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个夏天 来一场社会实践吧

这个夏天 来一场社会实践吧
2018年08月02日 05:00 山西新闻网
原标题:这个夏天 来一场社会实践吧

  社会是个大课堂,大学生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每年暑假期间,各大高校都会组织大学生深入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他们究竟收获了什么?开展这项活动,对大学生而言又具有怎样的意义?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社会实践地点:晋城市陵川县】
支教就是做公益

  7月22日晚8时,由8名来自省内5所高校的大学生组成的志愿团队来到晋城市陵川县秦家庄乡政府,在和秦家庄乡团委负责人、秦家庄中心小学秦校长完成一系列繁琐而必需的交接工作后,志愿团队很自豪地宣称“自己拥有了一所学校”——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他们要在秦家庄中心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种子力量·晋力环保”志愿支教活动。
  这项活动的全称是“种子力量·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行动”,由全国青联、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与丰田汽车公司联合举办,结合线上和线下的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公益项目。该行动框架下的“种子力量·大学生环保支教活动”由在校大学生组成支教小组,围绕青少年环境意识教育、环保实践参与等主题,在全国部分中小学校开展环保宣教活动,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同时把环保意识深深播撒到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
  这支8人团队所属的中国(山西)高校传媒联盟,是在共青团山西省委关心下、中国青年报社指导下,继首都高校传媒联盟、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等之后的第20个区域联盟,由山西省各高校校园媒体发起成立的联谊组织。2018年的“种子力量”活动已经是该组织第三次承接实施,因此在做足了准备工作后,一切都显得顺风顺水。


事关孩子的事都不应该是小事

  7月23日早晨,秦家庄中心小学门前,志愿者们贴海报、挂横幅、放展板,为支教活动做准备,“2018种子力量·晋力环保”支教活动的第一天正式到来,相应地,启动仪式也如期而至。
  关于这次支教活动,每个人的决定都很慎重,很多和孩子相关的细节都被处理得很好,因为“事关孩子的事都不应该是小事”,这句话在他们出发前的培训会上反复被提及。
  启动仪式上,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们向孩子们做了自我介绍,大家一起唱起了《蜗牛与黄鹂鸟》;在小朋友们进行自我介绍时,小欣阳紧张地哭了,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文帅用舒缓的语调安慰起了这个因为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小朋友,一点一点引导她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带着她克服心中的“绊脚石”。
  下午,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考虑到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志愿者们把课程分为高年级组户外活动课和低年级组室内英语课。英语课上,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唱起了英文版的《小星星》,孩子们很认真地学习,遇到困难也会向志愿者提出,没有了一开始的生分,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展示《小星星》的学习成果时,志愿者们把气球作为奖励送给孩子们。康润拿走了弟弟康英的气球,康英哭了起来,志愿者引导哥哥向弟弟道歉并拿出气球还给弟弟,巧妙地化解了这场风波。
  第一天活动结束后的讨论会上,来自山西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大二女生高钰霞有些激动、有些期待地说:“支教第一天,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唱儿歌、写单词,对于暑假期间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们来说,能带给孩子快乐就是我们支教者最大的幸福。下午五点半,家长陆续接走了小朋友,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我已经开始期待后面的精彩生活了。”

