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问企业家|赵瑞林:愿景是全基因组测序600元,发现各种病

问企业家|赵瑞林:愿景是全基因组测序600元,发现各种病
2018年03月23日 15:54 澎湃新闻
基因技术承载着人类无限期望,导致人们对目前的基因技术有了很多想当然的想象,其实目前的基因技术能做的事情并不多,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超能,毕竟这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基因技术的进步,基因测序仪起到的基本的支撑作用,有什么样的基因,这是基因技术展开的第一步,目前无论是孕前筛查,全基因组测序,都是基于基因测序仪。基因技术现在能做什么,未来能做什么,澎湃新闻记者近期就此专访了Illumina中国总经理赵瑞林。Illumina是全球基因测序仪的主要供应商。
Illumina中国总经理赵瑞林
澎湃新闻:基因技术大家寄予厚望,但是目前只有产前筛查是基因测序商业化最重头的应用场景,接下来哪些领域会有成熟应用?
赵瑞林:目前基因检测最成熟的应用是无创产前筛查,即NIPT。在2011年,这个技术就已经获得非常广泛的推广。NIPT相对传统方案的优点是无创伤,对唐氏筛(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检出率比较高,价格比较低,技术准入门槛不高。另外应用比较多的技术是,肿瘤的基因检测和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检测。在重症诊断方面,用于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的伴随诊断,是第一个由美国FDA批准的高通量测序的伴随诊断,这是基因测序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在将来,基因测序技术在辅助生殖、罕见病诊断、遗传疾病携带诊查等方面都会有更多的应用。
澎湃新闻:NIPT准入门槛不高是不是说只要有相关训练,买了测序仪就可以开展业务?
赵瑞林:无创产筛在中国开展得比较多,首先这与行业标准规范有关。刚开始行业发展有点野蛮生长,一百多家企业和机构都在做,后来卫生部全部叫停,推出一个规范,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对数据有了充分理解。即便如此,目前市场的渗透率也才百分之十几,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有一千八百万,这个数字是全球最大的,现在做无创产筛的绝对数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的产前无创。
其次,同价格有关:在中国这项检查的费用大概是一千到两千元,有些地方会高一点,因为加其他内容,还有些会低一点,因为有地方政府补贴。反观美国,一例就收几千美元。
第三,测序仪技术的进步在推动基因技术革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行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了。十几年前,做一个人的全基因测序,需要几十亿美元,得到结果要好几年。现在几天时间就能完成,而且成本小于一千美元。在设备方面,我们也提供了更容易使用的机器。伴随着大型基因测序设备的发展,通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测序仪还要进一步向小型化发展,这对降低行业门槛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专业人才越来越多了,有人说生物行业在二三十年前完全处于科研状态,从科研机构出来到没有太多生物领域的公司找工作,现在是遍地开花。这样一来必然会降低准入门槛。
当然,产前基因检测行业爆发之后政府开始监管,现在准入证书也是门槛。
澎湃新闻:现在没有其他的基因测序应用在商业上有希望赶上产前筛查?
赵瑞林:目前没有,在这之后,基因检测在临床肿瘤方面的应用是跑在最前面的。
澎湃新闻:重疾方面的商业化进展如何?
赵瑞林:首先价格要在中国老百姓接受的范围内,否则最后纯粹是解决了富人的问题。价格太高,接受程度基本就没有,技术没办法去推广。从国家层面这也是一个矛盾。如果价格太低,大家就没有利润了。比如印度市场价格比较差,在印度,这些技术都发展不起来,因为厂家完全没有利润。目前,肿瘤伴随诊断市场是发展起来了,因为价格越来越合适,技术也相对成熟。
澎湃新闻:肿瘤的伴随检测以及检测试剂盒是什么?
赵瑞林:伴随诊断是这样的,我们的检测是跟着用药情况走,如果有适应症的靶向药,我们去检测,确诊后就可以治疗,能搭配着往前走,否则诊断出来没有药,就很难有进展。试剂盒打个比方,做不同的面包要用不同的酵母。让找的那几个点发酵了,把那几个点抓住了,就能知道这几个点是不是有问题。但是因为考虑临床实验的规模,可能找到很特异的几个点,但实际情况是,人的碱基对有三十亿对,其中的组合是非常多的。目前在肿瘤方面有两个趋势:第一是分期,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使用基因突变类型来定义肿瘤,比如某种肺癌,具体的基因突变分型也许可以用治疗其他癌种的药物治疗,反之亦然,一种标明治疗肺癌的药,也可能用于脑癌,如果其基因的变异形式是一样的。未来我们主张根据基因的变异来区分不同的癌症,诊断和治疗就会更加精准;第二个是预后,基因检测会找到对某一类人群非常有用的药物,对其他人群却完全没有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找到那群人,这也意味着药物可以上市。因为检测和药是联系在一起的。另外,即便你认为痊愈了,但是如果在其他基因部位发生突变,就有复发的风险,这也是大的基因试剂盒乃至全基因组检测的优势之一。
澎湃新闻:这是精准治疗?
赵瑞林:这算是精准治疗的一部分,重要的是,NIPT只是最简单的基因测序应用,基因检测应用到癌症难度更大。癌症包含了几十种病,每一种癌症的真正基因发病原因也不一样,只有真正把这些都研究得非常清楚,才能对应到具体的治疗。
澎湃新闻: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市场怎么样?
