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四川九龙大山里的小村40年“脱胎换骨”奔小康

四川九龙大山里的小村40年“脱胎换骨”奔小康
2018年04月28日 20:43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四川九龙大山里的小村40年“脱胎换骨”奔小康

2000年后的彝家新居。(资料图) 九龙宣 摄

  中新网四川九龙4月28日电 (记者 刘忠俊)28日,暖阳下的四川九龙县踏卡乡耳朵村一派祥和,经过40年的发展,该村脱胎换骨从贫穷落后走上了脱贫奔康的富裕之路。

  走进九龙县踏卡乡彝家新寨耳朵村,一栋栋漂亮的新房呈现在眼前,静谧的小山村一派祥和。村民乌里阿牛莫正抱着孙女与邻居们聊着天,脸上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

空中俯瞰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一角。 刘忠俊 摄

  九龙县踏卡乡耳朵村距县城有89公里,平均海拔2160米,有5个村民小组、319户、1489人,是典型的藏、彝、汉三个民族共同聚居村。

九龙县汤古乡汤古新村。 刘忠俊 摄

  从低矮破败的茅草屋到崭新舒适的新房子,从靠双腿进出大山到车来车往,从靠山吃山到靠产业致富增收……改革开放40年来,耳朵村的村民从无到有,从生活单一到形式多样,他们用亲身经历见证了奇迹的发生。说起40年的变化,村民乌里阿牛莫就很激动。“以前一家人挤在用泥和竹条搭建的房屋中生活,那时日子过得很苦。”乌里阿牛莫称,现在好了,家里修起了砖瓦房,儿子还买了轿车。

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一村民正在田间忙碌。 刘忠俊 摄

  乌里阿牛莫称,40年前的耳朵村还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没有电和公路,村民们大多住在大山上,房子是用泥巴和竹子搭建的,遇到刮风下雨,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更别说用电了。“一到下雨天,路都找不到。”村民罗长明称,如今风情浓郁的新房取代了低矮破旧的篾笆房、石头房,水泥路取代了泥泞的羊肠小道。

  “我们搬入新家后,两个儿子也都娶了媳妇,去年家里还添了个孙女。”乌里阿牛莫笑着称,以前村里条件差,山外的姑娘都不愿嫁进来。现在大家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光棍”们都娶上了媳妇。

行走在路上的耳朵村村民,路边是村民们的房屋。 刘忠俊 摄

  76岁彝族老人罗长明是土生土长的耳朵村村民。老人感叹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村民们都穷得很,全家一件新衣服兄弟姊妹打伙穿,到了晚上就黑灯瞎火。罗长明称,以前去趟县城,来回要两周时间,现在只需2小时多点,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像我这样的老人还用上了手机,去年还前往成都、重庆、云南等地走了走。

八十年代的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一角。(资料图) 九龙宣 摄

  “40年来,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变成了漂亮的彝家新寨,许多家庭购置了汽车、修起了楼房,生活越来越好。”踏卡乡乡长陈海勇称,踏卡乡耳朵村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电,通村入户公路也全部投用。民俗文化广场、篮球场和路灯、绿化等纷纷走进彝家新寨,特别是村里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核桃和魔芋,通过合作社模式,让村民们的彻底脱贫奔康。(完)

责任编辑:姜贞宇

九龙乌里九龙县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