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猎杀本·拉登》: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

《猎杀本·拉登》: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
2018年04月25日 06:10 参考消息
原标题:《猎杀本·拉登》: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


电影《猎杀本拉登》海报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别惹女人,如果一个女人决定用她全部的决心、毅力和隐忍来对付你,那你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即使你是本·拉登——凯瑟琳·毕格洛用她的《猎杀本·拉登》几近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真理。


与电影《拆弹部队》类似

跟毕格洛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那部《拆弹部队》极为类似,《猎杀本·拉登》也是一部反应美军/美国情报部队涉入(反恐)战争题材的电影,两部影片甚至在源起上也如出一辙:战地记者马克·鲍尔当年跟随美军报道伊拉克战争,后来他把自己的长篇报道变成了《拆弹部队》的剧本;也就在伊拉克战场上,马克·鲍尔开始有了写一部关于本·拉登的电影剧本的想法,而后来还是凯瑟琳·毕格洛接过了这个项目。在原剧本中,鲍尔描述了一场对CIA和美国特战队员的漫长煎熬——因为当时本·拉登依然逍遥法外,这场猎杀行动的结局是失败的,不过当开拍后不久,忽然传来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于是鲍尔和毕格洛开始修改剧本,才有了现在这部《猎杀本·拉登》。

《猎杀本·拉登》确实命运多舛,不仅剧本得火线修订,连上映日期也被迫推迟——原定上映日期临近美国总统大选,此片被斥为奥巴马的竞选工具,片方甚至遭到了窃取军事机密的指控,为了在政治上避嫌,只好拖到2013年再上映。不过甫一公映就登上了周票房榜的榜首,也算是观众给予主创的不菲回报。


猎杀行动经历十年漫长煎熬

《猎杀本·拉登》还是保留了鲍尔原始创意中的情结,从2001年的9·11事件开始,到2011年猎杀行动成功,长达十年的漫长煎熬,揪心虐身,通过杰西卡·查斯坦饰演的CIA特工玛雅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开头引用了9·11事件的原始资料,但并未使用影像素材,而是把当时若干个惊慌失措的求救电话录音剪辑在一起,在一片漆黑中便唤回了美国观众对9·11的恐怖记忆——这个一片漆黑的片头跟片名也是呼应的,影片的英文片名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的是室外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刻,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之理解为片尾那场击毙本·拉登行动的真实夜战场景,或是主人公长达十年苦寻本·拉登而不得的心境。


玛雅将全身心投入到反恐战斗中

美国、阿富汗、波兰、英国,《猎杀本·拉登》编织了一张横跨半个地球的反恐大网,玛雅作为网中的一个小结,几乎把她的整个生命都陷入到了这场“关灯行动”的泥潭中。拷打战俘,资料搜集,情报分析,同事遇恐怖袭击身亡,玛雅的全身心都被这场痛苦的反恐战争吸附了,和蔼可亲的平民与恐怖的人肉炸弹无法区分,玛雅的生活世界就像无间地狱一样煎熬无尽——她甚至会在情报分析会上对着CIA局长大吼大叫,其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影片的主体都是搜集、分析情报的过程,CIA招数尽出,刑讯逼供是家常便饭,金钱交易也照单全收。在这部长达157分钟的电影里,直到最后40分钟,我们才看到了那场真枪实弹的军事行动。乘坐直升机的美军特战队员空降到本·拉登藏身的宅院里,开展了一场狙杀战。而在这场最终行动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美军特战队员对平民的杀戮——从合法性上讲,这栋宅院里的男女老幼都可能是恐怖分子,格杀勿论也是符合战法的。所以,当一个妇女哭喊着扑向她丈夫的尸体时,美军特战队员冷酷的将子弹射向该女子的后背,恐怕也不能算是违背人性;而为了狙杀本·拉登及其心腹,特战队员必须让他们身边的妇女、儿童冒生命危险,如果妇女、儿童成了肉盾,也只能算是这场反恐战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是,这真的是一场胜利么?恐怖分子攻击平民不人道,反恐战争的手段,恐怕也算不上秉承了人道主义。乔姆斯基曾在《海盗与君主》中引用了那段亚历山大大帝与海盗的著名对话——站在海盗的角度而言,亚历山大大帝无非采用了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逻辑。

玛雅亲自确认了本·拉登的尸体,然后,她颓然的登上返程军机,泪如雨下。

这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或者说,没有人胜利。(文/图宾根木匠)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