赵瑞林:这个市场还没有推广起来,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平衡其临床价值。全基因组获得的信息很多,但目前我们已知的临床相关的基因信息还不全面。但对于有些病症,比如罕见病,全基因组的确诊率就远远高过其他测试,成本更低,临床价值很高。
澎湃新闻:现在做一个人的全基因测序,大概要花多少钱?
赵瑞林:核心试剂成本是一千美元,也就是6000多人民币,再加上文库制备、解读和一些其他的成本,市场价可能在几万元不等。
澎湃新闻:其实还是高端市场。
赵瑞林:对,还是高端市场,但临床价值还是很大的,有两三个主攻方向,第一个是小孩的罕见病,罕见病一般要经过十几年、几十年才能找到原因,经常发现病因已经太晚了,有些损害已经不可逆,但如果小孩刚出生,就发现有问题,马上去做一个检查,找到原因就能解决。有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刚出生,用基因手段检查,发现有问题,最后解决方法只要每天五美分,而且不会对未来造成影响;第二个是早期筛查,实际上肿瘤也是基因病,从血液里可以看见肿瘤破碎的DNA片断,如果我们用很深的全基因组去做,百分之八十九的情况都能在血液里找到,这给人类打开了一扇门,可以在重疾的很早期,在CT、核磁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发现肿瘤。其实基因测序的行业愿景就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如果早期能诊断出来,就不用等到发生时再应对了。早筛出来的治愈率非常高,如妇女的乳腺、子宫腺早筛出来的治愈率很高。这对中国人的意义非常大,在中国,肿瘤的发病率是全球的百分之二十几,但是死亡率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原因就是发现太晚。可能跟两个方面有关,第一是成本;第二是临床价值不能让普通老百姓认识到。
澎湃新闻:那么说试剂盒的临床价值还是不大?
赵瑞林:肿瘤往往不是单种变异,而是多种变异的综合体,如果只去检测已知的部分位点,可能会忽视真正的原因。我们现在的一部分工作是让临床的医生认识到这个价值。
澎湃新闻: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会使常规治疗发生什么改变?
赵瑞林:我们刚才谈论了很多伴随诊断的重要性,其实这只是个开始,随着后来出现越来越多的癌症药物,专门治疗不同种类的癌症,我们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伴随诊断试剂。相对简单的癌症,比较容易看到效果,复杂的癌症,恐怕不能由简单的几个基因的试剂盒检查出结果,这也是我们逐渐往前发展的一个过程。
澎湃新闻:现在基因技术只能做诊断,还不能用于治疗?
赵瑞林:真正基因工程还是很难得,这个和药不是一回事。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案例,基因技术在治疗小孩的皮肤病领域,诊断基因疗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澎湃新闻:现在没有基因治疗的手段?
赵瑞林:这是两个概念,没有一个药可以包治百病,就算你发现了各种突变,也只能通过影响机制或者找到原因后用不同的方法去治。
澎湃新闻:全基因组测序在消费市场反应如何?
赵瑞林:现在美国市场上有基于全外显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的服务,反响还不错。我觉得基因测序的消费者市场是一个成长点,它在中国怎么进行商业化,行业里也有很多公司正在探索中。
澎湃新闻:基因测序的成本是多少?
赵瑞林:全基因组100美元是一个愿景,现在还有不少技术上的问题要解决。我们的普检,随便一个项目就是好几百人民币。100美元相当于600多人民币,如果门槛真降到这么低,便真正能惠及老百姓,有哪些疾病一下就能发现。那时候,市场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否则门槛都需要几万块钱,老百姓就做不起,如果花600元,一周做一次就可以跟踪情况,这个市场的想法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澎湃新闻:基因技术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速度规律?
赵瑞林:从1990年到2003年,六个国家的科学家花了十三年时间,花了三十亿美元做了一个人的全基因组。又过了11年,到2014年,花一千美元,用较短的时间便可做出一个全基因组了。这样算下来,我们设备更新的速度半年要翻一番。进步的速度相当于摩尔定律的三倍。
澎湃新闻:你们设备价格很贵,但迭代很快,这对买了设备的一方压力很大,这个矛盾怎么解决?会不会自己刻意压低迭代速度?
赵瑞林:我们每出一台新机器都要攻克很多技术壁垒。我们对基因测序技术的愿景是使用门槛越来越低。在我们推出一台机器后,又有很多新技术出现,就需要及时把这些新技术推向市场。另外,我们没有故意操纵设备更新的速度,在行业里,我们的研发成本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果纯粹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没必要让设备进化得那么快。完全利用撇脂战略慢慢更新,收益最大。但最后受损害的是老百姓。我们致力于加速技术的更新,不断降低成本,尽早达到可以广泛应用的水平。现在北美癌症的死亡率五年的生存期有一个大的提高,这同基因技术的普及,包括很多靶向药的检测和应用有关。也和我们公司的贡献密切不可分,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澎湃新闻:目前,几乎只要买得起测序仪,就可能做以上这些业务,因此有很多分析师讲基因检测的竞争力主要是规模?
赵瑞林:这是一种说法,我觉得这也没有错,中国讲什么都要讲做大做强,但是也要看是不是能做精。如果牺牲了成本纯粹是为了做大,这能不能作为积累起来的优势,我觉得我要画一个问号。
澎湃新闻:如果测序仪器的规模起来之后,采集的数据自然也会很多,这对以后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赵瑞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怎么从大数据里挖掘出价值,这个还需要广泛的探讨,否则变成垃圾问题,没有人真正进行解读和分析。
(邢英莉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