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汶川十年镜头无尘|胡国庆的自选照片:新闻老兵的震区22天

汶川十年镜头无尘|胡国庆的自选照片:新闻老兵的震区22天
2018年05月12日 16:43 澎湃新闻
原标题:汶川十年镜头无尘|胡国庆的自选照片:新闻老兵的震区22天
【澎湃新闻编者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外众多媒体记者前往灾区进行报道。2018年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澎湃新闻特别策划《汶川十年·镜头无尘》系列报道,与当时深入灾区的九位摄影记者对话,发掘影像背后的感人故事。胡国庆是最早抵达地震现场的记者之一,他在灾区经历过生死,连续在一线工作22天,几乎跑遍了每个重灾区,发表了百余张抗震救灾第一现场的照片。
【澎湃对话】
澎湃新闻:什么时候抵达灾区开始采访,什么时候结束的?
胡国庆:我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两小时就驾车从西安赶往四川了,下午就进入灾区采访,直到6月2日才离开。
澎湃新闻:10年了,关于那场地震,闪回你眼前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
胡国庆:我们是最早进入灾区的媒体之一,当时救援还没赶到,灾区里遍地都是遗体,一不小心就会踩到仍然柔软的遗体。在我二十多年的采访经历里,从没见过这么惨烈的场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澎湃新闻:在地震现场采访的经历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胡国庆: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高家庄冲过生死线的时候。当时同行的女记者哭喊着说不进去了,“这个是玩命的。我家里还有九岁的孩子,我不去了,我不去了。”那是我第一次犹豫,最后我和同行的记者在一幢危楼里给报社打了个电话,决定继续前进。我们都不确定那是不是最后一次与外界通话。
我常被一些小细节打动,记得在青川县木鱼镇,有一个中学死了很多学生。当时都买不到棺材了,家长们就拆了所有的课桌和板凳钉成个盒子,但根本不够。后来孩子们都被统一埋在学校的西山,每个孩子的墓碑前就插一个牌子。在汶川县萝卜寨村,我发现一个女孩用水笔在手背上写了自己的名字。我问她为什么把名字写在手背上。她说:“我害怕再发生地震,万一我死了,别人一看就知道我叫什么名字。”还有在北川中学,有一位母亲哭喊着要让死去的儿子再吃一口自己的奶。这些体现人性本能的小细节也是我想在照片中表达的人文关怀。
澎湃新闻:报道汶川地震的经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胡国庆:从地震现场回来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感到昏昏沉沉的,好像一下泄了气,身体和心理上都感到很累。但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这次采访我拍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能够真实呈现“5·12”地震的照片,所以稍微有点欣慰吧。
关于灾难的采访我经历了太多,在伊拉克我都差点死了,当时是西班牙士兵救了我。但没有一次经历像“5·12”地震一样,给我带来如此深刻的影响。以前我觉得做记者很刺激,从地震现场回来以后,我变得比过去珍惜生命、感恩生命。我现在经常感谢老天爷让我能大难不死、健健康康地走来。除此之外,我觉得我们要在活着的时候为社会多做一些,怀有一颗慈善的心,去帮助更多的人。
澎湃新闻:在灾难报道中,什么是“好”照片?
胡国庆:摄影这东西不是你事先想好拍摄什么,而是你在现场发现了什么。面对大灾大难时,首先要冲在最前线,这是摄影记者的使命。其次,摄影记者是真实影像的记录者。在大灾难面前,摄影记者要客观地将灾难现场展现给读者。另外,在报道的角度方面,很多人倾向于关注惨烈的、有视觉冲击的画面。但我认为,报道的内容更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寄托、家人之间弥足珍贵的情感联结、生命的坚强以及灾民们对抗灾难的精神。比如那张《手术中的默哀》,我认为这是医务工作者尊重生命的方式。我所理解的“好”照片一定能体现出某种人性的光辉。
澎湃新闻:当年的采访中有什么觉得遗憾的?
胡国庆:我唯一的遗憾是自己没能早点进入北川县城。北川县城当时是重灾区,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几乎与世隔绝。5月13日我就到了北川县陈家坝乡,但为了赶往有信号的城市发稿,没有选择直接进入北川县城。如果当时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进入北川县城,记录下最早的现场。
澎湃新闻:重返灾区后做了什么样的报道?