“寓教于乐”——像做营养餐一样细心搭配

  “大家有谁知道废旧电池有哪些危害?”
  “我我我!”小康英快速地举起手,“废电池埋在土里会污染土壤,要是有人吃了这种土壤种出来的蔬菜,会中毒!”秦家庄中心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绘画课。
  为了带给孩子们不同于学校正常上课过于枯燥的新体验,志愿者们每天变换着花样制定不同的课程。“寓教于乐”这四个字成了团队小队长余致楠的“七天口头禅”,他来自大同大学,距离秦家庄中心小学500多公里外的晋北。2017年,他参加了共青团四川团省委组织的快乐学校,在雅安地震后重建起来的雅安市汉源县当了半个月的“童伴爸爸”,志愿团队的文帅有着同样的经历。
  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分解在画画、情景模拟课程中是种很不错的尝试。志愿者们挑选简单美观的漫画,通过画画向孩子们讲述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废旧电池的危害。小朋友的“童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课堂气氛格外好,每一双举起的手都是孩童对知识的渴望。画里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他们用一支支彩笔画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独一无二的乐趣,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手工课上,志愿者教小朋友们用卡纸做信封,用废纸叠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变废为宝。跟着志愿者一起进行情景模拟,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严肃的实践课对孩子们来说就像玩“老鹰捉小鸡”一样备受欢迎。
  从孩子们所生活的陵川县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入手,志愿者们用图片和视频介绍陵川县的自然风光,许多小朋友积极举手与志愿者讨论陵川县的天气、温度等等。在浏览祖国各地大好风光时,志愿者们穿插了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护知识,一片欢愉,孩子们在课堂中充实自己,不断成长。
  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羽毛球场上,志愿者们向孩子们教授正确的发球姿势,并一起进行精彩的羽毛球“较量”。篮球场上,志愿者帮助大家学习规范的发球和投篮的动作,小润铎投入一个三分球,赢得了全场的掌声。操场另一边的乒乓球台上,志愿者给小朋友们认真讲解着乒乓球比赛的规则、正确的握拍姿势和基本的打法,很多小朋友从碰不到球,到逐步可以控制住球,进步很快。

支教是做公益而不是体验生活

  在异乡的支教生活,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秦家庄中心小学拥有不错的硬件设施,学校专门安排的两间学生公寓为志愿者们解决了住宿问题。但是因为沉重的行李箱中塞满了活动所需的物资、带给孩子们的文具和体育器材,大多数志愿者舍弃了很占据空间的铺盖,在宿舍干硬的床板上铺着报纸照样安然入睡。
  让志愿者们既遗憾又无奈的一个问题是:活动启动时只有15名孩子,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活动得到了家长认可的消息像滚雪球般扩散,附近村庄的家长即便是赶着十多里的山路也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为了安全,志愿者们将孩子的人数限制在了30人。在每天的接送时刻,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地向家长解释——将活动满员的消息也同样传播出去。这8名志愿者“承包”了一所小学,同时也肩负起了沉甸甸的责任,要保证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伴随着支教活动而来的家访每天都在被探讨和落实 。消除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心结、烦恼,大学生“老师”拥有天然的优势。然而语速很快且拗口的方言、大人和孩子之间极少的了解沟通等原因给志愿者们的“摸底”和劝解带来了不小的阻力。“我们待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会对这里有更深入的了解,而这些‘了解’远没有我们料想的那么美好。”来自山西财经大学的张良飞在最后的总结中说。
  那片远离城市的乡村对于这8名志愿者来说拥有着非凡的魔力。既让他们看到了远离自己既定“轨道”的真实的生活,同时也让他们得到了成长。在“结业典礼”上,他们收获了30名孩子各式各样折纸的祝福和来自乡政府、家长们的感谢;他们将大学里形成的浮躁慢慢收敛,拖着行李唱着“长亭外古道边……”将这片土地珍藏在了心里的净土中。
  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这8名志愿者会对他们的未来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呢?时间,会给出答案。

马占富 余致楠

【社会实践地点:长治市长治县】
送法下乡受欢迎

  7月13日—22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法律系17名师生组成“三下乡”实践小分队在长治市长治县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法活动。本次活动以“法律知识进农村,依法办事促和谐”为主题,以体验农村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社会交际能力为目的,相继开展了志愿法律咨询、法制手抄报、养老院慰问、小学公益服务和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送法下乡”普法活动,把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送进乡村,送到群众手中,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达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结束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小分队成员们在返校路上交流了心得与体会。16法学G2班的程宏刚是小分队的队长,他说长治县荫城镇是充满文化底蕴的古镇,镇里古建筑遍布,居民淳朴善良。他能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到村民,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其他队员们也纷纷表示,此次到长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在学好法律专业的同时,必须要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积极实践,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依法治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表示,此行被长治人的热情好客所感动,因此与长治“结缘”不浅,今后会更多地关注长治。

