保的活性炭盘、端庄大气的红木芦苇艺术屏风……件件令人赞叹。在刘永乐的努力下,曾经因造型单一、工艺粗糙而难以打开销路的白洋淀芦苇画,市场不仅扩大到全国,还销往港澳台以及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地。

刘永乐和自己的团队研发了工具,在室内装修饰品上进行艺术加工,把窗帘和壁纸与芦苇画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他说:“今天,苇编画的产值在整个工艺品市场只是九牛一毛,这说明,苇编画的产业前景还很广阔。”

“随着新区的发展,特别是今年我国将向全球推介雄安新区,雄安的知名度会越来越大,来雄安的人会越来越多,消费群体也会大幅度增加。作为文化、艺术产业,芦苇画具有环保、绿色、智慧、文化的属性,只有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机遇,企业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新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刘永乐表示。

为雄安新区加油点zan!

主办: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运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监制:李长斗

报道:雄媒中心记者王明空、彭海峰

编辑:卢国玲、贾东亮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