胡国庆:在“5·12”地震十周年之际,我又回到陈家坝乡,这是我在地震时进入的第一个灾区。现在那里的基础设施都建得很好,几乎看不出地震发生过的痕迹。我很矛盾,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回访,又不愿再勾起他们的那段回忆。我自己也不愿再去回想那段经历。所以这次回到四川,我更多地是拍摄记录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和故事。
【影像故事】
胡国庆时任《华商报》首席记者,震后不到两个小时,他就和几位同事一起驾车从西安出发赶赴北川县城。驾驶采访车的司机将油门一踩到底。2008年5月13日凌晨,汽车被迫在北川县桂溪乡停下,地震引发的泥石流掩埋了通往北川县城的道路。在桂溪中学,1000多名灾民带着仅存的家当在操场上打地铺。胡国庆踮着脚在灾民们中间挤过,找了个空位躺下,在不断的余震中捱到了天亮。他们是地震发生后首批进入受灾核心区的报道团队之一。
13日一早,天刚蒙蒙亮胡国庆就醒来。他环顾四周,发现操场上的灾民们似乎一夜未眠。
2008年5月13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在操场上打地铺的灾民。胡国庆 图
采访车沿着刚抢修通的道路向北川县城“挪动”。途经陈家坝乡,胡国庆看到乡里的灾民正展开自救。此时救援大部队还未抵达,废墟下不断传出哭喊和呼救的声音。伤者都被集中运送至曾是乡卫生院的临时医疗点。原本是乡卫生院的矮楼已被前一天的地震摧毁,灾民们从废墟里抢出床、被子和药品,用木棍支成帐篷搭起临时病房。帐篷里坐满了等候药品和医疗人员的灾民们,一位村民告诉胡国庆:“前晚这里就死了17个。”
2008年5月13日,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乡卫生院在地震中被摧毁,灾民们从废墟中抢救出医疗物资,搭建临时医疗点。胡国庆 图
2008年5月13日,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41岁的陈卫国头部、腿部多处受伤,妻子陪他等待救援。胡国庆 图
胡国庆经历过伊拉克战争、矿难和洪灾等重大采访,但身处这样的灾难,他也不禁长叹一口气。晚上,他让司机把车开到空旷处,披了件大衣在车旁席地而睡。
5月15日,胡国庆一行到达都江堰市。在聚源中学采访几名蹲在倒坍教学楼前为罹难同学烧纸的学生时,他收到一条报社发来的短信: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入汶川。
2008年5月15日,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六班陈侃等四名同学在教学楼前为遇难的同学烧纸钱。胡国庆 图
胡国庆和同事们连夜启程。都江堰市至汶川县的道路此时仍未抢通,车辆只能经雅安市绕行。这条通往震中的“生命通道”,全程800多公里,需要翻过几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
四川理县的高家庄是前往汶川县途中塌方最严重的路段,大批车辆在一段百余米的山体滑坡区前排起长队。当地老乡站在高处瞭望山上的情况,在落石停止的间隙指挥车辆通过。
胡国庆的采访车被老乡拦下:“你们车的底盘太低,万一陷在路中来不及逃跑,被落石砸中怎么办?”胡国庆犹豫了,他扭头望向后座的同事,大家默契地做出一个向前的手势。
车刚开到一半就遇到横出的两段树干,此时山上又开始滚落石块。胡国庆跳下车,飞快移开障碍,又赶紧回到车里。司机猛踩油门再次提速,胡国庆回头望去,一块巨石正从刚才停留的地方滚过。
沿途每隔十几米就有被砸毁的车辆,车子开得越来越慢。胡国庆开始担心今天能否按时发回稿件。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一团红线,格外想念家人。母亲起初总是反对他去灾难现场,拗不过他便只好在胡国庆的摄影包和衣服口袋里都塞上祈福的红线。
2008年5月17日,四川省理县高家庄,山体滑坡后尘土飞扬。胡国庆 图
车子向前行驶了不到两公里又遇到一起大型山体滑坡,一瞬间尘土飞扬,能见度不到一米。大家不得不停下来再次等待。胡国庆发现路边一幢几乎被震塌的民房里有台座机电话。大家决定轮流进去打一个电话。由于移动通讯中断,此时他们与外界失联近20个小时。胡国庆拿起话筒的手有些颤抖。电话接通后,他只对后方的同事说了四句话:“今天稿子发不了,我们被困在理县往汶川的路上。”“几个人都还活着。”“会想尽一切办法进入汶川。”“帮我给你嫂子报个平安。”
打完电话后,胡国庆让司机留在相对安全的理县,几名记者一起继续前往汶川。
5月17日下午4时,经过30多个小时的奔波,胡国庆一行终于抵达汶川县城。此时道路已基本被抢通,大批解放军战士和医疗队正在县城内展开救援。胡国庆看到灾民自发组成慰问队,把自家产的樱桃、腊肉、蔬菜等食品送给救援部队。在这里,他终于吃上了五天来的第一口热饭。
2008年5月18日,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禹碑岺村,灾民自发慰问抢险部队。胡国庆 图