程培青 高雅楠 文/图

【社会实践地点:晋城义工站】
苦乐相容收获丰

  “从第一天搬到住所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这次的活动是苦乐相容的。一期的暖风学堂已经结束,但是留在我心中的感触却很深很深。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幅幅快乐的画面,童真是孩子们的代名词,小小的他们竟然可以如此独立,可以独自离家、在外生活,想想当年的我,真是自愧不如。”7月31日,太原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刘可扬面对记者如是说。
  刘可扬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选择了晋城义工站,他已经连续两届参加这样的活动。去年,他穿着义工的衣服站在街上迎接那些参加圆梦助学的高中毕业生。而今年,他面对的是一些小学生。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稚气还未褪去却努力表现着自己的成熟。他辅导的第一个女孩名叫赵欣怡。第一次当老师,他觉得很吃力,与其说是老师,不如说是他们的大朋友。家庭给孩子们造成的影响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只有三年级的赵欣怡已经能够做到自己洗漱、洗衣服。
  从他们的身上,刘可扬看到了孩子们家庭的影子。为什么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如此懂事?为什么有的孩子却不懂礼貌?“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都很大。”刘可扬说。一个孩子在暑假作业里写的一段话让刘可扬印象极为深刻,是组里一个两年级小女孩写的:金子不都是会发光的,动听的话不一定都是好话。话语中透露出的是与她的年龄不相称的老成。
  喜欢背诵毛泽东诗词的李润杰,爱哭的闫豪杰,表现欲强的赵富康……每一个孩子都牵动着刘可扬的心,不管是打饭,还是喝水。值得欣慰的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点一点都得到了解决。活泼的孩子们也让刘可扬找回了童年的感觉。一个叫李俊杰的三年级小男孩,平时总喜欢缠着刘可扬问漫画里的各种人物情节,不管是数学,还是英语,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不仅如此,李俊杰还很率真,洗澡的时候不小心用开水烫了刘可扬一下,李俊杰赶忙道歉。对刘可扬来说,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看来,却似乎成了一道过不去的心坎。在当天的日记里,李俊杰写道:“今天洗澡的时候,把哥哥烫了一下,我今天很不开心。”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孩——牛凌禄,活泼可爱,偷偷给刘可扬做过不少小礼物。知道刘可扬嗓子发炎了,想让他喝水休息,临走的时候执意送他一瓶饮料。
  懂得分享,是刘可扬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最多的东西。“做什么事情,纵使有万般险阻,也要努力克服,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路上很重要的一课。”刘可扬说。

