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郝吉明院士做客环境清华说讲坛分享学术人生

郝吉明院士做客环境清华说讲坛分享学术人生
2018年04月20日 09:22 清华大学
原标题:郝吉明院士做客环境清华说讲坛分享学术人生

清华新闻网4月20日电  4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做客清华大学“环境清华说”讲坛,分享了自己的学术之路和人生经历,讲述国家建设不同时期环境人的使命,对环境学院学子提出了殷切期望。

郝吉明在做报告。

郝吉明首先讲述了他的求学和任教的经历。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留学期间成绩优异,1984年成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首位从美国回校任教的博士。

随后,郝吉明介绍了他的科研经历。他认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是解决大范围复合型污染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分别面临“酸雨污染治理”“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区域PM2.5污染治理”三大挑战。从国家“七五”提出酸雨研究至“十五”期间明确防治技术政策,其团队在西南和华南开展十多年现场观测,首次提出三维临界负荷模型。经过30年的努力,全国降水平均pH值恢复正常。90年代后期,郝吉明研究团队在构建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体系、能源结构优化和燃煤污染控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雾霾治理方面,郝吉明团队突破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复合污染观测、大气输送转化模拟等关键技术,构建大气复合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促成了我国首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2017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显著减少。但空气污染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进入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的“深水区”。

郝吉明与学生交流。

郝吉明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体会并对研究生提出建议。他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集成应用,着力提高科学认知和决策支撑能力。研究生应注重个人品质修养,在科研中培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适应能力。

“环境清华说”学术文化活动以“追溯环境古今 聆听清华声音”为主题,打造“面对面”学术交流的平台,鼓励环境专业学生借助资深前辈的高远视角,深入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动向,培养正确的科学思维。

供稿:环境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宋亮 审核:襄楠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