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46年前1.2元买的“废品”是商代宝贝?

46年前1.2元买的“废品”是商代宝贝?
2018年08月25日 01:13 山西晚报
原标题:46年前1.2元买的“废品”是商代宝贝?

李玉振从废品站买来的青铜器。

  1972年,高平的李玉振花1.2元从当地的一家废品收购站买回一件造型独特的“小铜盒”。
  2008年12月,75岁的李玉振因突发心梗不幸去世。李玉振之子李俊杰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小铜盒”。经过近10年的研究考证,并结合国内相关专家的鉴定,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这件刻有铭文的“小铜盒”很可能是商代末期的商王武丁之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妇好”所用之物。
  父子“考古迷”
  在高平,熟悉李玉振、李俊杰父子的人,不仅知道这对父子是“考古迷”,而且还是当地很有名气的“草根学者”。
  李玉振由于热衷研究当地传统文化,他先后发表了《高平是中华丝绸的发祥地》等多篇考古论文。2008年12月29日,李玉振突发性心梗,弥留之际留话给长子李俊杰:“多看看、多翻翻我的书籍。”
  1985年,李俊杰从部队复员。受父亲的熏陶,对长平之战颇感兴趣,近些年来先后出版《长平之战史乘》《长平之役志乘》等专题研究书籍,成为晋城“研究长平之战第一人”。
  李俊杰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个类似礼盒的布包装方盒,上面有其父留的标签:“带铭文‘妇好’二字的方形器人食用器,珍贵”。从那时起,李俊杰开始对这件器物进行考证研究,一研究就十个年头。
  1.2元买下的“废品”
  李玉振生前是获得过国家医学专利的兽医。他的药方奇特,方剂药中有一味“铜绿”。李俊杰听父亲解释说,“铜绿”是长期生长在铜器上的药材。
  为获取“铜绿”,高平当地的废品收购站成为李玉振经常出现的地方。1972年,为找“铜绿”,李玉振又来到高平县寺庄废品收购门市部,在一堆废铜烂铁堆里无意中发现一件浑身上下都是“铜绿”的长方形青铜小盒。看着造型独特的“小铜盒”,李玉振便照原收购价1.2元将其买了下来。
  李玉振的突然去世,对李俊杰打击不小。为了不留遗憾,他决定将父亲所留下的“古玩意儿”整理出来,作为历史遗物建一个博物馆留给后人参观。
  “小铜盒”上的铭文是“妇好”
  8月22日晚7时,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刚从外地出差回到晋城的李俊杰。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周身布满绿色锈迹的青铜器摆放在桌上。
  与常见的青铜器相比,眼前这件青铜器的显得身材“娇小”:高15厘米,长14.5厘米,宽12厘米。青铜器分为顶盖和器身两部分,顶盖上有四只立体凤鸟造型,而器身四面布满凤鸟图案。据《山海经》记载解释:“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李俊杰说,凤鸟是道德仁义和谐的美好象征。
  李俊杰打开台灯,手持小手电筒,光束不管是照射在顶盖,还是器身,青铜器周身长满的结晶体晶莹透亮,就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如果是在不同颜色的光源下,这些结晶体就会发出不同的光泽。”在李俊杰的指点下,山西晚报记者看到,青铜器的器身有许多鼓起的“泡痕”,轻轻去掉,里面也露出熠熠发亮的结晶体。“这种斑痕业内俗称‘鸡屎斑’,是青铜器历经一定年代才能出现的现象。”这件青铜器出现的现象,与故宫博物院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青铜器》、丁孟《论古代青铜器鉴定的四大要领》记载的特点相吻合。
  青铜器器身底部成凹形,就在凹下去的部位有铭文。李俊杰说:“这是当时在铸造这件青铜器时,为将刻有‘妇好’铸在底部,上刻铭文的印章在盖章时形成了凹形。”篆体字字形较大,几乎占去青铜器底部的三分之一。
  “这两个字,就是‘妇好’二字。”李俊杰说,当年父亲买回青铜器后,将器物上的泥土和“铜绿”进行过清理。
