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银保监会凌敢:更多中小银行上市给公司治理带来新课题

银保监会凌敢:更多中小银行上市给公司治理带来新课题
2018年09月09日 14:34 一财网
原标题:银保监会凌敢:更多中小银行上市给公司治理带来新课题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稳健经营的前提。上市银行应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规范股权管理保障中小股东权益,强化风险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公司治理建设上做好表率。” 近日,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在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指出。

凌敢说,上市银行应深刻认识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个“重”体现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银行具有高杠杆性和风险外部性等特征,公司治理出了问题,不仅给自身带来风险,也将直接影响金融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监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扎实推进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研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继续深化公司治理改革。

其次,上市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对银行业整体影响大。中国现有43家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包括5家大型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20家城商行和8家农商行,基本上覆盖了国内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商业银行。从资产规模看,上市银行占商业银行的总体比重已超过了80%,各家行在资本市场上基本也都是权重股。每一家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风险管理情况都和资本市场稳定、乃至国家金融稳定大局息息相关。

凌敢认为,更多中小银行上市给公司治理带来新课题。近年来,不少中小银行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如城商行群体中已有20家在A股、H股上市,资产规模占城商行一半以上。中小型上市银行是金融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一类主体,股权结构多样,治理主体多元,市场化程度高,对公司治理的要求也更高。

银保监会成立之初即召开了公司治理培训座谈会,郭树清主席指出中小银行在股权管理、股东行为管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凌敢认为,中小银行公开上市,总体上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治理机制,但有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如在香港上市的银行就面临着股权管理难度增加、内地与香港监管制度差异等问题。他说,上市银行应成为银行公司治理的典范,要规范股权管理保障中小股东权益。

此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中小金融机构在股权管理方面,要坚持“长期稳定”“透明诚信”“公平合理”三条底线。

凌敢说,上市银行要持续优化股权结构,保持股权相对稳定;要严格审查股东资质,提高股权透明度;要平衡好不同股东利益,坚持依法照章行事,尤其是严格约束控股股东行为,严防侵犯中小股东权益。

此外,要强化风险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健全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要强化董事会对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厘清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职责,大力培育风险为本、合规优先的企业文化,积蓄可持续发展后劲。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上市银行应保持对各类信息的敏感性,尤其重视建立市值管理和声誉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全面性、长期性规划,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凌敢认为,上市银行应积极探索公司治理的改革方向。

首先要保持开放心态推进对外开放。不少上市银行在股改时期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与此同时也引入了先进的治理理念,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如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等城商行的第一大股东仍为外资金融机构。

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监管部门提出了15条银行业和保险业开放措施,下一步还将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加快落实扩大开放。希望有经验的上市银行可以发挥好桥梁作用,进一步引入、学习外资银行稳健的经营合规文化、激励相容的考核机制、董事监事的敬业精神等等,探索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其次希望上市银行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公司治理。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公司治理的辅助工具增多,基于IT系统的支持,直销银行、民营银行等超越了传统“层层授权、层层上报”的模式,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公司治理图谱更加简洁清晰。上市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大多是先行者,希望可以继续保持学习型、创新型的治理理念,探索传统和创新、线上和线下、“跑街”和“跑数”等理念、模式的有效结合,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能。此外要注重长远发展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论坛上指出,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许多风险高发与违规行为频繁出现的领域,其根源往往在于公司治理层面的制衡关系失效,其中就包括薪酬制度层面的激励机制弱化。有效的薪酬管理可以通过约束高管过度的冒险逐利行为影响银行的业绩稳定性与风险承担。而过度强调短期绩效、与风险控制脱钩的薪酬机制将促使高管放松对长期风险的控制,放大银行收益的波动性。

巴曙松认为,若银行高管发生不当行为应追索已发薪酬,追索与扣回机制可在高管不当行为发生时追回已发放的薪酬,是增加延期支付手段约束力的关键保障。

责编:于舰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