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稻米深加工要“智能化”

稻米深加工要“智能化”
2018年04月20日 08:37 三亚日报
原标题:稻米深加工要“智能化”
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 林志猛 许润)米糠更营养?什么样的大米才好吃?稻米深加工也要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4月18日,围绕大米深加工系列问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探讨行业经验,分享关于稻米加工业的智慧,共同助力水稻产业升级。

  当前的加工技术而言,我国的大米加工设备和技术已经不逊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从根本上讲,大米内在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生产质量的好坏。必须在源头上控制大米的生产质量,才能加工出市场所畅销的大米。

  “稻米加工经历了‘半机械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过程,智能化阶段,面临着需要通过采集数据、建立模型和运算自动作出相应的调整动作和操作,包含着相对复杂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等问题。”研究员级高工、国粮武汉科研设计院总工程师谢健在报告中表示。

  “目前,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创历史新高,生产的稻米85%左右都用于大米加工,在面临着高库存、重金属污染严重、高进口等问题的同时,作为传统行业的大米加工业虽然也呈现出了更多现代化、技术化的特征,但仍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江南大学教授陈正行指出,目前,大米淀粉的制备主要采用大米淀粉碱法工艺,产物以淀粉为主,蛋白质量较差。而蛋白的制备主要采用的是淀粉糖生产工艺,淀粉全部液化制糖,副产物可得到饲料级大米蛋白。

  在糙米营养食品研究与开发方面,丁文平团队在国内首次采用生物酶法改良糙米食用品质,使糙米的口感、蒸煮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确定了有机糙米生产营养粥的工艺;采用“生料灌装,滚动-恒温”糊化、灭菌技术生产有机糙米粥新工艺,保持了原料天然风味和营养元素,解决了传统的蒸煮、灌装、二次杀菌带来的营养,原味流失的问题。

  难道糙米就一无是处吗?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谭斌在报告中指出,从糙米到白米,主要保护性物质的损失达一半以上,在损失的过程中也带走了蛋白质、铁、维生素B2、钾等营养元素。“要增加糙米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首要问题便是加工。”他直言,如何解决麸皮的残留对口感的影响、胚芽对货架期的影响、最少化加工与最大限度的留存营养素及其活性、方便化制作、个性化营养健康谷物产品需求是摆在加工面前的五大难题。中国发展全谷物正当其时,谭斌及其团队成员在糙米及糙米制品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解决糙米存在的“粒食”与“粉食”特性,谭斌团队围绕着同熟化糙米、糙米米线、速食糙米粥等几条路线展开研究,从糙米的粉碎、加工等方面探索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糙米制品的影响。

  基于对品牌研究,哈尔滨市粮食行业协会对冰城稻米品牌作了全域品牌顶层设计。逐步形成了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打造中国粳稻硅谷,剑指中国乃至世界的大米中高端市场。中米集团、中米农业品牌策划设计中心策划总监田秋在报告上说到,没有一种品牌模式是永远长存,没有一种品牌的成长不是经历涅槃重生!随着大米竞争力日趋激烈,中国大米品牌营销的春天已经来临。

大米糙米淀粉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