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起“面”对!中外艺术家创作作品展现“二战”中受难者的悲伤与痛

一起“面”对!中外艺术家创作作品展现“二战”中受难者的悲伤与痛
2018年05月18日 14:27 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一起“面”对!中外艺术家创作作品展现“二战”中受难者的悲伤与痛

  交汇点讯 沉痛、冰冷的“金属脸”,用黏土压出的一张张悲伤面孔,玻璃作品里抽象的眼睛…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的《新方法、新公众:痛的沉淀与超越》当代艺术展在纪念馆1号展厅正式开展。

  展览展出全球著名雕塑家玛纳什·卡迪诗曼的“秋之落叶”金属脸艺术装置、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和中日两国孩子制作的《南京的悲伤》黏土作品、中国青年艺术家孟舒的玻璃艺术作品,以战争反思为主题,展开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的“艺术对话”,用作品来抚慰疼痛。展览将持续至今年9月。

  《秋之落叶》:“金属脸”展现二战中所有受难者惨遭的迫害

  

  玛纳什?卡迪诗曼,以色列著名艺术家,职业生涯跨度长达60年,曾获得以色列奖在内的众多国际奖项。其作品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犹太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等全球187个博物馆展出,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色列前总统拉宾和佩雷斯在内的诸多世界领导人收藏。卡迪诗曼的雕塑体现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两股艺术潮流,代表作有《分段》《暂停》《悬浮》《秋之落叶》等。

  “秋之落叶”艺术装置直面疼痛,它由两万多枚张着嘴、睁着眼、面部狰狞的铁片“金属脸”组成。走在这条铺满铁片“金属脸”的路上,脚下会发出呐喊一样的回响,让人感知那些如秋日落叶般陨落的生命。这件艺术装置不仅反映在二战中犹太民族惨遭屠杀,也展现战争中所有无辜受难者遭受的迫害,表达对战争的反思。

  今年“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前夕,玛纳什·卡迪诗曼的儿子本·卡迪诗曼将其父亲生前创作的“秋之落叶”装置艺术中的4枚“金属脸”雕塑捐赠给纪念馆。纪念馆根据这4枚雕塑制作了近700个复制品,设计成“金属脸”艺术装置,观众走进“金属脸”铺成的甬道,脚下发出“咔咔”声响,体验“二战”中生命受摧残的受难者的呐喊,反思战争。

  《南京的悲伤》:中日两国学生用黏土创作的悲伤面孔

  1996年,被称为“日本的良心”的日本反战人士、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女士,组织日本大阪的青少年用黏土制作了《南京的悲伤》艺术作品,通过展示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悲伤的面部表情,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今年3月,松冈环女士第98次来到纪念馆,带领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制作具有特殊意义的“黏土脸”雕塑。

  纪念馆将中日两国学生制作的81枚黏土作品设计成“黏土脸”艺术装置,这些自由创作的悲伤的“脸”,唤起观众对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追忆,表达战争带来的疼痛在被记住的同时也的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释放。

  《白夜》和《守望·相助》:抚慰人心的玻璃艺术作品

  

  孟舒1982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作为一名研究型的艺术家,孟舒力求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公共性的艺术创作。此次展出的《白夜》和《守望·相助》系列玻璃艺术作品,是她在多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倾注心血,历时三年完成的艺术创作,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创造性“转化”。

  2014年,孟舒在玻璃工厂里设计了一件作品,它有一个抽象的眼睛——象征人的心灵和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眼睛中有升腾的气泡,象征灵魂的释然,也象征战争带来的隔阂与仇恨随着沟通、理解、友谊慢慢化解。作品中黑色缠绕的部分象征南京大屠杀是基于个体的伤痛记忆,也是中华民族的伤痛记忆,面对这段历史,所有人的心都是痛的。

  玻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媒材,它的纯净与透明让人心生希望。孟舒希望用玻璃这样通透的材质语言,来抚慰人心,并向前辈艺术大师们致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岩岩/文 万程鹏/摄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