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文弹幕

新文弹幕
2018年03月23日 06:40 检察日报正义网作者:李红笛

  实体与网络的互动书香

  北京立水桥附近某影城内部出现了一家书吧,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书吧是影城和某书籍电商合作开办的。事实上,近年来电商不再仅仅满足于线上销售,而是全面向线下出击,线上线下同步的书店已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据了解,书吧里的书与网上价格一致,书吧的一角,有沙发可以让人阅读、交流。书吧一侧,还悬挂一块银幕,循环播放着卓别林无声电影。作为影城标配的爆米花、咖啡、饮料等也和书吧同在。

  我们曾以为电商和实体书店是一对“冤家”,并某种程度上把实体书店的不景气归咎于电商的低价冲击,而这家电商开办的实体书店似乎更像是双方的和解。电商的低价和实体书店惬意的阅读氛围相结合,两者的优点集于一身,最终获益的必然是广大读者。

  或许很多新生事物并不是传统的敌人,各取所长的融合可能都会带来惊喜。这样的书店,如果能兼具电商的更新速度和实体书店的情怀,愿意买账的消费者应该不少。

  新潮与传统的模糊界限

  很多人诟病网络文学的内容存在低俗和质量不高的现象。如何判断网络文学是好是坏?“自己写的东西要敢给孩子看,正能量的东西才能长久。”知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提出网络文学的创作标准,这是网络作家的底线。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作协吸收165名网络作家入会,约占新发展会员的7%。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唐家三少当选主席团委员。

  小编认为,网络文学的本质依然是文学,它不该强调功能性,更不是消费品,所以网络文学的标准应和传统文学齐平。一部文学作品中出现儿童不宜的情节,有时候是作品本身在卖弄低俗,但有时候也只是情节必要,儿童不宜成人宜啊,否则就没必要特意作儿童文学这个分类了。

  以“敢不敢给孩子看”为标准的话,传统文学中不少作品家长也是不敢给孩子看的,难道都是“坏”作品吗?

  创作与现实的伪博弈

  2017年是现实题材作品大放异彩的一年,先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后有《战狼Ⅱ》横扫票房、创造国产影片新纪录,而一向以娱乐为主打的网剧也推出了叫好又叫座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作品。进入2018年,现实题材崛起的势头仍在继续:春节档,原本排片量靠后的军事题材影片《红海行动》依靠口碑后来居上,逆袭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

  但在这之前,现实题材作品不仅数量难敌玄幻、后宫、谍战等题材,内容常常也饱受诟病,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现实题材作品一点也不现实。

  我们会看见月入三四千的“北漂”小白领住着月租七八千的公寓,穿着上万元的高级时装;会看见老少几代人居住在家具城样板房里;会看见一无所有的男主角凭着一场演讲,几次口舌之争就白手起家资产过亿;会看见20年前的中国高中生在校园里染着头发穿着超短裙的校服……这不叫现实,这叫白日梦。精致到失真的画面背后,这是创作者脱离生活又懒得深入生活,进而凭空捏造出来的“现实”。

  希望前文提到的现实题材好作品,能为影视创作带来新的风气。

  (本期主笔 李红笛)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