2008年5月18日,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7岁女孩朱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手背上。胡国庆 图
5月19日是灾难后的“头七”,也是全国哀悼日。这天,胡国庆跟随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在余震不断的汶川见证了三个生命的诞生。
2008年5月19日,汶川县城,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医疗队在余震中顺利接生了三名婴儿。胡国庆 图
下午2点28分,在临时搭起的手术帐篷里,几位医护人员在手术间隙与全国人民一道为罹难者哀悼。胡国庆被这一幕打动,把镜头对准这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2008年5月19日,汶川县城,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医疗队为地震罹难者默哀。胡国庆 图
连日的工作让年近五旬的胡国庆身体极度透支,但他仍想记录下更多灾区的故事。5月24日,他在绵阳九州体育馆外一面贴满寻人启事的墙前遇到了来自北川县五星乡的赵秀花。她怀抱哥嫂一家爱吃的水果,每天守候在这里,期待亲人的消息能出现在墙上。
2008年5月24日,绵阳市九州体育馆,来自北川县五星乡双流村的赵秀花在寻人启示墙前等待亲人的消息。胡国庆 图
像赵秀花一样守在灾区的人还有很多。在青川县木鱼中学,胡国庆陪着一位灾民来到了一片埋有遇难学生的墓地。灾民告诉胡国庆:自己常年在外打工,女儿在老家上学,平时总吵着要喝牛奶。“可我嫌贵,就没给她买。”说完他抹了抹眼角,把两盒牛奶和一袋面包摆放到孩子的墓碑前。
2008年5月25日,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 中学一位地震遇难学生的墓碑。胡国庆 图
家住青川县三盆村的赵芝孝蹲在一块写着“28”的墓碑前,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他说女儿叫赵碟,墓碑上没有名字,只能带着户口本来了。
2008年5月25日,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赵芝孝13岁的女儿赵碟在地震中遇难。胡国庆 图
5月28日下午,一架直升机在汶川映秀镇外的河滩上降落。一名身穿深蓝色外套的老汉被搀扶着迈下飞机,他来自距离汶川县40公里的一碗水村,地震损毁了通往村里的道路,直至军方派出直升机才将灾民们救出“孤岛”。这位72岁的老汉名叫高力,是村里最后一个被救出的灾民。他攥紧双手,闭上双眼,“我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2008年5月28日,汶川县映秀镇外,72岁的灾民高力。胡国庆 图
距离地震发生已过去两周,映秀镇的生命救援已告一段落,大部分灾民已转移至安置点,大型机械开始进场清理废墟。胡国庆的视线被废墟前两个身影吸引:38岁的张荣军和妻子仍坚守在这里,他们期待能见8岁的女儿最后一面。
2008年5日28日,汶川县映秀镇,38岁的张荣军与妻子站在废墟里等待女儿的遗体被挖掘出。胡国庆 图
救灾安置点已经重新有了生活的气息,灾民们在蓝色的帐篷区做饭、下棋、理发。房石镇的墙上贴出一张检讨书,一名叫王太平的村民检讨自己在帮战士推车时拿了军需品。这份言语朴实但态度诚恳检讨书让胡国庆紧了20多天的心感到些许宽慰。
2008年5月31日,四川省青川县房石镇墙上的检讨书。胡国庆 图
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胡国庆在灾区遇到一群孩子。他们在路边整齐地站成一排,手中举着写满感谢话语的纸牌,欢送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救援队。这时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21天,救援大部队准备撤离四川。
次日,胡国庆也启程返回西安。
2008年6月1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孩子们欢送救援人员。胡国庆 图
【摄影师档案】
胡国庆,男,1960年10月生于南昌,曾任《华商报》首席记者。在其30余年的新闻记者生涯里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因“5.12”汶川地震系列报道获陕西省委宣传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胡国庆灾民汶川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