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意大利读画记 | 再看《大卫》

意大利读画记 | 再看《大卫》
2018年04月11日 22:34 央广新闻


文化游记《意大利读画记》

Cultural travels

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现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我知道意大利人是自己历史的知音,他们敬畏历史,珍惜历史的每一个细节。当然,我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看艺术:建筑、雕塑、画,特别是画。”

2016年,欧游归来,冯骥才先生创作完成了一组游记式的文化随笔《意大利读画记》,原载于《北京文学》杂志。

央广十位主持人

联袂演播全书的20个章节,

共同传达

对人类文明的尊重与思考。

一起聆听

央广主持人文超朗读第10章:

《再见,<大卫>》

(节目编辑:邢晓春,录音制作:石良红)

音频文字节选

又到佛罗伦萨的学院博物馆来,还是为了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二十年前第一次看到《大卫》后,我写过一篇散文叫作《原作的力量》,记下我当时那种被震撼、被征服的感受。我说“我从自己身上已经找不到一种力量可以超越它”。它的精神和英雄气质把我压在了下边。我分析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来自它超大的体量。正是由于它巨人般的高大,才将这位以色列年轻勇士的雄强和凛然之气百倍地张扬出来。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内的《大卫》

这次来是想再来体验一次。

可是这一次,我感觉它的气势并不是来自巨大的体量,而是一种无比强大的生命的力量——当然是人身上的那种力量。这力量在雕像身体的每个地方。他的胸肌、腹部、后背、双肩、双腿、手脚、嘴角、鼻翼,直到炯炯逼人的目光。可这生命的力量是通过冷冰冰坚硬的石头散发出来的,石头里是没有人的生命力的,他用什么办法把这种生命力注入到石头里边的?即使他真的有什么神奇的能力把人的生命力注入到石头里,可这个雕像是夸大的、超大的、巨大的,有限的生命力在里边就会被稀释,怎么还能具有如此沛然的生命元气?我围着雕像转了两圈细细地看,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细部是软弱或松懈的,它浑身紧绷绷而充足的生命力直至每根手指和脚趾,还有股沟。别忘了——创作这件人类史的巨作时米开朗基罗只有26岁,完成时也仅仅30岁!

《大卫》(局部)

他是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还是诗人。在文艺复兴时代不少大师巨匠都是多才多艺,在方方面面同时发光。比如达·芬奇、瓦萨里、拉斐尔、布鲁内莱斯基等等。他们都能跨越一些毫不相关的领域同时显露才华,并建功立业。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异常奇特的现象,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只能称呼这是个巨人的时代。

在各种解释和各种臆测之外,我个人的看法则是中世纪千年黑暗和蒙昧压抑之后的一个爆发。这个爆发是全方位的、全社会的、历史性的,也是人性的。从更深的层面说,这是人的生命本性和潜在的能量和能力总的爆发。这些巨人只是代表。于是给哲学、思想、文学、科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带来一次西方文明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的进步。

这尊雕像为少年的米开朗基罗。他正在洛伦佐开办的美术学校学习雕塑。这件雕塑现藏佛罗伦萨的皮蒂宫。

这么说来,《大卫》不正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象征吗?有人曾问,这个大卫雕像为什么是裸体的?这位战场上的英雄为什么不戴盔披甲和手执兵器?这个答案其实就在大卫的身上。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艺术家看来,人的勇气与精神不正是来自他赤裸裸的生命的本体和人的本身吗?

这次来看《大卫》之前,佩鲁贾的地震使这个雕像的腿部出现一条很细的裂痕。对于如此巨大又沉重的石雕是一个可怕的隐患。如果再来一次更大的地震怎么办?当地人告诉我,经过专家的“会诊”,可能不久就要关闭博物馆进行加固和维修。由于技术难度极大,说不定要用时一二十年。那么我这次来看《大卫》应是一种幸运,当然也是一次新的认识上的发现与收获。

央广主持人

文超

大家都在听↓

意大利读画记 | 但丁故居

意大利读画记 | 站在历史上的富豪

意大利读画记 | 在乌菲齐里看到什么?

文化游记《意大利读画记》原载于《北京文学》杂志

编辑:师力斌、邢晓春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