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人书斋

文人书斋
2018年04月20日 06:56 检察日报正义网作者:陈昕
原标题:文人书斋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讲学的地方,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就是书斋的雏形。至汉代,司马迁身受奇耻大辱,满怀孤愤,在家中读书、整理资料,写出了鸿篇巨制《史记》。司马迁的“个人工作室”,就是他的“书斋”,这或可作为中国古代书斋正式形成的标志。

  盛唐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是书斋发展成熟的时期。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他写书斋的诗句脍炙人口:“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两宋时期,文人墨客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成就繁盛,加之程朱理学的创立及影响,讲学之风盛行,书斋也是思想的激荡之地。至元代,王冕首使花乳石篆刻的文人印,使篆刻艺术在原始秦汉玺印的基础上脱胎而生,从此文人自己刻制的书斋印和书斋结合在一起,开启了印章的载体和广阔前景。正可谓:印小天地宽,方寸知千秋,大大丰富了书斋的内涵,成为书斋发展必不可少的标志。

  书斋发展到明代,与小说的诞生、话本的兴盛、书法与绘画的发展相伴,书斋地位和格局不断完善,最终定型。这一时期,文人的书斋印更加盛行。清代的文人学士虽受“文字狱”的恐怖影响,转向研究考据的文人多了,但文学、书画艺术还是得到发展。此时书斋文化完成从书房到文房的进化,使文人书斋的发展得到充实与提高。

  自古及今,书斋究竟该什么样,其实并无一定之规。富者可专门筑楼,贫者陋室仅一席;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则环堵萧然;有的筑于水滨山林,有的藏诸市井;有的植以南山之竹,有的覆以荆楚之茅,不一而足,但总有一点是书房应有的品质,那就是简洁清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专门谈到书斋的设计,崇尚的是“宜简不宜繁”“高雅绝俗之趣”。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这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描述的书斋陈设,虽有些繁琐,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间舒适古雅的古代书斋的大概。

  “新辟书斋鹤机宽,一帘风月尽幽闲。百年易向忙中过,万事偏於好处悭。漫说折腰营斗米,何如留眼看云山。只消一卷梅花句,留得林逋在世间。”中国古代文人无不重视书斋的设置,讲究书房的高雅别致。他们在书斋中私自独处,不记尘烦,格物致知。

  今人效仿古人的书斋来装点书房,有人专门去书店买了一套一套的百科全书装点门面,却几乎很少翻阅,这已经失去了书斋的品位。若真如此,文人心中的家国天下,就没有了其因应的内涵。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