  多年来李俊杰顺着“妇好”二字的思路,一直想解开这个疑惑:“妇好是商代末期,商帝武丁之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将军。难道这件青铜器真的是妇好所用之物?”
  查阅资料得知,1976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河南安阳的妇好墓进行发掘。这座长约5米、宽约4米、7米多深的墓穴,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
  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值得注意的是,“妇好”铭文成为同类出土文物中的佼佼者,器小字大,特别彰显文字铸艺。经专家论证,妇好墓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为殷商时期铸造最高工艺水平。采集的铜料是从云南运输过来的,经过千年地下埋藏,自然会生成一些结晶体。这些青铜器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
  没想到的是,经与安阳殷墟青铜器拓片铭文比对,李俊杰父亲留下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及其他特征与前者完全相同。
  尽管找到了证据,但李俊杰却不敢大意,仍在寻找各种途径证实自己得出的结论。
  几年前,为筹建长平之战遗址博物馆,高平市有关部门邀请中国社科院专家就此考察。作为“晋城研究长平之战第一人”的李俊杰进入专家们的视线。
  “我一直有建立长平之战博物馆的念头。”李俊杰记得,当时自己见到的都是中国社科院的夏商周三代考古专家。于是,他就将父亲留下的这件青铜器让专家们鉴赏,最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去年,当时其中的两位专家先后专程来到晋城,再次对这件青铜器进行鉴定。”李俊杰说,有专家表示,单就这件青铜器来说,就可以建一座博物馆。
  “妇好”之物缘何流失在外?
  从当年留下的标签来推测,李玉振认为自己买回的是一件青铜“人食用器”。而从器物小巧玲珑的模样来看,李俊杰觉得很像是女人常用的首饰盒或胭脂盒,于是他给起名为“妇好胭脂盒”或“首饰盒”。
  1976年,国家发掘“妇好墓遗址”,是自1928年古史学家董作宾发掘甲骨文后对殷墟的首次大型考古研究活动。根据当年发掘的情况来看,妇好墓随葬品极为丰富,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近200件,其中有“妇好”铭文的就有上百件之多。
  妇好墓保护完整良好,历史上并未发现被盗掘痕迹,意味着“妇好”墓室的物品,不可能流失在墓葬之外。
  这件与妇好有关的精美之物怎会出现在高平?
  按照郭沫若的定义,李俊杰手中的青铜器统称为“商代青铜方彝”。
  “‘妇好方彝’出现在墓室之外,是很离奇,但又很正常。墓葬物品,不可能是她生前的所有和全部。流落民间的可能是赏赐、赠送、遗失等,多种情况并存。”李俊杰说。
  据《易·未济九四》记载:“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与《既济九二》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表述相同。《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根据这些史料记载,说明妇好将军对鬼方进行长达3年的战争,此物有可能为带入战场的赏赐物。
  最原始的“鬼方”,即古典意义上的“鬼国”。“鬼方”与“鬼国”究竟在哪里呢?李俊杰说,商代时期,“鬼方”也是说“鬼国”,在广义上讲是一致的,古上党地区应当是商代古鬼方与鬼国的核心区域。
  据《路史》记载:“赤狄,隗姓。赤狄潞氏皆隗姓,故上党地。”李俊杰研究认为,“鬼方”是隗姓的地方。隗与槐皆之同音为姓,“鬼”为隗与槐姓的简写,为神农氏炎帝魁部落后裔。
  据他推测,“妇好方彝”在上党地区出现,有可能是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将军当年征战上党地区“鬼方”神农氏炎帝部落后裔的遗存物证之一。他认为,这件青铜器的出现,有助于揭开商代“鬼方”“鬼国”地域文化这一千古之谜,对学术界苦苦探寻“鬼方”课题将起到决定性意义。

山西晚报记者 李吉毅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