本报记者 程培青 通讯员 李战峰文/图

【社会实践地点:运城市夏县】
脚踏实地再出发

  近年来,艾滋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遏制与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太原市万柏林疾控中心设置艾滋病咨询监测点,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地址:万柏林区众纺路8号,0351-6584616。
  7月12日-17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经济学院辅导员刘春芳组织认知国情社情小分队赴运城市夏县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有11名大学生参加。
  本次实践活动第一站主题为红色文化教育。7月13日,小分队首先到达国家级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堆云洞。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嘉康杰为代表的一代革命先烈,以夏县堆云洞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在晋南地区开展了革命活动,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大学生们在老磨盘前体会劳动者生活的艰辛,在秘密印刷厂厂外瞻仰革命遗址,在“平民中学”教室内触摸历史。在嘉康杰故居和韩家岭纪念馆,他们有幸见到了已到耄耋之年的抗日英雄张发明老人,亲耳聆听战斗故事,接受红色洗礼。
  7月14日至7月15日,小分队先后前往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格瑞特酒庄和山西强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感受企业文化。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求知若渴的大学生们不满足于工作人员的讲解,接连发问,先后了解到了各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运行模式和发展计划。他们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对“技术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管理规范化、经营连锁化”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同时认真学习各公司产品远销国外的贸易理论知识与实操流程。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站的主要内容是体会新农村风貌。7月16日上午,小分队到达庙前镇西村。在这里,他们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感受西村改革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对当地的党情、村情、民情进行了详细了解。原来的西村环境脏、乱、差,在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积极行动开展园林建设,通过旧物改造,将荒废的窑洞重新利用起来,装饰一新变身客房,全力打造生态山水花廊、休闲养生胜地,推动乡村振兴,从而更好地造福村民。
  在夏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小分队还把目光聚焦在了精准扶贫上。7月16日下午,他们前往夏县厚民茶场绿色食品基地,对茶树的种植、生长和茶叶销售等产业链进行了深入了解。在这里,茶园实行全程监控的标准化种植。该基地规模为500亩,已带动周边1100余户农民发展茶树种植。易地搬迁,不仅要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更要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在和谐家园和新天地社区,小分队成员了解到,当地政府通过产业孵化园为村民培训相应技能,使他们能够住得下,稳得住,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大学生们知行合一,每一站行程结束后,都会对录音文件等资料进行整理并交流心得,撰写调研报告,表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们应有的素质。他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长了才干,增加了阅历,磨练了意志,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只有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才能充实地拥抱无悔的青春。

本报记者 李光亮

【社会实践地点:吕梁市临县车赶寄宿制小学】
山区支教感触多

  “到车赶乡小学支教已经半个月了,很多同学打电话问我怎样怎样。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大学生,那么你就应该去山区支教一次,它会是你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忆。”谈到支教感受,临县车赶寄宿制小学支教队长王建勇这样说。7月中旬,长安大学“攻坚扶贫筑梦想,为爱发声在晋行”暑期社会实
  践队来到吕梁市临县车赶寄宿制小学,开展为期半个多月的助力贫困儿童完成
  就学梦的支教活动,为这里的孩子们带去了大山外的知识和见闻。
  车赶乡小学位于我省第二大人口县——临县,由于地理环境恶劣,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交通条件差,很多青壮年进城务工。车赶乡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面对学生们课程体系单一、知识面相对较窄等实际情况,支教队副队长李科说:“对我们而言,这群孩子就是我们祖国最美好的未来,而队员们在此次支教过程中则扮演着梦想灌溉者的角色。”
  初入学校,大家惊艳于学校的颜色。“明黄色的围墙让我感受到了小学朝气蓬勃的气氛以及青春的力量。”支教队的程泉润说,小朋友们对大学生们的到来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好奇,队员们对此次支教也充满了信心,并且抱有极大的期待。“在开始教学的时候,就能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孩子们由于接触面比较窄的缘故,和城里的孩子在认知基础上有很大差距,也一度比较着急。”他说,在后来的教学中,队员们及时调整方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拓展了更多的课外知识。
  基于车赶寄宿制小学课程体系单一的问题,支教队还开设了传统文化、手工、舞蹈、美术等课程,并且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定期开展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手工比赛、做“联谊”游戏等,调动孩子们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支教队员俞晗颖说:“我们支教队的初心并不只是单纯地授课、传授知识,而是想灌输给他们‘综合发展’的学习理念,同时还要给他们灌输为人处世、社会实践、行为品德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德智体能全面发展。”
  “半个月的支教生活转瞬即逝,这段时间很辛苦,但也很充实。看着他们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支教队副队长王笑涵说。从刚开始的羞涩到最后的嬉闹,孩子们和这帮大哥哥、大姐姐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与人相处的技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们一致表示,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但他们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感悟,是支教队教会了他们应当怎样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和做作业,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攻坚扶贫筑梦想,为爱发声在晋行。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车赶寄宿制小学助力教育扶贫开展的一系列趣味性的拓展教学,必将给这里的孩子们带来知识的甘露,也将为繁荣乡村教育事业而添砖加瓦。

李小军 高瑜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